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自杀的文献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自杀的文献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自杀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对社会和家庭有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 自杀 文献 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自杀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在我国,自杀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我国的自杀研究水平距离西方先进国家差距还很大,缺乏对自杀的系统研究。加上自己对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感兴趣,故选择此课题进行综述。

2、意义:对自杀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有助于帮助自己或周围人更深刻地了解自杀的危害,从而减少身边的自杀现象。

二、自杀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主要根据行为的目的或动机来定义自杀,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Schneidman将自杀定义为“自己引起、根据自己的意愿世自己的生命终结的行为”;从结局或结果来定义自杀,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EmailDurkheim认为:“由于受害者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的死亡都可以称为自杀,受害者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死亡。”;EdwinShneidinan从心理学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有意识的自我毁灭的行动,处于多方面困境中采取自杀行动的人认为,自杀是从困境中解脱的最好方式”;KarlMenninger从精神分析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1)谋杀(仇恨和杀人的意愿);(2)自我谋杀(内疚或被杀的愿望);(3)死亡的愿望(绝望)”;JeanBaechler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通过影响主体生存的企图来寻求解决存在问题的所有行为”;JosephDavis从法学的角度来定义,认为“自杀是致死性地、故意地危害自我生命的行动,行动者明显缺乏生存愿望,提示行动的致死性和故意性”。百度百科对自杀的定义是,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考虑到自杀各个方面,国内肖水源教授将自杀定义为“在死亡意愿支配下,故意危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这一定义的主要特点是:定义行为而不是结局;明确行为是故意的,无论在何种意识状态下发生的意外行为都被排除在外;既包括主动危害生命的行为又包括被动的拒绝延续生命的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内显行为。

(二)自杀的分类。

最常见的是按照自杀的结果进行分类,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在1974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三类。

Gelder按照自杀的目的将自杀分为自杀死亡和准自杀两类,自杀死亡是以死亡为目的,自我攻击型的自杀。而准自杀又称类自杀,企图用自杀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关注,并使对方忏悔。

法国社会学家Durkheim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分为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以及失范性自杀。失范性自杀是指社会反常状态下的自杀。

一些学者则按照自杀形式和手段的不同分为主动自杀和被动自杀。根据自杀者的心理反应将自杀分为情绪型、理智型和神经过敏型三种。另外一些特殊类型的自杀有比如集体自杀、殉情自杀、杀人自杀、扩大性自杀以及间接性自杀,扩大性自杀是指自杀者在决定自杀时为了怜悯幼儿或病弱的配偶、父母,而在自己自杀前先杀死他们,也称怜悯性自杀,多见于抑郁症患者。而间接性自杀指自杀者在自杀失败或无法自杀时,采取杀别人而犯罪,以求司法机关处死,间接达到自杀目的,也称曲线自杀,也多见于抑郁症患者。

三、自杀行为的理论模型

自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自杀提出心理动力学的解释以来,许多自杀学家从各自研究的视角对自杀进行了内部机制的探讨和理论的建构。Leenaars等对10位著名的心理学交的理论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理解自杀的8个概念和结构,包括5个人格因素和3个人际因素(难以忍受的心里痛、认知受限、间接表达、适应不良、自我、人际关系、拒绝-攻击和身份-逃逸)。

(一)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存和死亡有和死亡的本能控制,两者不断斗争,死的本能占优势便发生自杀行为。Orbach进一步发展,认为可以通过测定生与死对人的吸引力与排斥来诊断自杀的可能性,其中,来自死的吸引力与来自省的排斥力对应死亡,来自生的吸引力与来自死的排斥力对应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组成。无意识是最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危险的部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会将事情压抑到无意识中,因为抑制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人们所具有的能量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是有限的,因此,用来压制否定性事件的能量越多,死亡就越得到加强,自杀就不足为怪了。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由两部分组成,良心与自我理想,良心告诉我们那些事情不能做,自我理想即理想化的自我。因此“超我”追求完美,拒绝任何不完美的东西,而过度发展的超我则可能会引起自杀。大部分精神疾病都源自这三部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行为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而从动物身上发现的原则也能应用于复杂的人类行为,童年时期仅有的一次创伤经历足以引起长大成人后的病态恐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可塑的,其基本原则是强化。极端行为主义甚至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而习得的所有行为都可以通过再学习方式得以巩固,通过消减学习的方式而消除。人类行为均是在一定遗传生物学因素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再社会学习过程获得的,自杀这一有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也不例外。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等级的,一旦满足基本需要,人类基本上是有发展倾向的,将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看不到生命意义的人将在无聊与空虚中度过一生,一旦问题严重的无法应对,很有可能选择自杀。

(四)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们以特定的秩序经历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不只是揭示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为抑郁与自杀者的思维方式为目标的认知疗法奠定基础。

