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出版人创造的奇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出版人创造的奇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3月,一家中国背景的出版社在英国伦敦悄然注册。这家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全资海外子公司——中青(英国)国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CYP International Ltd.,以下简称为中青国际),从商业意义上讲,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投资成立的以中国文化艺术出版为主的出版公司。中青国际在同年4月伦敦书展的首次亮相,即吸引了国内外同业者和媒体的关注。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文化和出版“走出去”的方针,积极调研论证,加上中青社从新世纪伊始就在版权贸易中表现不俗,对国际出版市场建立了认知,所以当年决意通过在海外直接建立子公司进行本土化经营的方式,让团队和资金“走出去”,成立中青国际,真正了解西方市场,整合国际资源。

六年来,中青国际成绩不凡。2007年8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青国际推出了它的第一本英文本图书《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Practice》(《产品创意设计》),此书第一版在博览会期间便以包销的形式售罄,似乎为此后的六年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几年间,中青国际坚持“中国文化,国际表达;中国图书,国际包装”的出版理念和“高端精品”战略,在古典文化与艺术、当代艺术、摄影画册、创意设计等门类形成成熟的出版线,相继出版了百余种高档精品图书,销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60%的产品以英、法、意、俄、中等多种语言版本与国际著名发行商合作,实现全球同步发行,其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获得了分销商和读者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艺术出版品牌,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在国际的传播。

同时,其国际商业化运作也让国际出版界不断关注。虽然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恶劣发展环境,但中青国际在公司创立第二年即实现盈利,此后每年投资回报率均超15%,被英国出版界称为“中国出版人创造奇迹”。因为在出版业务和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中青国际在100多家企业中胜出,入围英国政府颁发的“2012英国商业大奖”(The British Business Awards 2012)的“年度中国投资人奖”。

书香:为什么会选择在伦敦,而不是其他国外城市?

郭光:伦敦是全球文化创意和出版传媒中心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软硬件优势(如语言优势、人才优势、出版资源优势、发行网络优势)以及非常国际化的平台。另外英国政府也非常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吸引外资在英建立文化传媒类企业有着一整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系统。因此,选择在伦敦注册公司是我们周密调研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书香:在国外投资、开设专业出版社,此前国内很少有出版社去做。中青国际作为国内第一家在欧洲投资的出版社,应该很少有经验可以借鉴,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

郭光:的确,在国外投资开设专业出版社几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面对激烈的国际出版市场竞争,我们在公司成立初期的确遇到了不少困难。

目前,西方出版仍然占据着世界出版的主流。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出版在偌大的市场中正渐渐获得关注,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市场对中国题材相关的出版物接受度并不高,在不少由西方出版机构出版的中国题材图书中往往存在着偏见和误导。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我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就选择了以中国文化艺术为主体、以视觉传播为介质的出版方向。一则以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艺术财富去打动西方读者,一则以没有国界的“视觉化”语言去感染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譬如大型视觉艺术画册《中国》、《》,还有大型古典艺术画册《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都是突破文化藩篱、令全世界读者都为图书内容叹为观止的案例。

其次,东西方读者阅读习惯的巨大差异,对我们选题的策划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过去,有的出版社拿着中文书(非文学类)直接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市场针对性不强,往往很难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我们认识到,除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之外,即使在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层次与阅读习惯也不尽相同。唯有真正地融入市场,才能策划出受欢迎的选题。我们在出版过程中会注重与我们的外籍专家顾问、包销伙伴、分销商充分沟通,了解本土需求,解决了很多问题。

对于所有“走出去”出版社都最为头疼的文字翻译问题,我们也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不仅请来母语为外语的翻译家、学者来进行重要项目的翻译,还邀请由著名汉学家、出版家组成的审校团队进行审校与润色,使得很多项目的翻译和审校费用都远远高于作者的稿费。

再者,中青国际创立初期,投入有限,要参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最大程度地规避经营风险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不做大而全,只做小而美”,在选题中实行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推出有影响力、有分量的精品图书,这对我们成立初期的品牌建立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为了降低运作成本,有效规避风险,中青国际把策划、翻译、营销、审校等对国际化要求较高的环节放在伦敦进行,而把素材搜集、编辑制作和印刷放在中国本土实施,并特别利用中青总社原有出版资源成立了中青国际北京编辑制作中心(中青雄狮数码传媒)作为后援,提供版权和产品支持。这样的举措减少了中青国际前期的巨大投入和商业风险,使其国际出版业务能更加迅速地展开。

书香:伦敦分社的创立和发展,对中青总社是否也有促进作用?

郭光:国际化一直是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战略之一,中青国际的海外事业开展也是一个具有六十多年光荣传统的老牌出版社进行文化推广的积极探索。中青国际的创立和成长,对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提升品牌,扩大国际化视野也有很大贡献。

同时,借助深入国际的英国平台,中青国际也为总社收集国际出版信息、寻找出版资源作用良多,几年来,先后为总社引进了一百多个优秀的海外艺术图书安全,为保持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艺术出版品牌的领先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书香:中青国际目前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哪些内容和方式?

