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暑热节气谈祛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暑热节气谈祛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在大暑时节前后出现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往往会引发苦夏,所以大暑养生宜用宁静之方。

中暑分两种 ――阳暑和阴暑

三伏天的“伏”字就是“隐伏”之意,在太阳很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不隐伏,就会被暑天的邪气所伤。那么暑天的邪气是什么?是暑气,所以说中暑就是被暑邪所中,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犹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

那么暑气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危害呢?中医看来,暑气最容易伤人津气,因为夏天温度较高,人们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人体的津气很容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

津液外泄的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在中医的观念里,气是依附在津液上面的,津液是气的载体,津液蒸发时也会顺着带走一部分气,所以会出现一些耗气的症状,比如乏力、懒言等。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壮火食气”,火大了,把气都给吃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治疗便会出现重度中暑而晕倒的情况。大家还记得老舍的《骆驼祥子》吧!拉了一天人力车的人靠在路边大瓢大瓢的喝水,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中暑了。一些坚持高温室外作业的人,突然昏倒在地也属于这种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常见,那就是――阴暑。它是另一种中暑类型,“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它是由于过于避热趋凉引起的,《红楼梦》中有一段写林黛玉到了清虚观之后,因天气炎热,便寻那阴凉处多待了一会儿,结果就中暑了,这就是阴暑,是暑天受寒得的一种病。因为夏天天热,人体的毛孔是张开的,如果突然受凉,毛孔就会骤然关闭阻塞,时间长后会引起排汗功能迟钝而引发中暑。所以预防阴暑不能过于贪食寒凉,不可露宿太久,不可通宵达旦的吹电扇和空调,大汗之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如果违反这些,中暑也就不期而遇了。

阳暑是受热后伤津耗气所致,治疗以清热补气为主,西瓜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瓜皮,有天然“白虎汤”(清热)的美誉。与赤小豆同煮食之,不仅清热,补气的效果也特别好,还能祛湿。阴暑的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因为阴暑是寒湿外袭,同时毛孔封闭,阳气在体内郁结化火所致,因此,应该先解除表层的包围,再将体内的寒湿化掉。生姜、藿香都是常见的解表药,中暑后服用生姜汁就可缓解。

综上所述,中暑虽然可以缓解,但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是会给身体和生活带来不便,不如注意防范,让中暑无机可乘。

应对大暑 饮食有讲究

说起如何防范就不得不提饮食,中医认为,大暑暑毒外蒸,饮食宜增咸减甘,民间也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我们在做菜时,可以放些姜、葱、蒜、醋,尽量食用温、软的食物,避免过度食用生冷、甜腻的食物,来保障安然度过炎热的暑期。

另外,大暑时节进补,应以益气养阴为准,不宜过多进补,应食用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有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的困扰,甚至有可能患上“热伤风”、痢疾等疾病,因此在大暑时节一定要小心防范这几种疾病,尤其是中暑,更需积极预防,因为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来点祛暑的清凉圣品

荷叶

阳历八月前后,池塘中的荷叶尤其茂盛,中医理论认为,荷叶是药食两用的食材,具有消暑利湿,健脾生阴,散瘀止血的功效。其味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渴,升发清阳,醒神避晦气,除浊气等功效,适用于暑热,困倦,头昏,消渴,暑湿脾虚泄泻或秽浊体臭等患者。

荷叶茶 取干荷叶3-6克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频频饮用,边饮边加沸水,味淡为止。每日饮用1-2次。荷叶具有升清化浊,解暑,止烦渴,清利头目,爽神,解暑的功效。对经常口渴,烦躁,小便黄赤,便溏者尤为相宜。

荷叶洗液 取鲜荷叶或干荷叶2-4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后倒入脸盆。洗脸后用此液擦身,具有升清化浊,爽神,香体功效。适合爱香人士使用。

莲子

中医理论认为,莲子味苦、涩、性平,具有补脾益气,强身健体,养心安神,益肾固精,止泻功效。适用于体弱,产后,病后,术后者,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

莲子炖猪肚 猪肚一个(约500克),洗净,内装水发去芯莲子20-30粒,用线缝合后放入锅中,加水清炖熟透。冷却后,将猪肚切成丝,与莲子共置盘中,加香油、食盐、葱、姜、蒜调味,分2-3次佐餐食用。

莲子健脾益胃;猪肚补虚损,健脾胃。经常食用本品,适用于食欲不振、消瘦、慢性泄泻、水肿等证的患者。

在这骄阳似火的时期不如“隐伏”在家给自己和家人亲手制作一些靓汤美食,享受难得的清凉。(编辑/李宁 校对/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