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藏族木结构建筑残损原因及修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藏族木结构建筑残损原因及修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香格里拉县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就其突发事件――2014年1月11日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大火为切入点,对云南藏族文化的寄存着――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残损原因分析,同时也为其后期的修缮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古建筑的修缮要尊重传统和古建筑的维修原则,定好方向坚持不改变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的原则。同时还应该灵活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弥补传统工艺材料的不足及缺点,增强其性能。

关键词:云南藏族独克宗古城建筑材料结构使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以1300多年的历史来论,是目前中国藏族藏式民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宗教色彩。因其文化及地域的独特性造就了藏族建筑的传奇。然于2014年1月11日的一场大火,独克宗古城受到了折损。“独克宗古城的仓房、金龙、北门三个社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总受灾户数335户,其中烧毁房屋242栋,因建立防火隔离带拆除43栋,拆除房屋屋顶50栋。除造成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此次火灾还造成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烧毁,具体受灾损失尚且还无法估计。”――《百度百科香格里拉大火事件》。建筑可以再建,然其文化艺术和历史痕迹却很难复原及不能复原。

一、独克宗古城建筑残损原因分析存在必要性。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海拔3300多米,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通过资料查询和实地考察,独克宗和丽江一样曾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是马帮进藏的第一站,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作为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群居性建筑,独克宗古城备受世界的青睐。独克宗古城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在古城兴建时,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们发现当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粘土可作为房屋外墙的涂料,于是古城民居外墙皆涂成白色,这点风格一直沿用至今。每到夜晚,银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独克宗”,“独克宗”藏语意为“月光之城”。

2001年,独克宗古城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1300年历史的独克宗古城不只是一座藏族文化的物质缩影,更加是一部记录藏族历史的教科书。民俗传统伴随着古建筑保存了千年。为后代保留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财富。诚如导师所讲:云南藏族地地理位置奇特,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陲横断山脉附近,自然景观神奇险峻,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同时存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民俗的影响及融合造就了独特的云南藏族文化。独克宗古城建筑的存在是对一方水土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的完美体现。

任何物质都因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会有所应变,有好的一面,同时更存在损害的一面。古建筑同样存在这样的境遇,以本文为例,独克宗古镇存在着巨大的残损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工艺、使用情况等方面,分析研究出古建筑的折损点,以便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及保护,为后代保管好这份财富。

二、云南藏族独克宗古镇建筑材料的残损分析及修缮。

云南藏族独克宗古镇建筑材料以木材和石材为主,木材独有的特性适用于建筑,同时也影响着建筑。木材的多孔性、调湿性、触觉性、视觉性、可塑性、柔韧性等在建筑中起到好的作用,然木材的吸湿性、胀缩性、脆性、老化性、表面钝化性、易燃性则成为其建筑残存的元凶。

1木材吸湿特性

木材的缺点之一是吸湿,这一特性直接影响木制品的质量。当空气的湿度大于木材时,木材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称为吸湿;相反,如果木材的湿度大于其周围空气时(即木材比空气湿),木材中的水分就蒸发到大气中去,称为我们所说的干燥。木材干燥就是利用木材的吸湿特性。木材的吸湿性会导致木材随着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变化出现变形、翘曲和开裂等缺陷,使木材材质降等甚至成为废材。云南香格里拉用材树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槭树、红桦、白桦等,这类木材大多数易干燥,性能稳定,适合于云南。

2木材胀缩特性

湿材因干燥而缩减其尺寸或体积,谓之干缩;干材因吸湿而增大其尺寸或体积,谓之湿胀。干缩和湿胀是木材固有的性质,木材的胀缩性会导致木制品尺寸不稳定,引起变形、翘曲和开裂。木材的这种缺点,可以通过人工干燥及其他方法来减轻和克服。利用电磁波可以被自由旋转的水分子吸收的原理,微波干燥木材能有效地使含水率较高的木材干燥。

3木材脆特性

通常年轮宽度非常大的针叶树材,晚材率小的轻质材,年轮宽度极窄的阔叶树环孔材以及应压木等,往往就是脆性材,例如云杉。脆性木材不宜用于桥梁、屋梁、运动器械。云南香格里拉脆性材偏多,在进行脆性材的运用时要注意。

