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冰棍儿的甜蜜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冰棍儿的甜蜜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麦熟时节,炙热的西南风又刮起来了,太阳焦躁地炙烤着大地。一群放学的孩子,叽叽喳喳围在超市冷柜前,挑拣着自己喜欢的冷食。冷食花色品种繁多,价格贵的高达十几元,孩子们各自选了中意的,付款后欢笑着走远。看着眼前的一幕,我有点“眼热”他们的“豪举”,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吃冰棍儿的情景。

吃冰棍儿曾是最盼望的事儿。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孩子难得有零食,每到炎炎酷夏,最奢侈的就是吃一支清凉爽口的冰棍儿。“冰棍儿,败火!三分五分的!”每当村里回响着这样的叫卖声,孩子们就会放弃玩着的游戏,注入了兴奋剂般奔跑着过来,紧紧围拢在冰棍儿箱子周围。有的举着皱皱巴巴的一毛钱,有的拿出攥得汗津津的钢G儿,抢着把胳膊伸到前面。卖冰棍儿的人边收钱边记数,再揭开一层层的棉被子,立马就有丝丝缕缕的凉气儿冒出来,然后才在孩子们探头探脑急切地盼望中,按交钱的多少发放到人。买到冰棍儿的孩子小心地用舌尖舔舐着,发出夸张的丝丝哈哈声,自豪惬意地享受那份清凉和甜蜜,没有钱或者来晚了买不到的人,只有干看着眼馋的份儿,有的眼含泪花失望地流连,遇到相好不错的小伙伴,也会把冰棍儿递过来,嘱咐着“小点儿口咬”,矜持的小姑娘就小心地咬一点,顽皮的坏小子则会大大地咬一块儿,坏笑着逃走了。

走乡串户卖冰棍儿的家什很简单。卖冰棍儿的推着一辆破旧的加重自行车,走乡串户地吆喝。木头箱子外层刷着明亮的白色油漆,冲外一面的中间印有“冰棍”两个红红的醒目大字,内壁是一层薄薄的泡沫板儿,再用几层白纱布缝制的棉被子苫上,然后把周围摁结实了,卖冰棍儿的家什就齐备了。卖冰棍儿的人驮箱子的方式不同,有的在箱子上做两个钩子,钩子挂在外侧的后车架上;有的把箱子绑在后车架的上面,骑在车上像靠着椅子,即使道远也不会觉得很累。尽管家什简单,在孩子们期待的注视中,“冰棍”这两个猩红的大字都永远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卖冰棍儿的买卖人有两种。七八十年代走乡串户卖冰棍儿的人,多数是年轻俊俏的婶子,她们头戴各色大头巾,捂着白色的厚口罩,到了村里才摘下挂在耳朵上的带子,任口罩耷拉在下巴底下。她们的叫卖声清脆好听,穿透力极强,余音缭绕盘桓,半个村子都能听到;还有少数是身体硬朗的爷爷,大都带着破旧的草帽儿,穿着半袖的白汗衫,油渍得几乎看不出底色,他们的叫卖声平和随意,就像呼喊贪玩的孩子回家一样亲切。如果是两家买卖赶到一块儿的时候,还是爷爷的冰棍儿卖的快,爷爷们都好说话儿,打价五分钱也能买两支冰棍,有时赶上冰棍儿融化的很小了,还能遇到白送的好事呢。

冰棍儿也能小量批发着买。那时候只有黄骅县城的“服务公司”做冰棍儿,若是遇到妈妈们“恩典”,伙伴们来黄骅赶集也能自己批发,这样,同样的钱就能多买几支。服务公司的地址是现在的“耀华商厦”的所在地。服务公司有两个“窗口”,翘着脚儿趴到窗口上,有嗖嗖的冷气冒出来,也能看见里面走动的人,他们在大热天都穿着长袖的衣裤。有一个开票的大姐姐,皮肤又白又嫩,记得当年小兰就说过,她长大了就来服务公司上班,又凉快又晒不黑,听说还免费发给冰棍儿吃。

我第一次来服务公司买冰棍儿的事还记忆犹新。那时还没有走乡串户卖冰棍儿的,我们几个孩子结伴来县城,因为都没有远道带冰棍儿回家的经验,就事先打听了携带方法。我和小兰各自带了两条厚毛巾和一块塑料布,把冰棍儿裹在毛巾里,又用塑料布裹严实;小红带的是一个绿色的矮粗敦实的保温桶,她天津的二姑捎回来的,她把冰棍儿装在里面,拧紧了盖子,搂在怀里。买好了冰棍儿,我们三个就连跑带颠地往家里赶,累得气喘吁吁。我们东胡庄子离县城十里地,到了方庄子东边大砖窑的桥头,村子已经遥遥在望,三个人坐下来休息。各自小心地打开自己的“家什”看看,冒着凉气的冰棍儿舒服地躺在里面,几个人高兴得就像捧回来个宝贝。那时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小红的保温桶怎么还能保冷呢?她保存的冰棍儿显然比我们的要完整许多。

孩子们吃冰棍儿的“贪心”不是都能满足的。有时,手里攥着好不容易从大人那里要来的钱,拔着脖子支楞着耳朵望眼欲穿,左右就是等不来卖冰棍儿的,毒毒的日头下,热汗从脸上一串串往下流;有时,不得不千方百计软磨硬泡地和大人要钱,我家房西的小石头,就用过打滚儿张跟头装着哭咽气的损招儿,也没有骗来五大娘的零用钱;吴老师家住东头儿长长的胡同里,有一次他的宝贝儿子午睡中听到叫卖声,生怕卖冰棍儿的人走了,端着攒着钢G儿的搪瓷小碗儿,边喊着“买冰棍儿呀!买冰棍儿呀!”,光着屁股慌慌张张就往外跑,刚跑到了巷子口儿,扑通跌倒在地,碗里的钢G儿飞散到暴土里,他爬起来看着远去的“冰棍儿”,无奈地哇哇大哭无法阻止,光腚猴身上被泪水冲洗的一道一道的。

有两个“特殊事件”可以“大饱口福”。一个是麦收轧场,亲朋好友左邻右居都来帮忙,这个时候哪怕是再节俭的人家,大人也会慷慨大方地掏钱买很多冰棍儿,用这点甜蜜的凉爽,向帮忙的人表示感谢的心意,当然,这个时候的小孩子们最快活,吃着自己的那一份儿,还贪婪地觊觎着别人手里的,往往都能得到一支或者几支的“意外”收获,这时,不用像往常那样一点儿一点儿慢慢地用舌尖舔着吃,而是大块嘎嘣嘎嘣地嚼着,生怕少吃了或者化成了水。另一个就是夏天有丧事的人家,按乡里风俗,姑奶奶们要掏钱请客,这个时候卖冰棍儿的人都往这里凑,高声吆喝着,主家往往都“包圆”买下来,这可乐坏了孩子们,嘴里吃着,手里占下,哪怕吃得闹了肚子,也不肯错过了这个解馋的好机会。

现在的生活好了,各种冷食琳琅满目,家家都有冰箱储存,孩子们不会再为吃冰棍儿挖空心思,当然,他们也不能体会到我们童年时那份热切的心情和甜蜜的乐趣。当又一个夏天来临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满是围绕冰棍儿发生的趣事。“冰棍儿,败火!三分五分的!”那熟悉的声音也愈加清晰地回荡在我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