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应用技术大学应用而生,该大学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要求,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该校学生能力培养内容,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优化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质量培养也提出了较高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在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下,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模式优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本文探究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必要性。

一、应用技术大学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简单说,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叫应用技术型大学。该定义有三种解释,解释一:该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是将自然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巧妙应用到生活实践,促进实践问题顺利解决。解释二:该大学具有结合性,即技术本科与应用型本科之间的完整结合。解释三:该大学主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同时,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所培养人才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发挥人才优势和价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特点

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本科大学有较大不同,是在本科高校转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了解该大学的发展特点,才能在掌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效果、提升办学质量。首先,紧密联系实践。本科院校满足向应用型学校转型的基本条件后,在设置课程方面,适当增加实习环节,并且实习课时应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从中能够看出,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其次,专业实用性。该大学培养的过程中,希望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及时满足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并且所培养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人才为企业贡献才智的过程,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最后,提升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该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一般就业能力,它主要指个人三观、个人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事物、环境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是特殊就业能力,它指特定职业所需的非一般技能。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应主要从这两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二、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能力培养内容

该大学在教育改革背景中,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毕业率为教育教学目标,学生上岗就业后,在胜任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将工作做细、做好,学生不仅仅要具备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职业能力,即使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岗位变动,学生的这项能力也应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即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这项能力增强后,学生的工作适应力和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也会相应提高。职业能力主要由八部分构成,具体为:自我学习、人际交流、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数字应用、解决问题、创新革新、与人合作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针对上述八项能力进行独立培养,如今的应用型大学是促进学生八项能力全面发展,并且能力培养没有学科限制[1]。所谓岗位能力,即指员工对岗位的胜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一能力还有专业性和通用性之分,专业能力,指的是在岗人员仅对在职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这一能力在特定行业中具有专业优势,像医生、护理人员、机械工、电工等;通用能力,指的是从业人员具有多样的从业选择,可供选择的工作领域和工作种类较多,其中理工科趋向职业特定能力,经管科趋向职业通用能力。

三、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具体

应用技术大学只有明确了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目标的引导下制定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时,普遍存在目标一致或雷同的现象,当对其中的每一目标进行区分时,会经常出现学校混淆现象,从中能够看出,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因此,这类大学在进行人才目标制定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科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促进本校学生个性化、专业化发展[2]。

(二)教育教学方式较传统

在网络信息时代,虽然教师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教师仍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传授理论知识时,只是将原本黑板上的内容,一成不变地投放到了电子屏幕上,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多媒体设备的功能。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中传授教材知识时,不注重教材内容的变化和更新情况,经常依据教学经验传授固有知识,并且,教师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交流知识、探讨问题的时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较大的依赖性,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会渐渐弱化。

(三)学科专业设置不科学

在模糊、雷同的培养目标下,学科专业在设置过程中也会缺乏针对性,学生得不到真正的专业化培养,会在就业中受到局限,存在较大的择业困难。目前,学校设置专业课程时,出现课程特色不明显、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发展,不利于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

四、优化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应用技术大学首先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细化、具体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行业发展要求,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将本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巧妙结合,促进所培养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积极贡献才智,及时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应用型大学院校学生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融入课堂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和真谛。为此,首先要创新教学设备,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应提高对该设备的应用率。其次,教师应将课堂大部分时间归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有充足时间探讨知识、交流问题,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应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变化,不断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

(三)优化学科课程结构

学生接受的课程教育,对其日后发展会有较大影响,因而教师在设置学科课程时,应合理安排课时、优化课程结构,对于冗杂的课程应及时取消,根据企业发展适当增设新型课程,并且还应注意各个课程间的联系,强化课程教学目标,凸显课程特色。教师应根据社会变化以及企业需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促进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业务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就业自信心。综上所述,应用技术大学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学科课程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着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等措施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同时,构建优良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晓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欧亚学院会计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6,(18):180-182.

[2]戴小廷.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察及启示———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6,(03):177-180.

作者:王蕾 单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