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导学生勤读书、善读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推动课外阅读,徐州市、新沂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行动项目”的指导意见》,并分学段推荐了一批课外阅读书目。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的学生平时懒于读书,节假日星期天常去游戏室、桌球室,有的则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手机游戏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勤读书、善读书,是语文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
学生不喜欢读书的原因,主要是不懂得读书的意义。
人类祖先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创造了语言文字,把各种知识及感受化为书籍。每一代后来人为了生存的需要都把这记载了人类文明智慧的书籍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变成掌握、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力量,并把这力量的获得变成了新的需要,所以读书是探索未知、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手段。如果不读书,就没有知识去指导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变成“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所以读书对个人来说,有教育培养的作用。
凡是有作为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认真读书的。林纾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年轻时他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认为,读书像积谷一样,积蓄得越多越好。为了“积谷”,他总是起早摸黑地读。正是这种苦读的干劲,才使他成为中国有名的学者。因此要成才,必须勤读书。
有的学生颇爱读书,对推理小说、言情小说倍加欣赏,对那些充满耸人听闻标题的流行小报爱不释手。或者无次序、无系统、无计划地随便碰到一本书就拿来读,跟着又读一本也是偶然遇到的书。逢书必读,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这种盲目随意涉猎的读书方法是学习上的大忌,必须加以改变。
古今中外,“读书破万卷”的不乏其人,可是“下笔如有神”的文学家却如凤毛麟角,并非因为这些拼命读书者脑子愚笨,多半是由于他们读书不甚得法。因此纵使他们学富五车,却不能使每一本书对他们的成才有所补益。甚至一生泡在书堆里,熬白了少年头,到头来还是无所作为。这种读书法其实是对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世上书籍,浩如烟海,以有限的生命去读无尽的书籍,哪里能够全部阅读和吸收呢?有成就的人读书都是有所选择的。曾国藩曾说,韩愈、柳宗元这两位文学大师,他们所读的主要是儒家经典以及《庄子》《史记》等,读的书并不算多,但他们却能成为千古大儒。可见指导学生读书,除了勤读外,还要指导他们善读。
学生功课多、时间紧,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呢?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来读。书籍大约可以分为四类:(1)内容形式都对自己有价值的书;(2)可供参考的书;(3)对自己没有用处的书;(4)内容不健康的书。第一类书必须精读,第二类书可以泛读,第三、第四类书是不能读的。因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精读就要慢慢地读,反复地读。宋代散文家坡在精读中创造了一个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这种方法曾有人称赞它是“读书的绝妙方法”。例如,他读《汉书》,第一遍从中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从中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则去研究人物。这样读了几遍,他对《汉书》的内容就非常熟悉了。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可以借鉴。
阅读与写作有天然的联系,为写好作文而读书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学生来说,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写法,是阅读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把文章的观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分别在各次阅读中加以掌握。例如,读一篇文章,第一遍要通读,一口气读下去,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遍要细读,边读边对文章进行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看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穿插连贯、制造波澜等;第三遍要更细地品味,逐段揣摩,从主题、结构到遣词造句都要琢磨钻研,重点是领会炼字炼句的精妙。这样反复地阅读,就能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开掘出文章的宝藏,既有思想内容方面的“玛瑙”,又有写作技巧方面的“翡翠”。“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指导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
对具有参考价值的书,宜泛读。泛读不是一目十行、一览而过,而是在比较认真的阅读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要获取知识,有读的一面,还要有记的一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学问家曾国藩指导其子弟读书要做笔记,并指出“此学问之捷径也”,确是经验之谈。
当然,指导学生读书,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习书中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诚实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指导学生知一句行一句,做明理有用的人。如果学生读书不能体现到行动上,即使能写一手好文章,于社会又有什么用?唐朝元稹在诗的成就上与白居易不相上下,但元稹的文学地位远比不上白居易。白居易为民直谏,不成,辞官以示抗议;而元稹为了当宰相,竟勾结宦官魏弘简共同破坏裴度讨伐河北叛镇的用兵计划。人品的优劣决定了他们在文学上的优劣。人品对作品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可见读书首先是要培养好品行。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读生活需要的书,配合生活的实践去读书,用正确的方法去读书。朱子有言,“为学譬如熬肉,先是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学生时代,年纪轻轻,精力旺盛,正是用猛火煮的时候。在教师的指导下,只要勤读书,善读书,就一定能够在品德上、在学问上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