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聋校初中数学“课堂沟通”效能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聋校初中数学“课堂沟通”效能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由于初中聋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性,使他们的抽象数学思维能力普遍较低下,思维灵活性差,创新能力弱,教师在课堂上与聋生之间沟通存在很大障碍,导致聋生对初中数学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从“教师是聋生学习沟通交流的倾听者”和“允许聋生说‘不’”等方面阐述了提升师生间的课堂新沟通效能;又从“开展课堂辩论”“训练说数学”“创设写数学的机会”等方面阐述了生生间课堂新沟通效能。对于进一步认识和发掘聋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聋校初中数学教育水平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聋校;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沟通

新课程下所倡导的“课堂沟通”――师生、生生之间信息沟通交流和活动交往,促进知识的互补互联、学习的互助互动和情感的交流。由于初中聋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性,使他们抽象数学思维能力普遍较低下,思维灵活性差,创新能力弱,教师在课堂上与聋生之间沟通存在很大障碍,导致聋生对初中数学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存在很大的困难。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构建一种提升聋校数学“课堂沟通”的新模式,这是聋校数学教师应用数学新教材、领会理解新课标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在多年的聋校初中数学课堂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师生间的新沟通、生生间的新沟通”课堂沟通新模式。

一、师生间的新沟通

1.教师是聋生学习沟通交流的倾听者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聋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聋校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聋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聋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聋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聋生的心声,是尊重聋生的表现。教师与聋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手语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平面图形”时,我让聋生分组用刚学的多边形、圆等平面图形设计一副优美的班旗图案,并要求聋生交流设计含义。在聋生设计过程,我观察各组设计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设计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设计时的所思所想――有的聋生用“平行四边形、圆形、五角星设计一只鸽子”象征希望世界和平、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思想;有的聋生用十几颗的五角星围成一个心形,象征全班同学心向一处。同学们精彩的创意使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聋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聋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在沟通中获得无比的快乐。

2.允许聋生说“不”

在传统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聋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聋生说“不”。聋生在“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学习情境中,因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而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本质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聋校教师必须珍视聋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聋生的声音,还给聋生说“不”的权利,以理解、欣赏的态度面对聋生说“不”,从而促进聋生个性的发挥与主体性格的形成。例如,在解答“平方得25的有理数有几个”时,多数学生的答案是“一个”,这时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说:“我反对!”于是我就以欣赏的态度“倾听”他是怎么想的,充分地让这位聋生表达他的思维,并表扬他大胆、独立、爱动脑的学习态度,还要求全班学生向他学习,借此让聋生们觉得自己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

二、生生间的新沟通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聋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能提高其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聋校数学课堂“生生沟通”的“新”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展课堂辩论

新课程下的新课堂就要尝试开展课堂辩论,这是课堂新沟通中训练聋生思维的最好媒介,在互相辩论、陈述、沟通中让聋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独立思考的兴趣。课堂辩论常由教师给出一个议题,聋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发表见解、互相讨论、互相沟通。课堂辩论为生生间的多向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辩论时聋生独立活动的自由度增大,可以应用数学语言进行提问、收集资料、统计数据等多种活动,并与同学的思考进行交流比较,也进一步增加了聋生探知的激情。如,我在教学《科学记数法》时,提出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怎么表示呢?列举几题,然后提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9100时10的指数n如何确定呢?有学生说:“是整数位数减1。”有的学生说:“是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有的学生说:“把它化成6.91×10000的形式,再写成科学记数法。”聋生通过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形成几种观点,教师抓住机会,煽风点火,让学生展开辩论,陈述自己的理由,气氛非常热烈,这样聋生对科学记数法就更深刻理解,最后教师综合各自的看法给予肯定与总结。

2.训练“说数学”

“说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的抽象知识叙述成生活故事、生活实例、生活小品。这是构建聋校数学“课堂沟通”新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提高聋生“听说”数学的技能与应用数学的沟通交流能力的一种训练。例如,教学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代数式”时,要求聋生间互相“说一说”――“根据生活经验,对代数式2(a+b)的解释”,并编制一个故事,以说明这个代数式的含义。聋生们相互“说”出了这些故事:(1)今年黄芳a岁,爸爸b岁,爷爷的岁数是黄芳和爸爸和的两倍,爷爷今年2(a+b)岁。(2)刘杰画一个长方形,长a厘米,宽b厘米,刘杰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a+b)厘米。显然,这一问题并不具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而就是一个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并具有联系实际的优点。因此,“说数学”的练习对聋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个很好的训练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

3.创设“写数学”的机会

“写数学”就是要聋生尝试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实验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可以培养聋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提高聋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每单元复习小结时,让生生间交流后尝试写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将知识结成网。或设立小课题,进行数学实验课,并让聋生互相沟通、交流、合作,写出实验报告。又如,教学华师大版初二数学(下)“机会大小的比较”时,聋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白球(有编号),搅匀后从中摸一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在实验中,学生边操作边记录,一起交流合作,设计出实验表格,画出体现实验过程的树状图,最后讨论、写出实验结论:(1)一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出现的机会是相等。(2)“摸出两红”的机会最小,“摸出一红一白”和“摸出两白”的机会相等。这样的数学实验课为聋生创设了“写数学”的好机会,也进一步提高了聋生间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师生间的新沟通、生生间的新沟通”,课堂沟通新模式的构建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聋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聋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堂沟通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任勇.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马忠林.数学方法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06.

作者简介:方小英,女,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前埔柯厝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省、市级课题研究,多次参加全国特殊教育论文大赛获奖,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