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辈子的茶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辈子的茶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拘谨而又不善言谈,这是张秀英给人的最初印象,她的茶厂位于永德县永丰路上,名字也叫永丰茶厂。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她就会到自己的茶叶店里守着。

没人的时候就自己泡点茶喝,遇到有顾客进店,张秀英也不像别的老板那样急着推销最好最贵的茶叶,而是让顾客随意看,看累了就给他们泡上一杯自家茶叶基地里种植加工的“梅子箐”茶,一般顾客喝完后都会对这种知名度不是那么高的茶叶赞不绝口。

张秀英泡茶的样子看上去不像专业的茶艺师那么讲究,但是显得非常认真专注,水温多少合适、哪一种茶叶该泡多久她的心里都清楚得很。

张秀英说自己书读得不多,说不出什么人生大道理,但是却一辈子都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人生就如同开水灌入茶壶后浮沉跳跃的茶叶,充满了跌宕起伏。轻尝一口,却别有一番先苦后甜的滋味。

永德县是一个盛产茶叶的地方,因此张秀英从小就接触了很多茶叶方面的知识,人生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当地最大的茶厂当会计。

张秀英原以为自己会在这家茶厂里一直干到退休,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1996年,茶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张秀英也因此下岗了。突然地失去经济收入,让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人生阶段的张秀英一下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维持生计,她只得和其他女工到茶厂帮忙搬运茶叶,但是收入也被压榨得很低:6个女工装了7农用车的茶叶,最终只拿能到3.2元工钱。

随后,张秀英又开始搞茶叶小买卖,以“上街买来下街卖”的方式从中赚取一点微薄的利润,凭着长期对茶叶的了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她慢慢积累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这样的长期流动倒卖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几年以后,永德县经贸委开始拍卖张秀英之前所在茶厂的厂房,为了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张秀英决定把厂房买下来。随后,张秀英卖了自家的房子,又找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凑够了拍卖的款项。至此,她总算有了自己的创业阵地。

“那个年代一个女人出来创业不仅要顶着别人冷嘲热讽的压力,而且几万元的欠款和创业初期的各种费用时时让她倍感压力。”

随后几年,随着临沧等地的普洱茶行情越来越好,张秀英的茶厂规模也逐渐发展壮大。

做茶就如同做人,张秀英深知好的茶叶必须从茶叶种植环节就开始抓起,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这样既能保证原材料供应,而且品质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随后,她又在三个产茶的行政村建立了茶叶合作社,每年定点收购当地村民种植出来的茶叶,再运回茶厂里面进行后续环节的深加工。

为了保障茶叶加工环节的规范,张秀英的丈夫也亲自上阵指导,他以前是一家大型茶厂的副厂长,拥有丰富的茶叶加工经验和技术。

目前,张秀英的茶厂茶叶基地面积达500亩以上,此外,还有与合作社合作的茶叶基地有1500亩,带动了当地上百人劳动人口就业增收,种植面积最多的农户每年仅茶叶款就达90余万元。

为了将茶厂规模进一步扩大,张秀英于2016年向永德县工商联贷了200万的贴息贷款用来购置厂房和O备。目前,她的新茶厂占地12亩,有固定职工25人。因为本身就是下岗职工,张秀英深知职工挣钱养家的不容易,每个月都早早的把工资发给他们,从来不会拖欠他们一分钱的工资。

由于所产茶叶品质优良,张秀英的茶厂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年早早的就接到广州等地商家的订单。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和提高知名度,张秀英又让自己的儿子专门开了一家网店来宣传和推广自家的茶叶,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步销售。

前段时间,不满足于现状的张秀英又专门去学了驾照,她觉得自己虽然50多岁了,但是该具备的技能还是要有的,有了驾照以后自己行动起来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