(五)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家强调,不能脱离自杀发生的社会环境来理解自杀在社会学对自杀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他认为自杀起因于个人在社会中经历的“适应性”,一个人走上自杀道路是因为在社会上感到外界环境失意导致。

四、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社会因素。

1、性别分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欧美国家自杀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而我国自杀率或自杀未遂率一般都是女性高于男性,且自杀未遂率性别差异更悬殊。在一些地方早年自杀率女性高于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杀率逐渐被男性高于女性所替代,故推测发展中国家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经济欠发达有关

2、年龄分布。

大多数国家年龄与自杀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自杀率亦增高,而长期看来,自杀率上升的趋势最明显地表现在青少年组。

3、文化水平。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自杀率差别明显,文化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而在英国则文化程度越高自杀率越高。

4、婚姻状况。

国外有研究表明,婚姻是自杀的保护因素之一,美国自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寡居的、离婚的、单身的或没有结婚的、已婚的、已婚有小孩的。婚姻对自杀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婚姻对精神健康有保护作用,夫妻双方在经济和情绪方面的相互支持有助于减少应激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5、职业分布。

国外研究显示,各个社会阶层的自杀率构成一幅“U”字形轮廓图。高阶层的自杀死亡率最高,非技术工人的自杀死亡率超过技术工人,低社会阶层的退休男性自杀率高于社会阶层人群,反映了退休以后的经济保证等因素在各个社会阶层有所差异。

6、社会阶层。

传统观点认为,处于低层的人自杀率较低,处于高层的人自杀率较高。但近年来,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多方面的,如社会阶层低的人失业率高、经济压力大以及精神部分研究都表明,不管按收入还是按职业来划分阶层,社会阶层欲自杀均呈负相关,而病患者则向下层社会漂移。

7、城乡分布。

在发达国家,农村人口的自杀死亡率远低于城市人口的自杀死亡率,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个体自杀行为的发生。但在我国农村自杀率大大高于城市,学术界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农村地区农药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自杀预防和救治力量的薄弱。

8、种族差异。

不同种族由于遗传、环境、文化、风俗、等各异,自杀率存在差异,可能系文化、风俗、等多种差异综合所致。

(二)自然因素。

尽管自杀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自杀与自然因素也有相关性,其中主要是气候和季节性气温。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认为,有雾和寒冷的国家特别有利于自杀的扩散,而且这种看法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做规律,然而统计资料明确的否定了这一看法,自杀达到最大程度的不是在秋冬季,而是在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春夏季。人们宁愿在最安逸的时候弃世而去,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例外。在每年的自杀者中,1000个里有590-600名死在美好的季节,只有400个死在其他季节,准确的说,自杀最高的时候为夏季,最低为冬季,且在任何季节里,大部分自杀都发生在白天。迪尔凯姆认为,白天有利于自杀是因为这时候各种事务最为繁忙,人际交往错综复杂,社会生活最为繁杂,而中午的午休时间因一般活动都处于暂停状态,故自杀也暂时中止,还有一个相关的事实是,周末的自杀也有所减少。

五、自杀的病因学

(一)遗传与环境。

自杀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一样有家族史。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换不同精神病的患者如有自杀家族史会增加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二)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且固执被动,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有很大影响。而一些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正好与无望感相反,它可以阻止个体自杀。

3、归因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杀。

4、气质和人格:一项人格特质的群体分析显示,以下几种类型的人格特质与97%的自杀精神患者有关:消极的、回避型的;消极的、回避型的和依赖型的;消极的、回避的和型的;冲动性、攻击性;抑郁/退缩。

5、历史因素:包括童年创伤以及个体经历过的一种创伤性事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与社会因素:婚姻和谐可以有效预防父母、青少年自杀,而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历史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自杀前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的应激事件。

3、宗教与民族文化:对自杀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地区对自杀的态度等等有差异,不同民族间自杀率存在差异。

(一)遗传与环境。

自杀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一样有家族史。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换不同精神病的患者如有自杀家族史会增加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二)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且固执被动,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有很大影响。而一些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正好与无望感相反,它可以阻止个体自杀。

3、归因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杀。

4、气质和人格:一项人格特质的群体分析显示,以下几种类型的人格特质与97%的自杀精神患者有关:消极的、回避型的;消极的、回避型的和依赖型的;消极的、回避的和型的;冲动性、攻击性;抑郁/退缩。

5、历史因素:包括童年创伤以及个体经历过的一种创伤性事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与社会因素:婚姻和谐可以有效预防父母、青少年自杀,而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历史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自杀前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的应激事件。

3、宗教与民族文化:对自杀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地区对自杀的态度等等有差异,不同民族间自杀率存在差异。

