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本人从实践、学习结果的检测、校园文化的落实、活动方式的灵活自由、活动目标的多样以及合作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 全面 落实 自由 多样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中脱离出来。从学习功能上看,它不再单纯追求智商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身心诸因素的健康发展。因而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理解。

一、实践要贯穿于学习活动之中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因而首先要把握课堂教学中心,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要从课本入手,合理选择、科学设计、巧妙引导,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入图书室或微机室查阅资料,进行摘抄。

二、对学习结果的检测要力求全面

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检测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命题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生存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第三,注重语文学科中知识的综合性,将汉字的书写、词语的正确使用、修辞的运用等综合考查。第四,要注重人文性,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五,要注重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设定的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校园文化在活动落实中不可忽视

校园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阵地,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契机来进行语文学习。教室的黑板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班报,结合每周学习的内容,推出各班语文学习的亮点,让学生竞相发表作品,共享收获的喜悦;以图书室作为语文学习的知识库,利用每周语文阅读课,坚持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吸取知识的营养;定期开放多媒体教室,让学生上网冲浪,查询资料,进入另一片语文学习的天地;课外活动时间,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开展书法、写作、阅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结合校园文化节的进行课本剧表演、书法竞赛、朗读竞赛、班报比赛等活动。

适时进行校外实践,为了探究生活中的语文,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我们也可以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走向校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使语文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四、活动方式要讲究灵活自由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一种自由的学习实践。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自由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手段也是自由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学习内容与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五、活动学习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在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融通性。一是学科内的综合,即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综合性的语文问题。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即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跨学科的渗透。

2.自主性。主要指命题的灵活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考生可多角度切入,形式限制较少。答案不作统一规定,鼓励有创意的设计和语言表达等。

3.活动性。“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学会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学习”命题的中心是“活动”。试题大多会设置特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

4.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活动必然是立足于语文学科的,能够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语文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迁移的水平,需要考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

六、学习活动离不开合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是学生群体的合作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通过“综合性学习”的策划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活动中需要我们灵活、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指明了方向,一切还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前进,我们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综合性学习一定会使语文教改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