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礼貌,要不要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礼貌,要不要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也许会因为我列出这样的标题感到奇怪――礼貌,难道不要教么?

我曾经也和你一样无法容忍“不礼貌”的行为。见面没有主动问好;分别没有主动说再见;面对师长站无站相,坐无坐样;到办公室交作业没有事先喊报告;而如果有领导来学校视察,我将其视为日常礼貌训练的检阅时刻,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往往因为收获了礼貌训练带来的累累硕果而庆幸……

我将这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

改变从阅读《夏山学校》开始。

阅读,思考,发生逆转。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她带给我的教育震撼无法用简单的话语来形容。尼尔,这位夏山学校校长的教育观穿越百年,远渡重洋,在一个普通中国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中西文化的差异抵挡不住教育真谛的渗透力,陈旧的观念在瞬间被瓦解。在温润人心且至真至性的话语面前,我反思着那些看似顺理成章,毫无漏洞的教育观,发现了尼尔的夏山教育与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间,存在美妙而隐匿的契合点。

尼尔主张:礼貌不要教,不能教,越教小孩越不真诚。儿童和成年人相处,他们不需要学会点头哈腰,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我们常常教孩子懂礼貌,其实是在维护着成年人的尊严,维护着“教师”这一特有身份的崇高神秘感。然而,我们一直颠倒地看待一个客观现实:学校,是儿童的天地;教师,是闯入儿童世界的外来者。从这个角度看,“闯入者”更要懂得尊重原住民,更要学会不打扰主人,不改变他人的生活原貌,更不能设定有利于闯入者的规章制度。主人被排斥在外,客人再满意也是枉然。

尼尔还认为,礼貌教得越多,无异于让儿童戴上越来越厚重的面具,这样虚伪的面具会在他回到生活的时候被无情地撕去。不要期待教出来的礼貌能够持久,一旦他脱离了权威的震慑,那些他不能理解但又要无条件执行的伪装会立刻被卸掉。尼尔举例说,一个七岁的小孩要用手拿东西吃,那就是天性。我们不能为了让他博取其他人的欢心和满意而强迫他像我们一样进食。其实,在每个成年人的进步过程中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而如今我们有幸长成,却要让小孩直接“跳过”。他们在高压之下培养出来的礼貌,是经不起考验的。大家想一想:今天小孩“不懂礼貌”地用餐不正是这个年龄的特有表现么?我们不需要担忧其到了青年时期还会如此,因为小孩在成长中能够自我学习。再比如,小孩对老师毕恭毕敬,那是真正懂礼貌还是畏惧?我想二者兼有,但我更喜欢孩子自然地和我相处,不要因为我的靠近或者存在而改变他们的交往方式、交谈内容,更不希望他们来迎合我,取悦我。《老子》中将君王和臣民的关系分为四类: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君王是让百姓“不知有之”,不感觉到你的存在。当天下大治的时候,百姓认为“我自然”,这不是统治的结果,而原本就是我的生活。夏山学校中尼尔的礼貌教育观,和老子的“无”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尼尔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没有“礼貌教育”的夏山学校,孩子特别懂得尊重他人,特别给人绅士淑女的感觉。学校秉承学生自治制度,连尼尔和他的太太也不能有特例。有时候小孩的决定和投资者相悖,即便不能获得赞助,尼尔也坚持让小孩做主。“礼貌教育”最期待的“有序生活”的美好状态,居然在“不教”中达成。尼尔道出其中的奥秘:礼貌不要教,但礼节可以学。小孩子天生喜欢模仿,学会基本的礼节不成问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身范。只要教师坚持公平,民主,温文尔雅,有礼有节,学校制度是真正为儿童量身定制,小孩会自然地享受,进而模仿。“不教”而取得效果的秘诀就在于此。

要真的“不教”,我也心发慌。礼貌教育在中国学校教育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但是,无论怎么教,都要做到:不流于形式,不拘囿于提出要求,不落实在检查评比,不和奖惩挂钩。学校的礼貌教育,我提出三个设想:

其一,作为成年人,教师要率先注重自身修养,身正为范。在儿童目之所及的区域内,在与儿童相处的时空中,让优雅与文明,成为我们天然的名片。用尊重换取尊重,用礼节影响行为,这就是成年人和儿童相处的意义所在。其二,对于小孩而言,最好的礼貌是合群。“合群”,正是儿童礼貌训练的要义。要想在“群”中“合”,小孩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让人讨厌,让人接受,让人喜欢。小孩要通过“群”的考验,要在相处中自我调适,这是一种自觉改变的力量,而不是教育和训导。“合”中也可以不同,“合”不是让你忘记自我,而是让自我的个性成为“群”中一种存在,一种力量。其三,教,最佳姿态就是信任与等待。始终相信小孩会好起来,鼓励小孩在生活中真实去面对,真诚去改变。我们相信小孩在投入生活后,会在环境中学着改变,我们不需要在他年幼时就用礼貌的框架来绑定他的身体,界定他的灵魂。因为松绑后的反弹,是我们无法预计的危险,高压下的伪善,是荼毒儿童性灵的无解之蛊。

就在这样一个夏日午后,我写下这样的阅读感受,我的心也在发生改变。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