六、治疗

(一)行为治疗。

1、药物治疗:自杀的患者70%都患有忧郁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精神遗传基因,但最终到达了抑郁的程度,都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干预和治疗来避免其病情加重,甚至完全通过药物治疗好。

(1)心境稳定剂:这是治疗躁狂及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两组:第一组为锂盐(碳酸锂),能有效缓解躁狂抑郁症状;第二组为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对于双相障碍亦有效。

(2)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看成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则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对减少自杀行为及总体上降低自杀率亦可能有效,非典型抗精神病性药物氯氮平减少自杀的有效性有证据支持,Meltzer发现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氯氮平治疗,经过调整治疗周期,自杀死亡率降低了80%-85%.

(3)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物是一类治疗各种抑郁状态的药物,但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尽管抗抑郁药物对减少自杀可能有积极作用,但其使用仍明显不足。自杀的心理学尸检研究发现,抑郁型自杀死亡者接受恰当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仅占6%-14%。

(4)抗焦虑药:抗焦虑药应用范围广,种类多,具有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都曾列入此类,并用于临床。在包括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内的精神疾病中,焦虑症状非常普遍,急性焦虑和激越都有可能增加自杀风险。此外,焦虑症状是心理社会应激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电抽搐治疗:电抽搐治疗又叫电休克治疗,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推荐用于精神病性抑郁症、急躁狂和精神分裂症、药物使用有风险者,以往电抽搐治疗效果良好者,混合性躁狂发作者以及那些难治性的紧张症、重型抑郁障碍、分裂情感障碍或内源性抑郁症患者。

(二)心理治疗。

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和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和躯体功能积极变化,克服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及适应问题,达到治疗、康复目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缓解精神障碍或减少自杀风险,仅靠药物是不够的,药物发挥疗效一般要一个月左右,而在此期间,患者往往体验到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社会公众的歧视偏见,由此可能出现自杀危险时需要足够的心理支持。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精神分析治疗及心理动力性治疗:关于潜意识和“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学说是经典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治疗专门技术包括释梦、自由联想、对质、澄清、阐释、修通、重建、阻抗分析、移情与反移情的处理等。但由于耗时太多不再流行。而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各种短程治疗较为普遍,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本思想,统称为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

2、认知治疗:医生帮助病人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人作为有机体所具有的内在心理过程,如认知过程,在由外来刺激引起行为反应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适应不良或者病态行为之所以形成并维持下来,与一些非理性观念或推理方式。

3、人际治疗:医生帮助病人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4、系统式治疗:特点是强调个体与人际系统间的心理动力关系,关注整体和系统中各种互动性联系。与其他疗法关系密切,有很好的兼容性,但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观点和技术。

七、预防

1、限制自杀手段:通过限制武器、农药,家用煤气脱毒,限制剧毒医疗药物的处方量和减小包装,跳落处加护栏,减少汽车尾气毒性,低毒的抗抑郁剂,戒酒等措施可以降低自杀死亡率;用致死性低的手段替代致死性高的手段也可以降低自杀率,比如英国、德国、美国使用低毒煤气,芬兰禁止有毒杀虫剂;在评估限制自杀手段在多大程度上使自杀率下降时要考虑远期自杀率变化的趋势、混淆变量的影响(抗抑郁剂使用的增加)。

2、媒体:预防自杀,媒体是把双刃剑。一些研究显示不当宣传鼓励脆性个体试图自杀,或被偶像的自杀行为所吸引。一些网络媒体特别是自杀聊天室、提供自杀方式和指导的网站、寻求集体自杀伙伴的吸引,应对媒体做好一定的措施。

3、现代生活压力增大,忧郁症患者也随之增多,但目前对忧郁症的认知仍然缺乏。多数患者选择回避自己心理问题,封闭自己,不去勇敢地正视和面对它,结果导致自杀事件屡屡发生。治疗忧郁症需要多方的协助,除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外,亲属也要善于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劝导其求医。在治疗上应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或拨打专业心理机构的危机干预中心来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

对自杀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只针对某一方面比如对自杀的病因研究而没有一个完全的自杀综述。对自杀的一系列程序进行总结和归纳,才能减少或防止社会上严重的自杀现象。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正亮、童辉杰.自杀的理论和风险评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23卷第12期.

[2]杜恩、杨彦.七成自杀者患有忧郁症及早药物治疗完全可治愈.扬子晚报.2009年11与3号.

[3]匡培根.自杀心理治疗.闻康网心理频道.

[4]放心医苑网.

[5]各国的自杀行为干预手段.新华网.2009年12月17日.

[6]陈晓霞、彭鹏.自杀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重庆医学.2010年1月第39卷第1期

[7]李功迎李武.自杀与自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