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生命的瓦片》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生命的瓦片》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教学背景

我们林埭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四野是广袤的田野和散落的农舍。2004年春,在距离学校东南1000米处,一个名叫庄桥坟的农田里,发现了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林埭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许多学生的家人也参与了考古挖掘工作,许多孩子对考古活动兴致很高,常去现场观看。我校少先队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孩子们看到了文物的出土、破损文物的修补过程,聆听考古工作者的现场讲解,参观了林埭镇出土文物展(见图1)。

随着新农村建设展开的如火如荼,拆旧建新时散落的破砖碎瓦随处可见,经过大自然的风化,其不规则的外形和斑驳的表面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小学美术八册的《砖石上的雕刻》,本课着重介绍浮雕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学生喜欢这种新鲜的艺术创作形式,在砖石上进行浮雕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操作,效果也很好。出土文物与破砖碎瓦经过岁月洗礼,仿佛一位经历沧桑的老者,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提到: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平湖林埭九彩龙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林埭中心小学是平湖市九彩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我校的九彩龙校园文化独具特色,《腾飞的九彩龙》是校本课程,学生舞龙队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要用审美的眼光,通过对瓦片的外形和斑驳表面的观察与想象,能在瓦片表面上雕刻出概括的形象。

2、通过学习雕刻瓦片的造型方法,培养学生简单的雕刻造型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雕刻艺术的兴趣。

3、通过对碎瓦片的雕刻,引导让学生用历史、文化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

4、教学重点引导孩子利用碎瓦片的形与色,雕刻简单的图形。难点将瓦片上的形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概括。

三、教学设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课前准备是找瓦片,鼓励和引导学生到野外寻找自己有创作灵感的瓦片,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利用了瓦片表面的斑驳和特殊的外形进行浮雕创作。

教学主要分二个环节,首先,发现碎瓦片美的存在(观察不起眼的碎瓦片的外形和斑驳表面进行联想),其次,学习古人的岩画创作方法,进行瓦片浮雕创作。比较困难的是,引导学生在碎瓦片和美术创作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这样一种美术媒材观。

四、课前准备

自制刀具、碎瓦片、红蜡笔、投影、瓦片浮雕范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一样东西,你们看。

慎重的拿出瓦片(瓦片实物,见图2)

这样的碎瓦片大家都见过吧,平时它躺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没人理它,今天老师请同学仔细的观察它,你能发现它的特别之处哇?

投影逐步放大瓦片

(1)你看到了什么?(2)你想到了什么?(从碎瓦片的外形和斑驳表面进行联想)

2、出示课题,(有生命的瓦片

3、请同学们打开盒子,拿起瓦片,让我们也来寻找一下这些瓦片上的故事吧。

(1)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巡视。(2)学生反馈,和大家交流自己在瓦片上的观察发现。

(二)寻找文化的根源

1、其实,除了瓦片,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的事物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比如说,这块是一个岩洞中的岩壁。

处理过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岩石图

(1)请大家看看,这块岩石(见图3)能告诉我们怎样的故事?

(学生交流)

(2)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表现这块岩石的生命的?

大家看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这是一头奔牛?

两图在对比中,它用到了哪些很特殊的表现方法?(巧妙运用岩石的纹理和简单的黑色线条)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表现这样的主题?

2、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作品,看看它又是用什么样的图画方法讲故事的?

这张作品向我们叙述了怎样的故事?

你看到了人和哪些动物?

这样的造型,你是怎么知道他们表现的是人和动物?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夸张的表现事物特征)

3、你能学古人的方法将你在瓦片上看到的故事表现出来么?(学生用蜡笔勾画,老师巡视指导。)

交流:

(1)你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2)为什么要表现这个主题?(3)为什么要这样的表现它们的特征?(4)谁能给他一点建议。

(三)创作指导

1、今天我们要用雕刻的形式将瓦片上的精彩永久的保存下来。

出示作品:鱼

(1)你能找出不同的线条形式哇?这样的线条形式请你用刀试试看。(2)你还有不同的线条组织形式么,请试试看。(3)用这样的线条表现这条鱼,你觉得表现出这条鱼具有怎样的特点?(4)你觉得这张作品(见图4)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的?

(利用了瓦片表面的斑驳和瓦片的特殊的外形)

(四)布置作业

(1)要求:请你根据自己的瓦片的特点,将刚才自己设计好的图稿进一步完善后,完成一块瓦片雕刻作品,要注意刻出不同线条的特点。

(2)讲评作品,请每个小组评选出最能代表你们组同学水平的作品交到老师这里来。

这是哪一组推选的作品,你们为什么要推选这件作品,说说你们的理由。

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你表现了什么内容,你用了怎样的方法去表现的,给自己一个评价,表现的好不好。

(3)让同学将自己的作品在学校草坪上拼成九彩龙(见图5)。

七、课后反思

本课最初根据瓦片的外形和斑驳表面来进行联想,以浮雕的形式进行造型表现,这只是技术层面的,后来认识到这种雕刻的意义,如雕刻情感的表达的不同表达方式,是我们团队的力量,对我帮助很大。

教学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有二点,一是巧妙的利用了对法国古人拉斯科洞穴的岩画创作方法的解读,从而解决了古代先民是如何在这块岩石上表达自己的故事和为什么要表达这样的主题这样二个问题。二是,在第二组图解决如何用概括性的、简练的线条夸张的表现事物,这与学生的雕刻形式相符,所以作业效果还不错。

如果说本课教学在技术指导层面上还可以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性表达上有点不够。首先,在对岩画作品情感的解读上不够,我过分地强调了古人依据石纹来创作,而相对忽视了这种创作和表达对古代先民的意义所在,这样造成孩子对岩画作品意义理解不够,造成后面对形的概括性创作中,学生过分强调形的概括而少了美术作品内容的诠释,缺少了情感的体验,这样的缺失直接造成了学生的作业技术有余而情感不足的遗憾。

另外需要我深思的一点是,如何调试自己的教学状态,本堂课的教学自己状态不好,好像是一个教学的的旁观者,自己只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与学生心灵的碰撞,这一点我相当失败的。

从开始设计这堂课到最后多次的磨课确定最终教学方案,课题由原来的《瓦片浮雕》到《有生命的瓦片》。同样都是瓦片浮雕,后者更加强调对情感和作品意义的体验。由此及彼,我想到了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讲究技术的训练,还是对情感体验和表达,以及老师在其中发挥怎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平湖市林埭中心小学?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