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教好初中历史课的几点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历史课程应突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随着时代的步伐,历史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起色,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在人们的心目中,总认为历史是副课不必重视,加之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自觉思维水平较低,对历史来说,虽是一门新课,但他们也不感兴趣,这样对历史教学改革带来不利。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兴趣 习惯
历史学科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历史教学在向学生介绍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如何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向学生展示历史的魅力呢?让历史课堂变得更活跃,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创新,改进教学授课方式,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制造轻松的教学气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才是学生掌握好历史这门学科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搞好历史教学?我在新教材实施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对未来世界充满幻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文学家、有的想当艺术家、军事家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历史人物成败原因的分析.就很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历史对自己成长具有重大作用,这是其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的旅游业比较发达,当你到某地去观光旅游,你学好了历史,就会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到兴山、株归等地去旅游,你就要知道王昭君的故事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这说明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这是其二。第三,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以心换心,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废除师道尊严,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他们才能把知心话对你讲,才能相信自己的老师,他们才能学好这门课程。第四,不断地改进教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内外衔接”、“分层次教学”、故事会和活动课等,故事会和活动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讲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从中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前途理想教育,如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上的人物。自编自演课本剧“文成公主人藏”等,此外,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生的依赖性很强,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喜欢依靠别人,自己不愿去实践,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只会培养学生的惰性,影响他们的发展。既是一个天才也会变成一个庸才一。俗活说,习惯成自然。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初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那么,从哪些方面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呢?第一、是培养他们自觉预习的习惯,教师教给他们的预习方法,在预习时候做到圈点勾画,提出疑问,做好旁批,为上新课做好战前准备工作。第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带着问题去阅读,找准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并鼓励学生发现间题,提出问题。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的习贯,做到会听课,会做笔记,能把握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领会其文章的精神实质。总之,培养学生自觉刻苦的学习习惯,做到无老师和有老师一个样,课外和课堂一个样。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着“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为学生着想”的办学思想,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种方法就是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以前“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解开了束缚学生思想上的枷锁。在教学中,教师只充当一个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要想把戏演好,必须靠演员。俗话说得好,教师教得再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师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和经验,让他们拿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自己去品味,去实践运用。如在课堂中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开展探究等,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孔子说:“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因人而教,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教学,让他们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在每个层次中开展竞争,争创一流。通过竞争,层次不断发生变化,使好的同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等的同学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较差的同学有所进步。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像跳高运动员一样,一次次跨过自己新的起点,努力创出新的记录,使同学们在心里记住“在学习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名言。在教学中使同学们明白一个“只有竞争,才能进取,只有拼搏,才能取得好成绩”的硬道理。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无论教师怎样改变教学方式,还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生最喜欢异想天开,应该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性潜能,但是把潜能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如教文成公主人藏时,就激发同学们,假如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会帮她做哪些有益于吐鲁蕃的事情,有的说帮她传播中原文化,有的说帮她发展生产,传授技术等,同学们七嘴八舌,发挥想象,不断的创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总之,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只有走教改之路,在“改”字上做文章,在“变”字上下功夫。教师要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充当的角色,他们只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创新者,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学生才是知识的建构者。只有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的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