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灵活多变的柳体笔法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字和书法追求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写字居于实用,为了达到交流思想和记事的目的,要求字的形、音、义缺一不可,而书法居于艺术,主要追求的是字形的美。因此,同样是楷书的体式,实用的书写要求“正确、端正,有一定的速度”,在形体上让人容易识读即可,而书法艺术出于欣赏的需要,要求把字写得平衡稳定、比例协调、灵活多变、富有生命色彩,达到“形美以感目”(鲁迅先生语)。
楷书是一种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容的字体,千百年来,它从不间断地被作为通用文字和书法艺术形式来使用。它产生于汉代,真正高度成熟是在唐代。唐楷集前代之大成,以完备的法度显示了艺术的高度成熟。学习楷书,取法唐楷,心明拟效之方,手达挥运之理,使人容易入门径,又能全面地获取楷法中“八面出锋”这一书法精华。
柳公权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他的笔下灵活多变,变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又变在书法的情理之中。他的书法方圆兼备、藏露交替、提按自如、行住相宜、快慢有节、精悍出神。我将其《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和《教弟子言碑》的每一个字反复观察,把同一笔、同一偏旁、同一字的多种写法勾勒出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中的变化远比同时代的颜真卿、欧阳询等书体丰富得多。其中笔法变化的具体表现为如下。
一、横
大多方起圆收,运笔过程为逆锋入笔――中锋行笔――提笔轻顿――回锋收笔。这种笔画如斩钉截铁棱角分明、方折峻整,有骨力劲健的神采。横的形态变化多姿,有粗平横、短仰横、左粗右细横、左细右粗横、长平横、覆舟横等等,如“三”字的第一笔为短平横,整体直;第二笔为短仰横,整体为逆时针方向转;第三笔为覆舟横,形如覆舟,整体顺时针方向转,三横上下俯仰顾盼多姿,生动有致。草字头的左右两横分别为左粗右细横和左细右粗横,这种用法使草字头中间聚合相让,避免拥挤,恰到好处。比较特别的是,柳体字的短横常常以点代之,显得更为简练,如“塔、是、之、元”等字。汉字字形中,横画的重复率很高,如果没有求变,就会像一堆火柴一样堆砌并列,枯燥无味。
二、竖
柳体的竖画起笔有方有圆,而同时代的欧体起笔只有方笔,颜体起笔只有圆笔。欧体的方笔是两个棱角,柳体的方笔则有三个棱角,这一笔多在字的显眼部位――头部使用,如“中、者”等字,它把柳体以骨力取胜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柳体的收笔和其他楷书一样有垂露如“下”字和悬针如“十、中”字两种。在竖画的整体运行中有直有曲,如“卧”字左竖曲右竖直;而在曲竖中还分有左弧竖和右弧竖,如“国字左右两竖,顾盼有情。一字之中有两竖并列时,左竖细而右竖粗,如“口、田”等字。多竖并列还有方向的变化,如“山”字,中竖直下,左竖向右斜,右竖向左斜。柳字竖画,在能保持字形可读可识的情况下,按笔势,可以用点代竖,掺有行书的流动笔意,使平板的楷书活了起来,如“年、兵”等字。
三、撇
通过长短、曲直、粗细、方向、藏露等的对比,柳字撇画丰富多彩,形态独特。有弯头撇,起笔有三个棱角,写完方点之后,在点的中下部出锋写撇,如“右”字;有出钩撇,这是借鉴行书笔法写成的,如“风、成”等字;有柳叶撇,起收笔均尖,形如柳叶飘逸,这种撇画多用于“厂”字头中,因逆锋起笔写出的撇头部过大会占用“厂”字头的内部空间,使用此种写法能有效地安排内部结构,这一撇的确用得高明;有针状撇,此撇用于“者、教”等字与“土”字交叉,直行以留出下部空间让下部摆正,由粗变细,挺拔如钢针;有重端撇,起笔为一圆点,然后从点的中上部写出针状撇,用于“为”字中,因头部重而稳健;还有如同行书收笔的回锋撇,如“夕”字首撇;再有以点代撇的写法,如“弟、其”等字。柳体字的撇画,用得很高妙,如“家”字的重三撇,依次由短变长,由粗变细,由直变曲,由平变纵向,明显地体现出四个层次的变化。
四、捺
柳体的捺,有平捺和斜捺之分,字底的长捺为了增加趣味情调,多向行走,写成了三段,这就是平捺,如“之”字。不管平捺还是斜捺,整体是逆时针方向行走,但捺脚内凹,有逆时针方向的弧线包含其中,因此捺有起伏变化。柳字常常用长点来代替捺画,在《玄秘塔碑》中用得很普遍,如“使”字,有用捺的,有用长点的,捺和长点交替使用。柳字最有特色的捺是回锋捺,此捺不像一般捺画提笔向右出锋,而是行至右下,稍起笔,然后回锋收笔,因此收笔处呈圆形,如“会、承”等字,这是其他楷书所没有出现过的。
五、提
柳字之提分有两种,一种起笔轻,整体如针状,如提手旁中的提。另一种则起笔重按成点,然后提笔从点的中上部提出,很有特色,如“以”字、三点水等。
六、折
柳字的横折,有时会以转代之,因此由方变成圆,如“即”字,左部折为方,右部折改变为圆,方圆对比生动有趣。转与折的交替使用是其他楷体所不敢用的。竖折的书写,有时断开为两笔,前断为独立短撇,后断为独立横画,这是一种意料之外的做法,如“出”字。撇折也有分为两笔的做法,为一短撇和一出锋点代之,如“去”字。
七、点
柳体的点因字势需要而成形,有头部饱满逆锋起笔的侧点,如“唐”字;有顺锋起笔的左点和右点,如“心”字;有长点,如“不”字;有短竖点,并分有两种,宝盖头第一点使用三个棱角的短竖点,第二点用普遍竖画两个棱角的起笔;还有出锋点,从左右点的中间出钩或提,如“心”字中间一点、“于”字的上点。而在“雨”字中,柳体出乎意料地用排比的方法全部使用短横代点。并列的四点,柳体处理得非常出色,中两点为短竖点,外两点分别为弧形的左、右点,并且每一点的方向各有不同,如“鱼”字。
八、钩
柳体的钩,力求在一个笔画之中追求细微之变,如竖钩,右边缘稍呈逆时针转,下部再向左转,然后退笔出锋,整个钩昂首挺胸,充满活力,如“水”字。有些竖钩使用弯钩的笔意书写,如“顶、于”字。竖弯钩有省略钩的写法如“指、绝”等字。而横钩的钩有出钩的如“守”字,有短竖代之的,如“安”、“雹”字。竖弯钩有用竖折代替的,如“比”字。
总之,柳体字的笔画形态灵活多变,增强了字形的审美层次,体现了书法艺术合乎人生命节律的运动变化,拥有一种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其他楷书体式所难以达到的。难怪,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对柳体有如此的赏识:“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