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些伤害来自父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些伤害来自父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母皆祸害”,这是豆瓣网一个小组论坛的名称,在这个论坛里,涌动着大量控诉父母的声音,组员自称“小白菜”,在这里倾诉、反思父母造成的伤害。小组2008年初创立,2010年7月初发展至7000人。经过媒体传播,3个月后,小组成员已有2.7万人,还成立了副组。

家应该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该是最伟大无私的人,为何在这些人眼里,父母成了制造人世间最深伤害和怨恨的人?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并非“小白菜”,但如果仔细想想,仍可在回忆里记起一两件父母做的伤害自己的事。为人父母,真不简单,升格做了父母,并不会立刻就高明睿智起来,或许这样的伤害也在所难免。

好父母家里的“小白菜”

“他们是众人眼里的好爸妈,对孩子负责,但是孩子的心里感受又是什么呢?”25岁的杨迪讲起自己的父母很激动。“从4岁起就教我认字、背诗,出了错就是一巴掌,接着又强迫我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稍微偷一点懒就恶语相加,‘你这个败家子,我们辛辛苦苦攒点钱让你学东西,容易吗,你竟然这样应付我们’……他们打我、骂我,甚至用最难听的词形容我,我只能沉默、听话、顺从,但每次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我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恐惧,就好像濒死的感觉一样。到了青春期,暴力更升级了。谩骂、羞辱、轻蔑,否定我的一切。在这些可怕的话中,我感到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被毁灭。我经常是靠一个幻想撑过来的:我是一台机器,不怕疼,没有情感,冰冷,你输入什么,我就输出什么。”

患有抑郁症的杨迪完成了自己本科学业后,远离父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在情感上却屡次受挫。他渴望爱,却又灰心地说:“我控制不住总去残害我的女友,就像我父母对我一样,我恨他们,是他们把我变成这样的!”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在天涯论坛上写过一篇《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文章,文中提到:“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社会上也这么以为。理性很容易欺骗人,但情感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父母的三宗罪

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是我生养的,是属于我的,我有权教育并管教他”,大多数父母把孩子视作没有独立意志的附属品。他们把所有的焦点和目光只集中在――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想让他变得如何?要么完全忽视孩子的需要,要么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控制着自己的孩子,却完全忽视了孩子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这些父母通常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批评不注意就事论事,给孩子贴各种性格缺陷、人品不好的标签;不尊重孩子的能力,采用事事包办,指手画脚,千叮咛万嘱咐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尊重孩子的权利,把孩子当成为自己挣面子的工具,不跟孩子商量就替孩子拿主意、做决定;如果遇到孩子的反抗就会手段升级,威逼利诱,恩威并施,逼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

孩子长大了,会渴望自己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从这一点上,父母应该学会反思。

不信任孩子

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他们心目中,孩子就是一个永远不懂事的小孩,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事的小孩,他们得时时为孩子一切事情操心,于是,孩子哪怕都20岁了,他们还像对待一个2岁的孩子一样对待他。这种爱表面上看来是怕孩子吃亏、上当、走弯路,背后其实隐藏着某些恐慌:一是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二是接受不了孩子的想法超越自己,因为他们怕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这样的父母通常的做法是:不相信孩子的天性都是追求优越的,习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孩子;怕孩子学坏,因为自己对所不了解的社会流行时尚怀有畏惧心理;对于孩子与自己不同的想法看法不理解,不信任;不注意换位思考,以自己的想法为正理,简单粗暴地反对孩子与自己有出入的一切;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不差,更没想到孩子的学习能力比自己强。

为人父母,都想让孩子优秀,但父母不相信孩子,甚至蔑视孩子的做法,不仅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优秀,有可能还会变差。父母可能想象不到,阻止孩子变优秀的障碍竟是自己。

不注意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只因为父母身体比孩子高一些,就要用命令、批责、教训的方式跟孩子相处吗?如果有一天父母年老背驼,孩子长大了,孩子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对待父母吗?作为父母,那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不是自己不被尊重?很多父母意识不到,以“听话就奖励,不听话就打骂”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甚至有可能阻碍孩子成为一个拥有健康、自信人格的人。

父母的这些做法应该被摒弃:孩子在表达意见时,态度不尊重,倾听不认真;同一个意思不会用积极的正面的方式表达,习惯用批评指责代替陈述性质的道理讲解;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简单地用批评、惩罚代替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避免错误的具体方法;着急上火地替孩子的未来担忧,看着孩子自己没心没肺地高兴傻乐,气就不打一处来。

蹲下身子,跟孩子以朋友的方式沟通、交谈,孩子并不会因此看低你,反而会用同等的尊重来回报你。跟孩子相处其实没什么秘诀,如果有的话就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高,也别把孩子看得太低。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有离开父母、背离父母的过程,自然会有对父母的批判。当我们开始控诉父母,就意味着与父母分离的开始,我们总算可以开始表达属于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意志,并在声讨中感受到自我意识和独立。

但当我们控诉父母时,无疑会感受到一种深切的痛,即使远离父母,我们仍摆脱不了这种痛对我们、对父母的伤害。控诉父母是目的吗?当然不是,“控诉”并不能帮助我们成长,这只是个开始,准确地说,是一次内心修炼的开始。如何在“控诉”之后与父母和解,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小链接

送给父母的一首诗

关于如何做父母,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在其著作《先知》里,给出了最好的注解,父母们不妨学习一下: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庇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发射而出的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欣喜地在弓箭手中屈曲吧!因为他爱飞翔的箭,也爱静止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