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始这一年的从容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难得空闲的周末,带上妻子到郊外度假,放松心情;在加班的空隙,到网上订购一些可爱的食物,给自己加一点营养;周末带孩子去郊外看日出,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地平线”……学会从容,让心灵放松。新的一年,为自己营造高质量的生活。
从容生活的必要
近年来,侯耀文、高秀敏、陈逸飞等一批才华横溢的中青年英才因心源性猝死英年早逝;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有135位教授死亡,平均年龄只有53.3岁。这一切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他们的死与生活状态有无关系?过度劳累的生活状态又是如何导致他们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2007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项研究和调查,以翔实的数据证实了应激状态可以大大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压力与过度劳累导致许多旷世才子英年早逝的推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牧蔚在主任医师高传玉的指导下,历时两年时间对此进行了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证实慢性应激可以导致人体动脉粥样硬化,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机会。急性应激尤其是心理应激可使人体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含量剧增,促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使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这一研究结果,为这类事件的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牧蔚在研究中,通过动物实验和调查100名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5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说明社会心理应激使人体内炎症因子表达升高的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也发生了炎症反应,致使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斑块不稳定或是破溃,从而堵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冠脉综合症。由此可见,心理应激可能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使人猝死的原因之一,高应激状态可能与将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有关。
专家告诫那些持久紧张、高负荷工作和快生活节奏者,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序,在紧张的工作中要学会放松自己;而易恼火、激动、发怒的人,以及抑郁、消沉者,要调整好心态,以快乐心情对待生活,尽可能避免因应激导致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因此,培养一种从容生活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锦囊:全方位从容
从容餐饮:
“从容餐饮,不仅是给我们的味蕾寻找美味,更是为了保留我们的人性。”著名的“慢餐国际组织”在十几年间不断这样四处呼吁。1989年,意大利记者、餐饮评论家佩特里尼被几十名学生坐在“西班牙广场”上大嚼汉堡包的场景震惊。为了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佩特里尼发起了“国际慢餐协会”,提倡回归对食物及用餐环境的高素质要求。SLOWFOOD的标志:那个O字,设计成蜗牛的模样―――慢慢吃吧,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如此拼命。
从容读书:
“一目十行”是对阅读高手的赞美,但是,很多美国“慢一族”开始放慢阅读速度,他们认为,“细嚼慢咽”的读书可以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给予细节更多的关注。这样做不仅阅读效果好,也能够带来更多心灵上的愉悦。随着“慢”的追随者越来越多,欧美社会逐渐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慢”的理念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时间研究员、时间经理、抗紧张培训班等闻所未闻的名词不断出现。在美国,甚至出现了一个“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
从容旅行:
缓慢旅行强调不是去哪里,而是在哪里。除了从历史遗迹入门,了解历史宗教对当地人的影响,更可以到街巷里的百年老店去品味当地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意识。缓慢的城市更需要缓慢的步调。你可以不搭电车、巴士,用脚踏车或步行穿梭在大街小巷。你会发现,有缘接近人类世世代代传承的幸福,是多么幸运。
从容工作:
现代工作节奏是“从容”的大敌。在法国,3%的企管人员在家办公。42岁的IT公司人事部经理皮尔3年前决定回家办公。繁忙了近20年的他终于有时间好好地和家人相处了。他这样做不仅没有耽误工作,而且还以提出了简化人事管理的建议受到奖励,使公司最终决定30%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家办公。从容下来,你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处理一件事,而不是在不同的事之间周旋。例如,医生应该多花时间了解病人,而不是巡视查房走一圈而已,这样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从容运动:
如今,无论是在忙碌的美国还是浪漫的欧洲,一种“每天一万步”的健身方法相当流行。医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1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脏局部缺血症的发病率比很少参加运动的人低4倍。中医认为,脚掌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与两只脚息息相关。人类脚踝以下有51个穴位,其中脚底有15个穴位。日行万步,就等于不断地在按摩第二个心脏。那么,请试想一下,在离家还有三站地距离的时候,如果改乘车为走路,你觉得如何?或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耽误了宝贵的15分钟。”但换个角度想,这15分钟,你的全身集体都在运动,你又享受到了什么?(杜依)
专家提示:
有一种从容来自安全感
总能发现有这样一些人:公交车到站,全然不顾周围老弱妇孺奋力往车上挤抢占座位;十字路口,红灯亮着也要瞅准没过往车辆的空当抢先过马路。他们往往表情严肃,眉宇间带有忧虑,身体肌肉紧张,行为举止匆忙。他们抢座位身手矫健,闯红灯快速灵活,恰恰反映了内心的焦虑不安,反映了他们无法从容应对周围的一切,不得不通过去争去抢,抓住能利用的每一份资源、每一秒钟来获得控制感。
他们是一群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成年人。安全感(security)是个体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确定感和可控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这样描述安全感:“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诚然,不安全感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特征,保持适度的不安全感就是保持对威胁的敏感度和警惕性,有利于迅速采取行动―――战斗(fight)或逃跑(flight),但是过多的不安全感则是安全感缺乏。
安全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受到的及时照顾。父母或其他看护人如果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持续稳定的爱,孩子会觉得舒适与满足,由被爱感到自信,并延伸出对他人的信任、对周围世界的期待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感,这便产生了最初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从父母或其他看护人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甚至遭受鄙视、讥讽和羞辱,孩子会感到焦虑和不满足,产生不安全感,对他人和周围的世界不信任和敌视,长大后仍被自卑困扰而过度渴望得到赞赏和认可。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更容易用一种不安全的方式去解释外界环境,他们在社交中常感到被拒绝、受冷落,在亲密关系中常担心对方抛弃自己;他们不够自信也不太信任他人,是办公室里最难以放开姿态与他人分享的保守派;他们因不满足而不停地为更安全而努力,强迫性地购买许多东西储存起来……一个具有充分安全感的人,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自我接纳、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对他人抱有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他们在社交中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进而容易结交更多的朋友;他们知足常乐,心态平和,关心社会,富有同情心。
拥有安全感意味着相信自己、信任他人,相信自己有足够能力处理来自外界的风险,同时对他人和周围的世界抱着宽容信任的态度。安全感带来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一种气定神闲的风度。没有占到公交车上的座位又何妨?可以让给更需要的人。在十字路口静待一分钟又何妨?可以驻足欣赏街头风景。(郑正文)
经验共享:
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回从容
丽雅――工作时找出一点时间离开令你紧张的是非之地。午饭后,走出办公室,到走廊或户外去,换个环境,呼吸新鲜空气,用几分钟的时间整理一下思路。
闹闹――随身携带一个网球、小橡皮球或是别的什么,遇到压力过大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偷偷地挤一挤、捏一捏,把你心中的压力挤出去。
王宜――我对付压力的方法是让自己多接近令人平静的颜色,例如:绿色和蓝色。这些颜色可以用在衣服上以及家里的墙壁或摆设上。在有压力时,尽量避免用红色,因为它会让情绪更加低沉。
陆绎儿――印度瑜伽功经常运用冥想使人达到一种精神境界。所以,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彻底放松自己,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刚开始你也许无法把注意力集中于呼吸上,会随意地思想,没关系,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成效。忘记工作,让自己进入一种全新的世界中。
张尼尼――呼吸并不只有维持生命的作用,吐纳之法还可以清新头脑,理顺纷乱的思绪。所以当你因压力太大而心跳加快时,不妨试着放松身心,做几个深呼吸。
(中国移动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