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评论员文章如何出新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如何出新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十年来,为了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许多报纸强化了对内容深度和思想高度的追求,由此成就了报纸评论的辉煌。但应看到,并非所有的评论体裁都如日中天,大体上,贴近新闻的时评、短评、点评以及思想性深、穿透力强的大型政论文章势头更猛,而杂文和评论员文章则表现一般。

其实,评论员文章是党报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代表本报编辑部发表观点,因而政策性高,原则性强,文风严谨,庄重大气,其权威性仅次于社论,地位非常重要。

只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前,在跳动嬗变的媒体面前,读者的阅读偏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评论员文章,就会发现,虽然评论员文章的适应性很强,能涵盖工作、思想、节庆等很多内容,起到时评、社评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因其“个性化”色彩不鲜明,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确实应求新求变,注入新内涵,以满足读者的新期待。

就自己多年的写作评论员文章的感受而言,写出评论员文章的新意,当在“变形式、变论述、变语言”上寻求新突破。

形式可以变得再个性一些。有的评论员文章之所以让人感到面目冰冷,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具实名,很难使人产生亲近感。应该说,在网络时代,文章的标题、作者姓名都是非常重要的“卖点”,是“注意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评论员文章完全可以将作者从以往的幕后推向前台,既可以署名为“本报评论员某某某”,也可以在评论的结尾写上“作者为某某某”。这样做的含义是,尽管评论员文章代表的是本报编辑部的观点,但毕竟每一篇评论员文章能白纸黑字发出来,靠的还是评论员们的辛勤劳动。

由于评论员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思想境界、专业背景、性格特点、语言风格,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文章之中,故而具实名发表评论员文章,其实也是应有之义。别看一个小小的名字,它会一下子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使报纸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名字,逐步在读者中树立自己的品牌。

论述可以变得再灵活一些。具实名发表评论员文章,还有助于评论员在写文章时放得更开、写得更活。评论员文章固然要反映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原封不动、照抄照搬领导的讲话、会议的文件,如果是那样的话,直接发表讲话、文件岂不是更权威准确、效果更好?显然,写评论员文章没有那么简单,只有按照评论写作规律去操作,才能让人看得进去。我们常讲写新闻由头很重要,其实评论也有由头,评论的由头也很重要,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提醒评论员,要善于运用“华尔街体”,从具体事例、故事入手,力争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

如2009年11月9日《河南日报》发表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一项意义深远的创造性实践》是这样开头的:“支部提议好,体现党领导;两委商议到,决策科学了;党员审议清,完善要补充;代表决议行,公正又透明……这个来自基层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形象地描述了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创造性实践――‘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寥寥数语,既形象活泼,又简明扼要地交代了评论的缘由,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改进评论员文章的论述方式,要关注开头,也要重视文章论述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评论员文章论述的基本格式,这一基本格式不易变,但在具体论述时,却可以借鉴时政类报道常用的处理手法,在热点、难点、兴奋点上多用笔墨,少说乃至不说程序性的话、套话和无关痛痒的话。

2010年8月4日《河南日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安全!安全!还是安全!》,文章没有渲染细枝末节,而是牢牢扣住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大做文章:

“现在,一起恶通肇事案件致人死亡,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有的安全生产事故动辄几十人遇难,又岂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铁命令’决不能‘软执行’,对那些违法组织开采、造成事故的矿主,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从严追究法律责任,打掉某些黑心矿主的侥幸心理,压住其违法违规生产的邪气。对政府公职人员、官煤勾结、搞权钱交易的行为,对安全生产失职渎职、监管不力的行为,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罚的处罚,该停职、撤职的停职、撤职,该法办的法办,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迁就。”

这样的论述,笔锋犀利,逻辑性强,极力突出了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震撼力强,冲击力大。

语言可以变得再鲜活一些。优秀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绝不只是传声筒、录音机,绝不是对领导讲话的简单堆砌或者摘抄,而是一篇吃透精神、有自己风格的新作品。

现在有一种态度,认为评论员文章不好写活,因为“鲜活”了就可能失之准确。其实,“活”与“准”不是非此即彼、不可兼容,而是可以达到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府的工作思路当然要准确严谨,但一篇评论员文章,不可能通篇都是硬性的内容,而那些需要评论员分析、阐述、举例说明的地方,完全能写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让评论员文章的语言活起来,写作时的视角很重要。评论员文章由于代表本报编辑部的观点看法,并且常常含有提工作要求的内容,所以不少评论员在写作时,会下意识地抹去自己的语言个性,板起面孔、端起“架子”,向下“俯视”写评论。如此一来,“要……”、“应该……”、“必须……”就顺其自然成了固有的格式。

我们不妨倒过来思考问题:假如将评论员文章的视角放得再平一些、再低一些,真正做到推心置腹、语重心长,恐怕文章会变得更好看,读者也会更容易接受。

当然,让评论语言鲜活起来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巧妙使用寓意深刻的哲理性语言等,都能达到软化语言、美化文章的功效。

(作者为河南日报评论工作室评论员)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