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方式,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经管类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应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这一主旨,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也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经管类研究生;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56-02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招生规模上已处于世界前列,并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近年来由于经管类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个别地区以及高校在细化学科设置方向的同时,又进行了新一轮招生规模扩张。但是在没有充分调研和创新不足的背景下的盲目扩招,而导致的经管类研究生的规模畸形扩大,师生关系异化程度加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教学课程设置陈旧和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因此,高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经管类研究生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发展方向等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经管类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应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这一主旨,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也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对具有一定学术基础的经管类研究生的需求持续增加,各高校陆续增设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方向。自2009年研究生扩招开始,在增加的39种专业中,经济类的占了13种之多;而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的经济类的研究生中,在校生为77548人,毕业生为23226人,远超2010年的21186人和8495人。

以往我国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多采用经典教科书,教授经典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这对培养研究生学术素养以及从事科研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市场分工深化以及市场扩大等促进了学科的细化,为解决以往研究生培养中“重科研、轻实践”的模式,许多高校设立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课程,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然而由于没有很好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在专业学位的设置中多是照搬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缺乏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设计,以至于众多高校和学生并未完全厘清学术研究生与专业研究生的根本区别,难以做到真正培养出研究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另外,在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已注意到以往研究生培养过度注重课程设计和出勤率的考查,而往往容易忽视对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创新研究能力、自身素养的培养这一弊端。开始注重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对未来研究生发展的影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异化倾向

师生关系的异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关系的“疏远”。目前大多数高校经管类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过于倾向量而非质,往往出现一名导师带十几个学生甚至更多的状况,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极端的状况是,有些学生可能一年当中只和导师见过几面,更有甚者是三年当中见几次。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导师的指引极为重要,这对其研究能力提高以及基本素养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情况是“放羊”式管理,导致研究生学术兴趣丧失。

二是师生关系的“雇佣”。导师带研究生做课题是对研究生教育的提高和补充,不仅能增进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更能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学生帮导师做课题,导师保证学生毕业论文顺利通过,已经成为一种默契。而非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形成了“做课题、发补助”这一简单雇佣模式,破坏了原有的“互助式”师生关系。

三是师生研究的“背离”。在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中,这一类问题显现得更为严重。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转变,对经济社会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而由于学生得不到导师的充分指导,全凭感觉寻找所谓的研究“热点”,最后往往导致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偏离导师的研究专长。

(二)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形成科学的培养体系和健全的教育结构的保障,而且更是培育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支撑。高校经管类研究生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对其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基本素质等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据一些社会调查显示,众多高校研究生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不太满意。

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滞后性。现在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更高的突破,大多还使用一些传统的经典教材,加之一些学科本身的限制,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这与当今的研究生对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有较高要求形成鲜明对比。其次,体现在教学方式。很多高校在研究生的教学上仍沿用本科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而较少采用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的教学。这就解释了很多老师在课下用心备课,而课堂效果及学生反映却不好的现象。再有,众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的所谓创新,只是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国外较为前沿的知识,而没用把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植入到教育体系中,没能有效激发更多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另外,一些高校进行脱离了实际的超越式教学,选择更多的是在方法论上进行探求,而往往忽视其主体―学生的反馈和需求。

(三)研究生缺乏研究热情和创新精神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大多数高校的研究院采取“批量化”生产模式,忽视了研究生的学习意识和衡量标准。

首先,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大多数的学生或是为了一纸文凭的炫耀,或是为了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非真正是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另外,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并非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而是根据哪一个专业好找工作的判断来决定。这是导致研究生缺乏研究热情和学术研究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其次,数量成为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重要标准,而这一因素直接导致了研究热情和创新精神的匮乏,而这恰是经管类研究生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而另一个后果是,导致了研究生培养变成了机械式的知识累积,使得学生没有掌握系统性、结构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这些因素都使得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弱化。

另外,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培养下,大多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动力不足,这又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变成无源之水。同时,现在的学术创新与以往不同,已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加大了创新难度。这就要求研究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而这些正是当代研究生较为缺少的。

三、策略

总理在2015年12月3日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同时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教育保障公平和提升质量的两方面突破”。因此,高校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与模式也应该随之转变,要符合时展潮流。

首先,应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主体定位问题。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脱离传统的简单的“师徒关系”,要求学术研究要能够带动学生和导师双方的积极性,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导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结合,形成“科、教”合力。其次,明确师生关系的权责问题。目前多数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盲目扩招同时过度强调导师的培养责任,对研究生的科研素质考查及内在激励不足,难以激发其研究热情和创新意识,造成了研究生的“一切靠导师”现象发生。最后,建立较为科学的师生评价标准。在实际的研究生培养中,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这不利于正确评价师生关系。应在培养中建立多元、科学、有效的师生评价体系,多维度、全方位地正确评价师生。

再有,当今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学科间交叉相融的趋势愈发明显,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在重构课程体系中:一是应当注重培养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研究态度,同时课程的设计应自成体系、结构完整,在考虑学科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侧重前沿知识的掌握和探求。二是关注重点学科的发展,按照学科的需求,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课程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应具有特色,方式上要灵活。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加大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统筹规划,这一方面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知识和研究视野,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不同知识背景,交叉学科的融合,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另外,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实施主体,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教育理念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生的培养涉及高校、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体制机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多方的共同努力,使高校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培养一批适应国际化趋势的研究生。为提高经管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加强“产学研”结合这一培养模式。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不仅是共赢之举,也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培养模式,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既可开拓研究生的视野,掌握时展的脉络,也能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可促进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研究潜力。在校企结合这一发展路径中,可以根据合作的效果、程度,尝试性地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进而建立长期的协同创新体系。除此之外,还应该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法上做出进一步的改革,根据经管类学科自身的特性、发展趋势,制定既符合学科的科研要求,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

[2] 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