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丘陵山地引种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适应性与生长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丘陵山地引种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适应性与生长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引种尾巨桉DH3229品系进行适应性试验表明,尾巨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造林当年平均树高就达3.8m~4.5m,4年生平均树高与胸径分别为14.1m和11.08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实践证明,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福建南部低海拔山区有一定适应能力,可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该品系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尾巨桉 适应性 速生性 抗逆性

桉树(Eucalyptus)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发展迅猛,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地域的范围与海拔不断增高,由前些年的200m以下,逐渐上移至400m以上,其纬度也有所走低。目前在福建省丘陵山地种植的桉树有巨尾桉、尾巨桉、尾细桉、邓恩桉、赤桉、柳桉、篮桉、亮果桉、多枝桉、斑皮桉等100多个树种、品系、无性系、家系及种源,并有越引越多,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着重对我场引种的尾巨桉dh3229品系在不同坡位类型下种植的适应性、抗逆性与生长效果进行分析,以探索该无性系在福建丘陵山地种植的可行性,为该地区扩大桉树种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试验点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永丰国有林场丰来工区15大班1小班,地处东经117°18′45″~117°33′45″,北纬34°37′33″~24°47′40″;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21.0℃,年均降水量1500mm,空气湿度80.3%,极端低温-3℃,无霜期351d,年日照时数4326.3h,云雾多,水热同期,适于林木生长。试验地为杉木采伐迹地,海拔100~198m,坡度26°,坡向西,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层厚度大于0.9m,腐殖质层厚度约5~12cm,林下植被主要有五节芒、蕨类、大青、芒萁骨等,立地等级为Ⅱ类,山顶部分为Ⅲ类。

2 材料与方法

2.1苗木来源 引种的尾巨桉来源于福建省林业厅科技试验中心繁育的苗木,2004年我场直接向其购买营养袋苗,该批尾巨桉DH3229苗木,造林时苗高已经达到20~25cm。

2.2 试验设计 以尾巨桉DH3229品系为造林试验研究材料,试验采用在同一个造林小班,不同海拔(坡位)进行生长效果比较。即:海拔100m以下(为中下坡)、海拔101~150m(中坡)和海拔151m以上(为中上坡)三种处理;每一处理3次重复,共9个试验小区;每一个小区种植面积约10亩,合计营造试验林90亩。造林密度为1276株/hm2(株行距2.8m×2.8m),每亩85株。林地经过劈草、炼山、清杂后,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50cm×40cm×40cm,2004年4月造林。造林前一周每穴施钙镁磷500g为基肥,造林后每年5月、9月块状锄草松土各1次,并结合抚育施肥2次,第一次尿素50g/株,第二次复合肥150g/株。

2.3 野外调查 造林后每年年终在3种不同处理的固定样地内(每一小区固定在中间5纵列设置一个固定样地,每样地调查株数为50株),调查林木树高、胸径等生长量指标,以及风害、旱害、寒害和病虫害等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海拔坡位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速生性分析

从表1看出,3种试验处理的造林成活率较高,均达到97.53%。生长4年时,各试验处理的林分保存率仍达到95.7%~97.1%,说明3种试验处理的造林质量与林分管护都有较高的水平;也表明造林保存率的高低与海拔和坡位的变化没有很明显的关系;同时也证明尾巨桉DH3229品系在低山丘陵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以近4年的尾巨桉DH3229品系为例分析其速生性:种植在海拔100m以下(中下坡)的Ⅲ处理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为最高,分别为15.08m和12.61cm,树高与胸径平均年生长量达到3.77m和3.15cm;Ⅲ处理林分平均树高、胸径的生长量比Ⅰ和Ⅱ处理的林分分别提高23. 61%、23.02%和8.1%、11.1%。由此可见,立地条件为中下坡、山凹、冲积地等地段,尾巨桉的速生性在造林初期就表现得较为突出,当年树高就达4.5m。虽然Ⅰ与Ⅱ的试验处理林木速生性不及Ⅲ处理,但从造林4年的幼林分析,两种试验处理的树高、胸径分别为13.95m、11.35cm和12.20m、10.25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福建省标准局,2003年)。由此可以认为,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速生性和适应性是有优势的。

3.2 尾巨桉DH3229品系的抗逆性分析

试验证明,尾巨桉DH3229品系引种4年间,试验林经受了2004年的“艾利”、2005年的 “海棠”、“麦莎”和2006年“龙王”等多次强台风的袭击。经调查,尾巨桉有9%的植株被风吹弯、吹斜,但没有出现折干、倒伏现象。个别林木被吹斜,过后很快就恢复生长,说明尾巨桉幼树有一定的抗风性。另据野外观测表明,迄今为止,尾巨桉均没有出现病虫危害及旱害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抗旱与抗病虫害能力。

寒害是制约山地发展桉树的主要因子。据观测表明(见表2),尾巨桉生态学特性方面具有抗寒性的潜能。2006年初,该试验区出现了短时间的典型低温天气(2006年2月3日出现极端-2.0~1.0℃低温;),当时林分仅两年生以内,正处于幼树阶段,对低温反映较为敏感。寒流过后调查统计得知,尾巨桉在Ⅰ和Ⅱ两种处理的林分,寒流分别造成9%和6%植株受害,等级达到2级,林木顶叶和顶梢受冻3~4cm;而Ⅲ处理仅有5%的林木幼叶和嫩梢受轻微危害,受冻等级为1级,不过寒流过后即恢复正常生长。

4 小结与讨论

通过尾巨桉DH3229品系引种4年,结果初步表明:尾巨桉的速生性较快,适应性较强,造林当年平均树高可达2.8m~4.5m;4年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可达12.20m~15.08m和10.25cm~12.61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实践证明,福建南部的丘陵山区是可以引种尾巨桉的。

尾巨桉DH3229品系抗风性和耐寒性较好。引种4年间经受多次台风考验,仅少数林木被吹弯,而没有出现断干、倒伏现象;仅极少数植株被吹斜,台风过后很快就恢复生长。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尾巨桉DH3229品系可耐-2.0℃左右的低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尾巨桉DH3229品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福建沿海低海拔丘陵山地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进一步扩大试种,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林木的速生性、耐寒性和抗风性除了遗传特性有关外,还与海拔、小地形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关,限于林龄尚短,其适应性、抗逆性与生长节律等还有待进一步继续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晖.我国营造桉树人工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4,(6):42-43.

[2] 林业寒害联合调查组.广东省林业寒害情况[J].广东林业科技,2000,(4):26-33.

[3] 黄德龙等.耐寒桉树树种及种源引种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