郭光:目前,中青国际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形式以合印包销为主,通过国际书展和日常营销,建立起了样张征订—合同确认—投资印刷的作业流程,分工专业,资金回收快,风险被大大降低。我们的《中国园林艺术》和《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都是在策划编辑阶段就通过样张来进行市场测试,广泛寻找有意向合作的出版社,在付印之前就已经分别签订了多个语言版本的合印包销合同。这两本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上市,前者与美国兰登书屋、法国西特戴拉、意大利扬卡图书和俄罗斯的罗德尼克等社共同合作出版了6种语言版本;而后者则与美国的艾比威力、法国的西特戴拉、意大利的蒙达多里等社合作出版了5种语言版本。

文化艺术和创意设计类图书都适用于这种合作模式,但前者出版周期更长,每次参与的合作伙伴更多;后者产品更新周期更快,但是如法国的艾赫勒出版社已经几乎成为我们的固定合作伙伴,每次都会参与合印。

除了以上提到的合印包销之外,我们也会和一些不具备合印条件的地区的分销商合作,直接进行现货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国际著名的兰登书屋营销公司(Random House Publisher Service)与中青国际进行了接触,他们认为中青国际的选题方向和产品质量都已达到了国际水准,双方正在讨论由RHPS未来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地区对中青国际的产品进行分销。

书香:这几年中青国际是否有一些发展方向上的转变?

郭光:中青国际在英国成立6年半,仍然属于蹒跚学步的探索阶段,在继续用心做好出版的同时,我们作为中外尤其是中英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定位也日益突出。2012年,我们承办了“中英出版传媒产业论坛”,这是中英两国政府首次就推动出版传媒产业深度合作及双边投资举办的高层论坛,也是2012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最高端的主题论坛。此外,2009年,我们还与法兰克福书展合作在法兰克福中心图书馆举行了“世界遗产在中国”摄影展,2012年与中国驻英大使馆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作举办了“中国式风景”中国当代摄影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未来我们还会在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这个可能算是我们的一点特色吧。

此外,我们还与国外合作出版社一道,对一些大型艺术画册(如《中国》)的电子出版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书香:中青国际在“走出去”方面已取得很不错的成绩,是否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郭光:第一,在近五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出版工作流程的不同,国际出版与国内出版在选题、编辑、营销等各个环节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特性。而唯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了解和融入西方出版文化环境,积极进行调整,才能取得突破甚至成功,才能赢得国际市场认可与尊重,才有实际推广效益并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我们主打中国文化艺术元素出版。中青国际选择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当代自然风光和当代建设作为发展初期的重点选题领域,并采用视觉艺术形式展示给外国读者。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视觉艺术较之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是“无国界”的表达方式。它让外国读者在接触中国艺术和风光之初,能够无障碍地去感知其中的魅力。

第三,坚持市场高端出版理念,推行“精品战略”,形成独特的出版理念和出版特色。中青国际一贯坚持施行精品战略,在初创阶段,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以产品数量取胜,而是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精品图书项目,例如成立初期出版的《中国》、《》等大型摄影艺术画册,被国际出版界评价为最具震撼力的反映中华文化艺术的出版物,成为同类书籍中无可比拟的经典力作,多次再版重印。再如近年出版的《中国园林艺术》、《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均达成了中、英、法、美、意、俄等多种语言版本的全球合印包销,成为中国出版走向国际的成功案例和标志性产品。

第四,注重整合国内外出版资源,优势互补,降低了运作成本和风险。作为中国出版社,起步阶段还是要用好我们的资源,利用海外的平台和国际化营销方法进行营销,中青国际把策划、翻译、营销、审校等对国际化要求较高的环节放在伦敦进行,而把素材搜集、编辑制作和印刷放在中国本土,借助中青总社和外包公司资源和力量实施, 从而大大降低运作成本和商业风险。

第五,借助伦敦传媒中心平台优势,全面提升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积极与国际名社、大社联动,实现合作双赢。我们采用直接注册公司这种彻底“走出去”的方式使中青国际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英国这个国际出版平台在语言环境、专业人才、出版资源、发行网络等各方面的优势。唯有深入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研究表达形式,才能做出真正贴近市场、定位明确的产品。在境外的本土化操作,全面提升了中青国际的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更使产品贴近了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市场需求,以一种西方读者乐于接受的模式自然而然地推广了中国文化。

同时,中青国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特别注意联合优势品牌,与国际知名大社、强社就高品质、高码洋、高收益的项目进行合作,这也是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及获取更高收益的重要手段。

第六,建立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团队;培养和坚持国际出版与文化推广的坚定信念。经过国际出版竞争的磨砺,中青国际正逐渐培养起一支敢于挑战、不怕挫折、勇于奉献的专业化、国际化的编辑营销团队。这支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年轻团队,不但拥有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和十足的工作责任心,并且怀揣着推广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感。参与国际出版与文化推广面临的挑战很大,风险很大,唯有付出更多才可能取得成绩,这种坚定的信念也是所有进行国际出版的华人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