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角色扮演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角色扮演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角色扮演的意义

1. 角色扮演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能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 角色扮演一般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能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展示,也提升了自主研读课文的能力。所以说,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手段,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相契合。

3. 角色扮演是一种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由于受限于年龄、生理和知识经验,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尽管此时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鲜活具体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注意,加深其感受。角色扮演中运用图片、背景、头饰等象形具体的事物,给予学生更多直观形象的体验,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 角色扮演通常在对话较多的课文中应用,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感受不同人物和情境下的语言形式、人物语气,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课堂外、生活中所需要的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 角色扮演存在的问题

1. “演”而无据,浮于文本。角色扮演易于操作的特点,使得很多教师在设计角色表演时,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朗读和对话环节上,忽视了对文本内涵思想感情的深入思考和体会。以苏教版二下《会走路的树》一课为例,教学时,有些老师会抓住“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这句中的“告别”一词,让学生尝试扮演小鸟,去表演如何告别,思考小鸟在告别时会说些什么。这种设计虽然也想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但只是简单的关注到了小鸟的角色,忽视了告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忽视了对驯鹿角色的设计,没有对话的剧本,只能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此外,低年级儿童语言较为匮乏,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说,结果只能是简单的“再见”之类的告别语。

2. “演”而空耗,忽视配角。角色扮演的目标是为了服务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但是有些教师在设计角色扮演时,过于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引导,忽视了对低年级儿童心理层面的引导。儿童天美、向往美好,但又缺乏独立的审美能力,很多时候无法跳出角色的好坏来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在扮演诸如《蘑菇该奖给谁》《猴子种果树》此类课文角色时,有着明显正面和负面倾向性之分,儿童在内心对角色会有初步的好坏判定,年龄特征导致他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就真的成了所演的角色。一些学生会因为排斥像小灰兔、乌鸦这样的配角,不愿意扮演配角,这样,在小组合作分配角色时,就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学生的关注点从文章的语言、角色的心态等方面,转移到了角色的好坏上,有的小组甚至无法开展合作;有的学生虽然勉强参加表演,内心却怏怏不乐。这样强行角色扮演,往往是一种劳而无功的空耗,学生很难从这样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3. “演”而低效,偏离重点。角色扮演所具备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得教师为了迎合同学们需求,常常会花费大量课堂的时间去组织这一教学活动。对于一些较长的课文,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指导角色扮演,学生也需要花上大部分时间去忙于表演,导致语文课被上成了“表演课”。这样的课堂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指导角色扮演时,一定要明确这一教学手段是为学生课文学习服务的,而不是教学的重点。

三、 有效应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1. 树立角色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尝试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逐渐摆脱自己日常的行为模式,乐扮主角,也甘当配角,主动揣摩、模仿角色的言行举止,而不是简单的在心理上把自己定位为所扮演的角色。以《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为例,虽然课文中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只有一句,但如果扮演小松树的学生,能够借助骄傲自满的语调和炫耀的姿态动作来演绎这句话,那么,小松树得意洋洋的形象,将会得到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这样,也能与课文结尾小松树垂下头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易于启发学生去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道理。

2. 懂得欣赏表演。在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扮演角色的W生,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作为观众的学生。低年级语文课文受篇幅、难易程度的影响,一篇课文中的角色至多有三到五个。所以,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角色扮演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只能作为观众,观看他人表演。但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很难做到自觉、主动地去欣赏、学习、体悟他人的表演。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加以适当的引导,那么,一部分作为观众的学生将无所事事,有的甚至会因为着急展示自己,忽略了他人的表演,从而导致角色扮演失去其原有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观看欣赏时,一定要善于指引学生当好导演或评委,关注他人表演中出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并能联系课文内容去进行思考、评价。对话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这意味着每个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都有独特的个人体验。在理解字词、内容、情感之后,学生们的表达欲望越来越强烈,这时候安排“读演结合”就水到渠成。语言的表达要依据文本,而肢体语言就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说小白兔的话时,学生低着头,扭着手,表现“难为情”;在说小黑兔的话时,学生昂首挺胸,摇头晃脑,语调稍高,语速稍慢,突出得意。通过表演性的诵读,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字词的理解,构建生活化的语文体验,积累更多的词句。有时候,学生夸张的表演会引来其他同学的哄笑,此时,教师可以在肯定表演者的同时,重复出彩的表演,以加深学生对角色扮演的认同,更好地入情入境。在学生难以把握角色分寸时,教师需要适时地示范指导,给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教师特别要关注配角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他们乐意演好配角。

3. 注重课下辅导。成功的角色扮演,不能只依靠课堂中那短短十几分钟,教师要在平日的学习中创造机会,不断培养学生角色扮演的能力。如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即要求学生在平日朗读课文时,就力争做到声情并茂,去感悟并表达每一句对话所饱含的感情。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对文章角色的把握也能够做到更加准确。此外,在课余时间里,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扮演的故事、绘本等,或者改写一些课本剧,带领同学们去尝试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研读课本的兴趣,而且也为学生更好地尝试角色扮演打下了基础。

4. 创设良好情境。要想使学生在表演时更加地入情入境,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表演情境。创设与文本想契合的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还有利于凸显角色的特点,利于学生深入感悟、理解课文。通常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音乐、视频等手段渲染情景,从而创设一个理想的课文情境。以《谁的本领大》一课为例,课文中风和太阳都不是可以具象化的角色,所以当表演风的学生在做“呼呼”吹风的动作时,教师可以适时播放大风的音频;而在表演太阳的学生说到“发出强烈的光”时,教师可以及时播放阳光热辣的视频,通过增加这些视听效果,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表演情境,更易于提高角色扮演的效果。

角色扮演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参与、自我展示欲望强的特点,成为对话教学和延伸教学时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是,教师需要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角色扮演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忽略教学的主次性,让角色扮演喧宾夺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此,教师在设计指导角色扮演时,要立足于角色扮演教学手段的优点,关注教学时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所教学的内容,设计出符合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学过程,使角色扮演能发挥最大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东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