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后简称中职)英语课是中职学校基础理论课之一,而英语课中德育教育则是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步探讨了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实践策略和途径等等,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摘 要】中职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策略和途径

90后,作为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他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着机遇、挑战和竞争的时代。因此,重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塑造至关重要。如何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现代意识既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在14―20岁,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1 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基础差。由于中职部分学生生源比较特殊,部分学生在遭遇中考挫折之后,出现了自卑心理,对学习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认为上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出息,使一些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在事业上难有作为,前途渺茫,从而把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看作是无奈之举;入学以后, 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 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自暴自弃,认为在职业学校就是虚度年华。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在学习上行成了一个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学习没有动力,学不好,不想学,最后厌学、辍学。在行为上出现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比如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

1.2 追求自我,想要独立,自控能力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追求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自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成年人”,渴望与成年人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力,反对家长和老师的干涉。在心理上要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想要“独立”。另一方面,自身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情绪的自控能力和调节能力不强,易受环境的影响。往往因为一些小事造成情绪大起大落,甚至难以自我控制从而造成家庭、师生、同学关系紧张,造成违法、违纪、违规等结果。

1.3 重专业技能课,轻基础理论课。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为主”,重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于是许多学生片面理解为只要上好专业课就行,理论课则扔在一旁,尤其是英语课,认为英语无用,而对于以后只是技术工人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只是浪费时间。

2.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中职毕业生日益增多,用人单位也更多地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既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作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主阵地的中职学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英语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仅只限于英语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片面的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德育目标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职教育中基础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缜密的审视与反思。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英语教师应转换观念、积极开拓,结合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把思想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熏陶,让德育教育有效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达到德育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3.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3.1 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基础差,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严重自卑心理与强烈自尊心相交织的容易形成特别性格的中职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欣然接受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应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而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因此,为使学生能尽快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从第一节课开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不能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我则严格要求他们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在逐渐的养成习惯中热爱英语学习,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2 以心教心,赏识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外在教育要求和影响没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要求,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的形态称之为“纪律”。反之,外在教育影响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主观需求,并在尔后的言行中自觉地体现这种内化的影响,则称之为“自律”。我认为学会做人做事的关键是在“做”,即行为本身上,即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整体修养,关键在于发挥“内因”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行为自律。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和定位,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用心去教育,即做到“以心教心”;在德育内化的过程中,我是一个指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指挥者,不能居高而上,更不能主观臆断,以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指挥学生,而是学生的朋友,促膝相谈,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一起受教育;尤其是在琐碎的日常教学中我善于观察,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公平客观,尽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独特的能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对部分学生的反复无常现象,我则进行持久战的准备,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褒奖并进行适时的宣传,对稍有进步或变化不大的学生深挖其潜能,进行赏识鼓励教育,让他们尝到甜头,看到希望。日久天长,这种诚心和耐心势必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稳步向前发展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3.3 结合课堂,直接渗透。英语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材料,可以直接进行德育渗透。从最简单的的教师讲课中的礼貌用词“Please”、“Excuse me”、“Thank you”、“Sorry”等到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教师认真钻研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传授中。以 Giving Thanks Day(感恩节)为例说明:一开始,我和大家一起欣赏歌曲:《感恩的心》,并倡议大家和我一起歌唱;之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这首歌的原创目的和现实意义,之后我设置了一些与题目有关的问题:1.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人值得我们感谢?为什么?2.你将如何感谢他们?3.他们都是你认识的人吗?若否,你将怎么办?4.你接受过他人的帮助吗?你给过别人的帮助吗?举例说明。5.在你的生活当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为什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及同学们感人的事件叙述,有的同学还在述说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而这天刚好是母亲节,有很多学生下课后就在楼道里打电话问候母亲,这看似是一堂简单的英语课,却使学生们的感恩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产生了思想品德的飞跃,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大有帮助。如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求索取,不愿付出,更有甚者,对待父母冷漠,缺乏孝心、关爱。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爱他人、爱国家、爱人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会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孝敬长辈,为家庭负起应有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本身的德育功能,自然贴切地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欣赏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3.4 形式多样,联系实际。目前中职学生由于社会上不正确的舆论面临就业的心理压力,为了稳定思想,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我将课本上的死知识灵活变通,将英语学习课变成了职场求知预备课。在学习《 Applying for a Job 》(求职)时,我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为求知过程中学生可能涉及到的四部分,即关于公司、应聘职位、求职者及薪水,又细分求职者为三部分,即个人简介、教育状况及特长爱好。以组为单位讨论,然后在班上先进行两人一组固定搭档模拟求职,最后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现场模拟,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同学们争先恐后,阐述时有理有据,自然大方。这种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舒缓了同学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了他们的求知自信,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求职信念。由此可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又要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才能培养出学生美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