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转变”与“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发生根本转变,要以学生为主,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转变观念 学会学习 培养能力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49-02
国家课程《标准》生物学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生物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发生根本转变。
一、教师要在自我转变中促进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我们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自我的转变中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课堂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及其设计都要以学生的学习及其活动作为线索和依据。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学生要伴随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深入。作为主体,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完成自我学习、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任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双向、多向互动的,都是平等的教育主体,有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强调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此,余文森教授指出:一是由控制者转变为促进者;二是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三是由主角转变为配角。生物学习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主角”转变为“配角”,由“教书匠”转变为“合作者”。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依照课程标准,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参观法、实验法等。我们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要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实验。针对这些实验,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日常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一些生物学知识借助动画、录像,就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些知识紧靠看、讲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细胞分裂,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同时,还要注意列举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要转变课堂参与方式
新课标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教师应改变一些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一些新的参与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参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课时像教师一样走上讲台;鼓励学生在课上大胆提问质疑,勇敢提出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指导学生绘图、动手制作模型;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并编题;开展小组竞赛;带领学生进图书馆、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探究。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能力
“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这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生有关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是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要使教与学的重点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上,在教学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指导他们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众多能力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探究活动就是从观察入手的。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获得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现象。认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特征,进一步揭示其生命本质的重要途径。要尽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指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要多指导学生进行家庭观察实验,留意观察自身或周围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和生命现象。同时,要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如重点观察、顺序观察、对比观察等。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实验前指导学生先进行预习,理清实验步骤,弄清每一步的关键所在。如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请学生通过看书理清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再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意义,找到步骤关键所在;然后教师讲解、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同时指导学生模仿操作。使学生对步骤、要领了然于胸,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很清晰地完成实验并获得了实验操作的方法,增长了技能。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亲自设计实验,去大胆试一试,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观察、实验等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学生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做准备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重视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在预习中,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还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找生物学资料,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的感悟能力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培养。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问题,感知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加学习的自信心,产生“我要更好的学习”“我能做一个成绩好的学生”的激情。在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的基础上,让学生的问题能够大胆提出、相互碰撞,通过争议来强化正确的认知。那么,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气氛无疑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外部因素。因此,竞争性课堂学习、合作性课堂学习、个性化课堂学习,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呈现以“表现”为特征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相应做法将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来讨论问题、争论问题、分辨问题、澄清问题,从中找寻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无疑,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说来是富有挑战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杨兆山.教育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