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信息与企业统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信息与企业统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统计事业的前进,统计人员素质和统计工作效率都得到不断提升;企业中的统计信息基本由人工管理转变成为由计算机管理,起到了改变原有统计工作模式,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文章论述了企业原有的统计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质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企业统计;统计工作模式;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041-02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原有的统计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经济和新体制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的需要,企业就必须改进原有的统计工作模式,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企业统计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其它管理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极大的带动了统计事业的前进,统计人员素质和统计工作效率都得到不断提升;企业中的统计信息基本由人工管理转变成为由计算机管理,起到了改变原有统计工作模式,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但新形势下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十分复杂,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因此要求各级统计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能做好市场政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不仅要做好统计分析工作,还要能做好超前预测工作,使统计工作由被动、从动的应付上级任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如此巨大的统计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信息或信息难以有效利用,不仅统计工作甚至互联网及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新经济体制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企业统计哪些内容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体制环境下,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统计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体制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里统计、资金增值里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了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企业统计必须应用现代信息系统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才可为企业可持续、和谐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二、提高企业统计工作质量

20世纪80年代,企业统计的工作过程以手工操作为主,仅抄写统计报表就占用相当长的工作时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单位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各级统计部门逐步配备了计算机,使统计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建立,统计人员逐步告别了以往手工采集、计算、抄写、报送统计报表的历史,实现了统计数据的网络传输、网络交换和数据共享,统计数据处理应用程序实现集中统一研制,统一数据处理操作平台、应用软件、文件格式;统一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统一单位属性标识代码、统计指标代码;统一数据处理和审核程序,实现准确、高效、方便的数据处理模式,使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得到了保证和提高。企业定期向上级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传送统计数据,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上,统计制度、统计培训、电子程序实现网络传递,基层企业统计信息的网上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统计报送环节,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统计信息的收集

通过网络收集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反馈方面的资料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汇总、排序,做出技术经济指标纵横比较分析,定期反馈给企业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网络高效全方位地收集所需信息,丰富了企业的统计信息内容;统计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现代多元模式。系统管理数据库:一是统计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统计法人单位数据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库);二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系统(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基础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数据库、派生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数据库、统计标准数据库、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库);三是专项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国民经济各行业统计调查数据库);四是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模型应用软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运用多种统计理论、方法和手段,深层次挖掘和分析其中内在的联系和客观规律,写出高质量的分析、预测报告,实现了统计信息工作质的突破和飞跃,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

四、管理创新

企业统计是国家统计资料的基本来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做好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统计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着政府部门转,以完成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种统计报表和各种统计调查任务为主要内容,在为企业服务方面没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使统计工作处于从动、被动的工作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实现集团公司的统计创新,统计数据管理由无制无序转变为有制有序。改变过去统计数据管理纸介质、磁介质并存方式,改变在资料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规章制度,强调部门利益,甚至造成历史数据断档、遗失及个别泄露商业秘密的状况,建立并执行基层及统计数据统一归档,分级分类使用制度。既要实现制度允许权限内的资源共享,又要依法保守商业秘密。资料归档形式推行光盘形式,实现资料管理的安全化、制度化。近几年,公司在加强统计计算机和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统计资料开发利用的力度,把统计工作重点转移到统计资料深加工、统计分析研究上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动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向领导和各职能处室提供研究报告,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在搞好煤炭生产、降低成本时期,通过统计分析及研究,发现原煤产量、材料回收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同规模的最好企业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从煤炭资源整合、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则相关指标将大幅度改善,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公司据此进行研究探索,制定了相应对策,取得了显著效果。

新形势下,信息的需求已成为企业最大的需求之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掌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首先,各地应确立集中的有权威和权力的信息化管理领导部门,把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拟定的统一规划中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其次,伴随地方机构改革的进程,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和地位,各部门依据职能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既保证信息源的不间断性,又避免因职能交叉带来的信息混乱;第三,建立完善信息分类标准,如内容、属性、密级程度、采集方式等方面的分类标准,使其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又避免失密泄密;此外,还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信息的、使用纳入法制轨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进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促进了企业的管理创新。统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彻底转变观念和职能,借助于新技术,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统计办公电子化,使统计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预示着统计信息产品的时效性将以数倍提高、统计传统劳动力将相应减少、统计数据技术性差错将大幅度降低、统计整体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向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方面转变、向统计信息收集和研究方面转变,科学分析统计信息,做出超前预测,真正发挥参与决策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