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我国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若干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我国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若干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重大环境问题时有发生,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发挥审计在企业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重点关注环保资金筹集与支出、资源环保政策落实、污染物治理、资源利用及环保投资项目与建设项目情况。

【关键词】 资源环境审计 环境保护 两型社会

国家审计署2008年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同时,将对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采取具体措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在2009年,国家审计署又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里作的意见》,对资源环境审计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与传统审计不同,资源环境审计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受托环保责任为理论前提,突出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的审查验证,是结合资源环境状况信息披露和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鉴证的特殊目的审计。对传统审计进行“绿化”,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纳入审计范围的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界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由此可见,资源环境审计将成为审计的热点,这也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功能。

一、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1、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说明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必须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只顾经济发展而无视环境保护,或者只重视环境保护而不努力发展经济,都是偏颇的,不值得被肯定的。我们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希望能统筹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平衡。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初衷是希望对环境状况的信息披露和资源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一个真实合理的反映,这有助于我们将从快速经济增长转变为高质量、更可持续性的发展。

2、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改善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

环境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两类问题兼而有之。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废水废渣不经处理就排向环境;有的城市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堵车排放的汽车尾气加重了空气污染;还有在我国有些农村城镇化道路上,盲目占用耕地、林地及草地,都使得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就是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而进行的努力。

3、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但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追求的是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一旦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就是真正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贯穿到行动中,通过对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项目效果的审计,来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1、环保资金筹集、分配、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

开展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是最常见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除了对资源环保资金预算安排的合理性以及筹集、分配、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外,我们还应重点审计这些专项资金是否按要求发放,配套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及其每个阶段的收支情况,这对加强资金征管、规范资金管理,使这些资金物尽其用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资源环保政策、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执行国家环境法规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促进其遵守和执行,勇于揭示和反映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对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例如各单位是否根据政府环境政策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考察其是否充分制定了相关环保政策,以及执行情况是否真实可靠。针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新的环境政策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对土地、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治理的审计,特别要重点关注乱采滥伐、无序开发及侵占、围垦河湖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及非法出让、转让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指标,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使用和治理做出一个客观公告的评判,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各种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情况

关于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特别要重点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管理运营不善、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不达标、城乡土壤严重污染、规划环评不到位、工业企业“三废”(废气、废水、固废)违法排污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审查每万元GDP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及“三废”排放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等指标,及时跟踪污染的防治过程。

5、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

审计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特别要重点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较为严重的问题。资源环境审计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强调对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效果及社会影响的关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互利双赢始终是我们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出发点。

三、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

1、加强宣传,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能再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量的提高,更要重视质的飞跃,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前进。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当我们在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才能促使我们在行动中采取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审计方法。

2、制定一套完善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和操作准则

就目前而言,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发展尚不成熟,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不仅要尽快建立起一套资源环境审计的准则和相关评价标准,用以规范审计操作,还应该努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资源环境审计的结果是真正可以量化的,便于操作的。与此同时,相关主管部门还可以积极酝酿推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将资源环境审计结果予以公告,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震慑作用。

3、不断创新资源环境审计的方式与方法

我们可以在常规审计中融入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审计监督,即将资源环境的审计监督捆绑进常规审计,便于其推广和实现全面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在基本核心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合作审计、跟踪审计,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允许合理的多种环境审计方法的并存。

4、培养专业的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建立专家储备制度

任何好的政策最终还是要靠人去落实,所以完善机构设置并且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尤其是培养和配备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复合型审计人员是实施好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专家储备制度,也可以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加深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实现与专业机构、专业部门的合作联动。

(注:本文系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中衡阳市工业企业的环境审计研究(2009D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闫蕾: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战略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

[2] 吴文嘉: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审计的思考[J].改革与开发,2008(7).

[3] 李旭升: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6).

[4] 闫天池、张庆龙: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