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学生“先学”后的介入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学生“先学”后的介入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课改的深入,“先学后导”“课前小研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学生课前“先学”后,对新课的结论已经有所知,甚至会“应用”结论解决简单问题。正因如此,现在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各种声音回响的课堂。

面对学生的“众多声音”,教师既要听出“杂音”,分辨出对与错;也要能够听出课堂“奇音”,觉察出儿童见解的独特与新颖。不难想象,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的介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在儿童“个性化理解”处介入

笔者以为,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注意倾听儿童的回答,压根就是“假倾听”。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逐字逐句地记教案,虽说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排除它的弊端,因为教师往往会去想下一句教案是什么,而无法专注倾听学生的发言!

不妨先看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认识小数”教学片段。

师:这个分数是几分之一?(生议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生:因为它里面还藏着3个三角形。

师(没有搭理)另外喊人回答,终于听到“因为没有平均分成2份”的预设答案……

笔者以为,教师只顾着想听到预设的答案,而不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其实,“藏”字,便是“奇音”,亦是儿童个性化的理解。这个字,无疑是学生对本题的深入理解,显然,这个学生已经意识到,下面的这个梯形里,还“藏”着3个三角形。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这点,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咦,孩子们,刚才他说里面还藏着3个三角形,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真好,你能画出藏着的3个三角形吗?就请你上来画”……

主张生本教育的郭思乐教授曾经说:“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创造的,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当课堂上学生呈现个性化的理解时,如果我们不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而是“变了脸色”,硬是把学生拉往自己预设的方向,于是,课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走教案”;看不到过程,只看到结论。

具有儿童印记的、个性化的理解,教师一定要倾听与关注。有些时候,教师很难听懂学生的话语,因为成人与儿童之间,由于年龄经历上的差异,彼此的认识差异,总免不了一条鸿沟横亘其中。

陈鹤琴老先生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理解的更为深刻。”教师听不懂的,不妨先让听懂的儿童去解释,教师再顺势引导进行辩论,学生就容易启动思维,即兴表述。

二、在“核心问题”处介入

教师备课离不开研读教参,笔者以为,每节课一定会有“核心问题”,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以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便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动态生成中的相关资源,围绕“核心问题”,适时调控,展开教学。

不妨看笔者执教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片段:

生1:我来画个图(如下图)。0.6根据小数性质,就是0.60,也就是,所以我涂了60份。0.48就是,所以我涂了48份。

生2:我还有一种方法。0.6元就是6角,0.48元就是4角8分,当然是6角大。也就是0.6>0.48。

生3:0.6就是0.60,60比48大(孩子读成了六十比四十),所以0.60比0.48大。

此处,笔者刚想“否定”学生的想法,但是转眼想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其实质就是比较两个数里包含了多少个相同的计数单位”。结合这点,笔者忽然发现,学生口中的“六十”,不就是“六十个0.01嘛”,如此,教学还可以更进一步:

师:大家觉得对吗?你知道他说的60是什么意思吗?48是什么意思?(生没反应,沉默)

师:请看生1的图(如上图),看着图你知道6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60个小方块。

师:那也就是60个?

生:百分之一。

师:那48呢?

生:48个百分之一。

师:明白你们的想法了。你有60个这样的单位,而这里只有48个这样的单位,所以0.6>0.48……

核心知识是每个教学单元中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是一个学期教学、一个单元教学、一节课教学的主体内容与知识主干,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链环,是联系全部教学活动的主心骨,是教学活动之魂的栖息地。当学生沉默时,教师及时结合核心问题介入,“请看生1的图(如上图),看着图你知道60表示什么意思吗”,如此,学生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数学本质上了。

课堂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动态生成,而这已不是在备课中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核心问题”,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驰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动态生成的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实现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

三、在“数学知识网”处介入

数学课堂不是一个一个的“孤岛”,而是前后紧密衔接的系统。我们都知道:一节节的课是前后呼应的整体,每一节课之间都应该是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如果只是将眼光局限于某一节课的知识点,学生获得的,无疑就是一个个孤立的片段,而难以形成普遍联系的知识网络。这种被遗弃的“网络”,在如今的课堂中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教师应该在“数学知识网”处进行介入,适时调控,逐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连续的环节,延续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对知识内在联系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形成系统的知识网,达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的。

不妨看笔者执教的“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片段:

2×3= 6×8= 4×7= 5×9=

200×3= 6×800= 400×7= 500×9=

5×900=

师:做这2道题(方框内)时,你们都是怎么想的?(生答略)

师:在400×7的上面还有一道题,我忘记给大家看了,猜猜看可能是怎样的算式呢?为什么?

师:5×9 =( ),你们想在下面会是怎样的乘法算式呢?(生答略)

师:这么说来,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我们一般都是怎样算的呢?可以举例说明。(生答略)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生1:第一横排都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受到生1的启发,举手的人一下子多了)

生2:第二排都是今天学习的整百数乘一位数。

师:说得好!孩子们,我们今天学的知识难吗? 回顾过去,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和今天所学的内容有联系或相类似?

生3: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放眼未来,猜一猜我们还会学习什么样子的口算?

生4:整千数乘一位数。

生5:整万数乘一位数。

师:如果是遇到整千数乘一位数,这样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再从头开始学吗?

笔者把本课教学的知识(整百数乘一位数)置于整体知识(乘法)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的两次介入,笔者觉得必须得有。唯有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等知识的联系。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是否也该多一些这样的纳入与发展的介入呢?

教师的介入策略,唯有靠经验不断积累,同时需要教师且行且思且改进。但对于教师的介入,有一点必须要考虑,就是教师在上课时要面向全班同学,而不是一个同学,简言之,你的引导、调控,应该要适合全班同学。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说,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在学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后要学的内容,但是有个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他是这样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

“老师,三角形的面积=底乘高除以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所以也就是底乘高除以2再乘2,所以也就是底乘高。大家同意吗?”(其他学生大部分没反应)

虽然内容不适合展开讲,但是他的发言也有闪光的地方。

师: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后面会学,不过,他的发言告诉大家,看图(教师顺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生答略)

师: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那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学生看着图,很容易发现两者的2倍数量关系。

师:看来,还真有联系!三角形的面积还没有学,这两者的联系,咱们就研究到这里。好吗?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面对学生的超前知识并没有完全拒绝,而是摘取其大家都能听懂的部分“2倍”的关系,与全班分享,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这部分有超前知识的学生也是一种尊重,一种鼓励。

总之,在课堂中,无论哪种情形下的教师介入策略,考虑的重点都是 “让学生变得更会思考、 更会学习”。教师的介入策略,需要且行且思,不断改进。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 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