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个性化习作教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个性化习作教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个性化习作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为思想精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以逐步形成独特且富有批评精神的思想意识,提高语文素养。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对个性化习作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营造愉悦情境是个性化习作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习作最重要的内驱力。保持兴趣则要通过愉悦习作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一方面可凭借多媒体、音响、图文资料或实物,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唤起学生生活积累,激发表达的欲望;另一方面要注重在引导、宽容、赏识中,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如指导习作《家乡的桥》,我先利用媒体展示列车疾驰的跨海大桥、人来车往的高架桥、古朴简洁的石拱桥、小河流淌的小木桥……唤起学生对各种桥的印象,学生畅谈各自所爱,有的喜欢横跨南浦溪的水南大桥,它为上班工作的大人、上学读书的孩子和进城购物办事的人们提供了方便;有的喜欢老家村口的石拱桥,因为村里的特产运出去、外面的现代器具送进来都打它上面过,它见证家乡的发展变化;有的喜欢外婆家门前的小木桥,它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孩子们思维涌动,畅所欲言,习作积极性高涨。

二、注重真实体验是个性化习作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然而,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孩子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教师应引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独特的思考,为个性化习作奠定基础。在习作《珍爱生命》的指导中,有的学生从街头补鞋的残疾青年身上感受到“珍爱生命”,有的学生从枯木重生、枯草发芽等自然现象中感受到“珍爱生命”,还有的学生从福建省浦城三中高二学生跳楼事件的审视中感受“珍爱生命”……正是对这些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观察,让他们笔下的文字真实生动,真挚感人。

三、倡导自由表达是个性化习作的关键

“我手写我心”,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1.提倡选择个性化内容。对同一习作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和层面构思,力求观点新颖、内容各异。如习作训练《春游仙楼山》,一学生立意新颖,他写道:“我们是一群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我们的兴高采烈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打搅了在习习山风中晨练的花草,影响了在枝头纵声欢唱的鸟儿、在花间翩翩起舞的蝶儿……”以此表现同学们纵情山水的快乐。

2.提倡运用个性化语言。“儿童应当拥有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认识、感受和情感的权利”。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语言的个性表达训练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对词语的活用,如“桌子在他的折磨下,丢了胳膊,少了腿,面目全非”。二是对名言俗语的引用,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喜欢春天,更喜欢春天的环城河”。三是修辞手法的巧用,如“武夷山伸出拥抱的双臂,温暖着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春风是个淘气的娃娃,把水逗笑了”。四是充满童真童趣,如“五月的雨滴,像熟透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总之,学生习作不能成人化,他们怎么想就怎么说,字里行间跳跃着的应该是童真和童趣。

3.提倡个性化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传统习作教学偏重于选材、构思、谋篇等技巧方面的指导,学生鲜活的思想情感常常禁锢在千人一面的写作形式中。个性化习作指导应顺应学生的天性,让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孩子选择最能抒发内心独特感受的形式进行表达。如,变换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文体进行表达;变换角色叙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表现相同的内容;变换结构模式,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切入点尝试运用新的布局等等。

四、促进个性张扬是个性化习作的目标

赞可夫认为,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天性的张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首要的是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再者,就是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把软弱的个性变得刚强一些,把消极的情绪变得主动一些。在“身边感动的人或事”习作训练中,一位女生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自从小院里搬来一老一少两位新邻居后,我的情绪总是不好,因为每天清晨总有“咿—啊”的音调影响我读书,每天放学后还有个兔唇女孩站在院门口傻笑着迎接我。后来,我了解到头发斑白的老奶奶是退休教师,而兔唇女孩出生才几天就被父母遗弃在医院门口。十几年来,她们东奔西走为的就是给女孩医治先天性心脏病。慢慢地,小院的人们开始关心起这一老一少两位新邻居,因为大家已经读懂小女孩痴痴笑脸上写着的是善良,含混不清的“咿—啊”声中述说的是“您好!”……小女生告诉我,写文章时她哭了,而交流这篇《小院搬来新邻居》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教室里一片唏嘘声。显然,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时,自己的情感也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个性品质无形中也得到张扬。

作者单位

福建省浦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