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预防接种常见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研究预防接种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以随访或者调查问卷的方式,访问预防接种相关的医生人员、工作人员和参与接种的小孩及其家属,收集总结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根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资料显示,预防接种工作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结论:现行的预防接种方式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影响因素,需要采取一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进行保护。
【关键字】预防接种;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04-02
预防接种是预防重大疾病的有效措施。国家对于预防接种工作也是相当的重视。但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造成了很多接种事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1]。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降低了预防接种的功效。本文就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县城预防接种中心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自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此接受预防接种的100位小孩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医务人员10名,工作人员3名。
1.2一般方法
通过随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相关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儿童进行访问,收集预防接种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此外,我们查阅了相关性的报导、资料,以求全面的总结收集预防接种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
2 结果
在这100位参与到预防接种的小孩儿中,有1位小孩儿在接种后出现了过敏反应,一位小孩儿在接种后出现了伤口感染。预防接种的其他情况良好。
3 讨论
3.1 常见影响因素
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后,我们发现,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性的因素主要存在于八个方面:
1)疫苗本身的原因。疫苗本身所用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或者疫苗制备过程中加人的某些防腐剂或吸附剂等可能会引起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2]。
2)疫苗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导致疫苗长时间的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冷冻冷藏混淆,导致反复融冻,不仅大大降低了疫苗的原有特性,还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性,引发不良的反应。
3)参与接种对象的身体状况,比如精神状况或者某些特殊的病理状况,过敏体质,免疫缺陷等,都可能在疫苗接种之后产生异常反应。
4)相关医务人员或者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导致在操作工程中技术应用不当,导致不良反应或者事故的发生。
5)相关医务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对于预防接种的流程规范了解程度不够,没有无菌操作的观念。或者预防接种的药物配制环境不合理,开启前没有进行颈部消毒,导致药物被颗粒微尘污染,从而引发不良反应和相关风险增加[3]。
6)预防接种前没有进行预检或者预检过程不谨慎,没有仔细询问接种对象的患病史、过敏史以及过往的药物副反应,在接种产生偶合反应或者接种事故。
7)医务人员没有详细介绍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或者接种对象监护人没有认真听取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没有进行必要的留院观察,导致接种后引发不良反应等。
8)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三查七对,或者接种后的观察巡视量不足,没有及时发现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等。
3.2防范措施
根据收集到的预防接种的常见影响因素,我们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其目的在于加强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确保预防接种效果的表达,健全我国预防接种制度。其防范措施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
生物制剂质量管理。国家在预防接种方面早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要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就是对疫苗的供应渠道、冷链贮存等环节的规范要求。所以在预防接种的相关环节就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的采购和储藏,确保疫苗的质量。另外疫苗流通还应该坚持逐级订购、妥善储存和安全运输,运送到相应存储中心后,应该按照不同疫苗的特性要求放入不同的冷链条件中进行管理[4]。而且应该按照品名、规格、批号码放整齐,凸显包装标志。预防接种中心需要统一从疾控中心领购疫苗,并做好登记。在运输到预防接种中心时应该密切监测疫苗的温度。对于需要冷冻的疫苗,必须保证疫苗与疫苗之间,疫苗与冷库壁之间留有一定的冷气循环通道,保证冷冻的效果。定期对疫苗进行检测,并检查冷冻环境,确保即将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质量有保证的疫苗。
健康知识宣传工作。相关预防接种中心和产妇科医院应该肩负起预防接种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积极的向准妈妈或者婴幼儿家长灌输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到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婴儿出生后,通过电话或者家访等形式积极劝导家长带领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或者通过发放相关预防接种的资料,引导家长仔细阅读。在预防接种中心和免疫门诊宣传栏张贴儿童免疫接种的宣传资料和国家对于疫苗接种的规划等。
安全接种。在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预防接种过程。对于前来接种的人员,医务人员有义务详细询问了解接种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以及以往的患病史、过敏史、药物副反应,针对特定的情况制定特定的接种类型[5]。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意识,培训监督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定期考核接种操作技术和规范流程。进行专业的疫苗消毒技术培训,强化接种过程中的消毒流程,做到安全接种,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接种后的巡视和注意事项讲解,以及三查七对等专项工作,科学有效的避免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而预防接种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的预防接种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的强化,健全预防接种体制,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敏. 预防接种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J]. 中国伤残医学,2013,08:418-419.
[2] 靳里平. 疫苗接种风险因素中相关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J]. 医学动物防制,2011,01:82+84.
[3] 蓝羲,周玉清. 预防接种服务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6:560-564.
[4] 宁雪梅,陈晓梅,丁婷.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947.
[5] 胡燕华.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