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吉林省高等教育强省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吉林省高等教育强省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对高校新生教育策略的思考中探索建设吉林省教育强省,明确了高校新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下:加强新生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成立专门的引导研究机构;搭建好辅导员的发展平台;加强队伍管理,提高专任教师的素质;建立学生服务中心新生服务处;加强高校新生上网规范引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和新生寝室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省;高校新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76-02

多年来吉林省一直是教育强省,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合格人才和优秀的建设者。近年来,吉林省提出了建设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需要加强高校的建设,高校新生的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水平大学的一个核心评判指标,因此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后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对高校新生的教育引导。

一、当前省内高校新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新生教育教学低效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需要研究对高校新生采取有实效性的引导办法。

1.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影响新生引导工作水平的提高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是高校新生教育引导工作面临的难题。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有效引导新生的重要基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直接导致辅导员缺乏提高工作水平的动力,导致新生教育引导工作的乏力;新生的思想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制约,外界的干扰很容易引起新生思想的波动。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对新生的学习生活要关怀备至,如果辅导员不能恰当处理好新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就很难正确引导新生并做好新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在新生进入高校之后,新生由于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生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新生,新生群体的特殊性使辅导员对新生教育工作的任务更加烦琐细碎,辅导员往往疲于奔命,游走于“抓两头,带中间”,很难抽出精力对新生工作做出总结和归纳,更不用谈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在辅导员身上就会出现少、科研项目少的现象。辅导员科研项目少、少的情况反过来又导致高职称的辅导员很少,辅导员的职称趋于初级。辅导员待遇低、职称低、发展空间狭窄的问题使得很多辅导员,进取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更有甚者工作消极懈怠,不利于新生教育教学的开展。

2.高校新生的思想政治课过于单一、枯燥

目前高校设置的新生政治课形式上过于单一,内容枯燥,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缺乏对新生在实践方面的涉猎和研究。事实上,思想政治课却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需要将课堂的理论传授转化为实践应用,让新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自然流露出良好的思想品德。单靠书本知识的教授和书面考试不能达到育人的成效,高校需要探索灵活可行的实践方式。

3.高校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研究、教育梯队

目前,省内各高校在新生教育培训的机构建设上还没有成形的研究、教育梯队。高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不尽合理,包括:新生教育教学教育者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育者的初级职称过多,职称结构不合理;缺少专门的研究新生学习生活教育机构,新生教育者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二、加强高校新生教育策略与建设吉林高等教育强省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新生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成立专门的引导研究机构

高校新生的教育者是高校新生生活上的监护者,学习上的指路者,就业上的辅导者,思想上的导航员。辅导员、专任教师工作在新生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新生、关心新生的职责。在研究新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应该努力成为新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新生教育者要在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在新生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工作内容的拓展,克服“理论研究不足,管理手段陈旧”的困难,优化新生教育引导手段,将鲜活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指导新的实践。加强研究机构系统的专业训练,扎实新生教育者的理论功底。

2.搭建好辅导员的发展平台

搭建好辅导员的发展平台就需要不断充实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不壮大就会影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增强对辅导员职业化的训练,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培养,扩展辅导员的专业视野,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做好知识的普及,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做好辅导员的相关资质证书的培训和组织资质证书的考试,以此来提升辅导员的自身素质;要注重提升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和经历,鼓励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队伍,鼓励辅导员将实践的经验加以总结,将实践提升为理论,这样既丰富了辅导员的理论修养又锻炼了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对于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

3.加强队伍管理,提高专任教师的素质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任教师工作考评机制,评选“优秀教师”。新生思政课的教学以及新生思想的导向需要专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引导。建立专任教师工作考评机制,对专任教师的工作实行动态考核,以专任教师工作的实效性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加入新生的评价、师德考核和对新生的动态跟踪调查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推举新生评价高、工作业绩强的专任教师评选“优秀教师”,在校内外营造学习先进的学习氛围,提倡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育人精神。通过塑造学习的标兵,促进高校学风的增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加强专业化建设。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选取优秀的专任教师到其他高校学习,更新专任教师的工作理念。探索各高校的轮换实习制度,选派年轻的优秀专任教师到其他高校短期兼职工作,通过轮换实习提升工作能力。加大专任教师的关心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关心力度,鼓励专任教师踏实工作,做好本职工作。

4.建立学生服务中心新生服务处

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已经建立了学生服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服务,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到学生服务中心进行咨询或者做相关事务的办理。新生日常事务烦琐,需要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心中设置新生服务部门,提供办公场所,将涉及新生事务的教务、学位、贷款、户籍迁移等集中转移到新生服务中心办公。新生服务中心秉承强化教育、科学管理、突出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方便新生办事、解决新生困难、维护新生权益、帮助新生成才为工作目标,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生工作平台。成立新生服务中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高校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举措,新生服务中心实行“A、B岗制”、“全权制”、“首办负责制”和“办结时限制”,并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新生服务中心旨在改变传统的新生管理工作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生学习生活服务部门。

5.加强高校新生上网规范引导

新生年龄较小,容易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沉迷于网络,甚至将精力完全放在网络上。教师要注意引导,根据新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引导新生正确认识网络,通过网络自主查询课程和办理相关的个人事务的网上申请。要教育教学的要求净化校园网络及网络文化生态环境,着力培养网络文化,塑造新生的网络文化的道德修养,培养新生网络文化的自觉、自律意识,杜绝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暴力。探索实行校内上网一卡通、以实名制上网等责任行为,对新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通过社团活动,以新生自发的学习和探索形式,倡导和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在一系列活动的推动下,最终形成新生喜闻乐见的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形式。

6.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和新生寝室文化的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高校校园和新生寝室是高校新生教育引导工作的两项重要工作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制订了新生寝室文明建设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有效规范新生的日常行为,为新生在寝室的正常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校确立以新生“高水平治学,高品位做人,高素质成长”为目标,以“有限空间,无限精彩”为主题,以增强特色意识、素质意识、开放意识为目标的寝室文化发展模式,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最终形成“寝室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月”活动此起彼伏,寝室成了新生全面发展自我的第二课堂,寝室区内宣传栏上各种文化学术活动的海报取代了原来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的成果。“百名教授系列讲座”和中青年学者“双周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新生参与,为构筑高品位寝室文化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

新生学习生活的教育引导是高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新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事关高校的稳定和国家的教育大计,实现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国家的腾飞,需要做好高校新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加强对高校新生的教育引导。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将高校新生教育策略与建设吉林省高等教育强省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邱柏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张文强.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4]余洁敏,陈晓鹤,叶云,职君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及意义[J].管理观察,2009(3).

[5]梁振聪.大学新生教育的新思路[J].文教资料,2009(3).

[6]杜利成,魏蔷.论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

[7]邱荣斌,彭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

收稿日期:2014-10-1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新生学习生活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GH12421)

作者简介:孙玉龙(1978-),男,吉林集安人,辅导员,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