4木材耐腐蚀性

木材的老化性表现在木材的耐腐蚀性能,而木材所在的自然环境光照、雨水、风力等自然能力会对木材表面及性能进行损坏。云南香格里拉地势高达三千米以上,紫外线强,温带气候,空气湿度高。防止木材老化可以在涂料中加入紫外吸收剂和防氧化剂进行处理。

6木材易燃特性

木材容易燃烧,凡是以木板为基质的木制品、木构件和木建筑物,都要注意防止火灾的问题。云南藏族室内是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就要尤为注意木材的防火处理。

方法一:与不燃物质混用,使可燃性成分的比例降低,或用覆面材料隔断火焰与热和氧的接触。例如,云南藏区的月光石,这也是木材与石材的巧妙结合,不至于一家起火其他家遭殃的情况发生。

方法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对木材表面注射药剂进行防火处理。

相对于木材的性能,石材的稳定性就好一些。石材的硬度高,耐腐蚀的性能也强,但其韧性却远没有木材好。所以云南藏族建筑以木材和石材相互配合,使建筑的性能更高,更强。

三、云南藏族独克宗古镇建筑结构的残损分析及修缮。

独克宗古城的仓房、金龙、北门三个社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总受灾户数335户,其中烧毁房屋242栋,因建立防火隔离带拆除43栋,拆除房屋屋顶50栋。除造成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此次火灾还造成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烧毁,具体受灾损失尚且还无法估计。”――《百度百科香格里拉大火事件》。

文中描述的大火说明了独克宗古镇在建筑结构上存在巨大的问题。云南藏族的建筑经过历史的巡礼,因其地理环境存在森林,防火一直是其建筑的特色。建筑以内不见土,外不见木而形成的独特建筑结构就是为了能够防火。木材框架外边包裹着厚厚的砂石层能够很好的阻挡外部火源。屋顶是以木质结构,但其与下面的梁柱结构是以镶嵌和榫连接,方便于内部起火时可以直接把屋顶掀掉达到灭火的目的。然因现代的发展,部分居民加固了其连接处,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随之时代的发展,建筑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改变,比如云南藏族的木结构建筑因为材料的进步,部分家庭已经开始向框架结构以及钢结构过渡。屋顶也会因为其新型材料的研发而进行着变化。对于建筑物的“更新”作者是持观望的态度的。建筑物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它是经过时代的更替,不断的试验,调整,试验的循环改进的。所以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是与其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的。改变时要考虑清楚原设计的意义及功能,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随时保持严谨郑重的工作态度。

四、云南藏族独克宗古镇建筑使用情况的残损分析及修缮。

长辈常说:老屋有人住会长寿,没有人住会老得很快。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其一是人类的生存需要空气阳光和水,而这些物质的多与少,密与疏会影响人的身体,相对应的人就会适当的改变建筑的情况来适应自己,例如夏天就会注意屋内的通风和空气的温湿度,冬天则会注意保暖和防风。所以住久的老房屋是会随着主人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气候变化,做到了通风散热和保暖御寒。这样,建筑的材料――木头和石材等才能够在一个相对恒温的环境寿命更长。其二是人类的活动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昆虫对于建筑的损害。做饭时的腌熏烤制会对建筑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老屋有人住会长寿,没有人住会老得很快。

当然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居住,房屋会有一定的损害,例如一些生活磨合的痕迹,家里成员对建筑表面的破损等等。但是小面积的损伤是必然存在的,雁过留痕,何况几十年的居住停靠。至于大面积的损伤绝大多数是人为的或者是意外造成的损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其发生。

五、总结

一座古建筑,他的材料,结构,工艺,使用情况等记录了时代的痕迹,先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当时的杰出工艺,那是留给后人的无价遗产,我们只能把建筑的前期维护和修缮做好,如果毁掉了再想复制,那么也只是整体感觉相似而已,建筑的历史感,先人工艺的妙笔,建筑材料的再生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对古建筑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出其残损原因,进行前期维护修缮,将工作做在前面。

云南藏族传统民居中存在着很多朴素的原生建筑设计思想。开展这类地域性的民族建筑研究,应深入了解其生态建筑、文明历史,挖掘传统生态民居建筑的特色,为当代建筑的设计提供理念和思路,为设计提供闪光点。因此,对于原生态的民居建筑,任何时候都不要用过时来决定他的去留,应该吸纳其精华,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让其为现代建筑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村寨调查-藏族中甸尼西乡形朵村,高发元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手册,邓涯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藏族 纳西族 普米族的藏传佛教,杨学政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家具史话,李宗山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