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每一台戏都有一条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每一台戏都有一条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我手中拿着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版的戏剧杂志《话剧》时,心里是羡慕不已。文章内容丰富多姿、活泼而富朝气,既有轻松的对谈,亦有严谨的论述。回想香港,这类型的纯戏剧杂志刊物,似乎在坊间已找不到,可能我们曾经也有过类似的东西,但都因为太严肃、或是太小众、又或太少读者,终于都走到尽头。也许《话剧》杂志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上海戏剧活动真的异常蓬勃!但难道香港不是吗?

以量计,估计香港每周上演的戏剧演出,一定比不上上海。这个是我这几年进进出出上海时看剧的印象,加上今年五月参加了“京港沪三城青年戏剧导演作品世博展演季”,跟上海剧界朋友的聊天,更肯定这个印象的准确性。纵使比起上海,香港每周的戏剧演出数目,仍是小数,可是对于我们而言,每周有近六至七个、有时甚至八九个新戏旧戏同一周末(集中在星期五、六、日)上演,已带来极大的票房压力。若在一两年前,一周有四至五个戏上演已可成为行内人的热话题,但最近一年,情况更显严重,就以刚过了的九月、十月为例,每周平均都有六至七个戏上演,而本周十一月首个星期就有《Reasonsto be Pretty》、《美丽诱罪》、《我爱阿爱》、《威尼斯商人》、《疯狂夜宴搞》、《虎度门》、《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童牛CowBoy)>、《扭计色》、《F》、《幽灵人间》、《油脂》十二个剧演出!

大家都开始担心,市场承受得来吗?观众消化得了这么多演出吗?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真的有这个数量的观众吗?有人说这是百花齐放、多元剧场的展现,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不同类型、题材、剧种,以至新旧剧团,不同班子的演出,都有上演的机会,这本身是一件美事。但问题始终存在:剧场观众人数有限,而演出数目不断增加,最终会是怎样呢?有人说是汰弱留强的时候了。无疑,以市场的自然淘汰定律,观众越多越能在市场占一席位,观众越少也越难在市场立足。但除了市场反应,卖座优劣、观众人数多寡作为汰弱留强的指标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指标?有人说是奖项,每年香港都有由香港戏剧协会主办的“香港舞台剧奖”、以及由剧评人曲飞担任召集人的“香港小剧场奖”举行。“香港舞台剧奖”已是历史悠久,而“香港小剧场奖”则是刚办了两届。

但剧奖跟票房成绩未必挂勾,有时拿了奖赢得口碑,票房仍然无甚起色,我的《独坐婚姻介绍所》便是最佳例子。《独》剧首演于2007年,票房不佳,拿了剧奖后于2008年重演,票房更差,虽然口碑更好。直至2009年到台北参加完华文戏剧节后,才在澳门演出初尝票房佳绩,到今年四月于香港二度重演终于尝到全院满座的滋味,跟着就是五月的上海世博了。但我说的全院满座也不过是在接近500座位的剧院上演八场平均入座率九成而已。《独》剧在上海900座位的上戏剧院演出已是一个冒险的尝试,三个男人的独自如何支撑一个偌大的舞台、如何面对近千名观众,一直是我们未到上海演出前的忧虑,当然,结果证明我们的忧虑可能是过虑。但这一切都是走过了后才知道的。我的一位编剧朋友曾说,每一个戏都有一条命,这条命会自己走下去,你根本不知遭她最终会带你到什么地方。而我想,你一定要有耐性去等,等她带你去她最后要到的地方。或许今天市场仍未能容得下这个戏,但如果她真的有本身存在的价值,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你就得跟时间竞赛,并不是要追上时间,而是要有点耐性等时间追上来。

而在等的同时,也得要向前走。没有好事会从天而降,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不会发生,问题是做什么罢了。最近有朋友问随波逐流有什么不好,亦有问逆流而上有什么不好,我想不过―个选择而已,而我们的人生就只走这一回。一切要看个人的选择,就如叫陈炳钊(香港实验剧场导演)随波逐流,听起来活像个笑话。随波逐流也好,逆流而上也好,实可殊途同归。

但选择亦不是一面倒的,时而顺流时而逆流,也不等于是墙头革。顺流走一阵子,在资源许可下,不妨做些不一样、少人做的东西。近几年香港剧场有个趋势,就是只演一些角色人数较少的剧作,演员人数通常限在五名以内,无论翻译剧或原创剧皆是;此外,场景不会太多,最好一景直落少有转景,布景设计趋向简约;还有是越来越少严肃题材的演出。基本上,除了几个政府属下的大剧团外,中小型剧团都少有大型制作。

我曾经跟一班剧场朋友讨论过,如果因为要控制成本而限定剧作家创作剧本时的角色人数,又或限定剧本要把场景设置为单一场景,题材局限在特定范围内,那创作的生命力何在?我当然明白搬演原创剧的难处及风险,搞不好随时要赔本,我自己就尝过苦头。曾想过随大势所趋,只搬演角色少、不转景的轻松小品,那么观众易接受,在市场上又好卖点,而事实上我真的这样做过。但我一直放不下的是,如果整个市场的演出都局限在以上的考虑和限制之中,那么是否写下十来个角色以及非单一场景的剧本便无法上演?题材严肃没有轻快笑料的也不能上演?如此这样继续下去,结果只会是整个市场一面倒地倾斜,就算戏剧制作的数量不断增加,也不等于便能建立一个多元的百花齐放的剧场生态。就在这“一念”之间,在康文署资助下,最近我就豁出去搬演了动用二十三名演员、场景多变、题材严肃的《防疫》,不再作市场考虑。因为我觉得这是必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