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咸阳市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针对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利用西咸新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西安咸阳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咸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

一、咸阳市概况

咸阳介于东经107°39′~109°11′,北纬34°12′~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毗邻,北与延安市、甘肃省平凉地区和庆阳地区交界,西与宝鸡市接壤,南与西安市相连。南北最大纵距14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06公里,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现辖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等2个区1个县级市10个县。因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以秦代国都所在地、汉唐帝王陵墓群和古朴典雅的明清城而闻名于世。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此筑城立阙算起,已有2350多年的建城史,被评为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以及首届中国魅力城市等。

二、咸阳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咸阳市旅游资源的特点。(1)民俗风情资源别具特色。咸阳的民俗文化涵盖渭北黄土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集中反映在建筑、饮食、娱乐和剪纸等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北部以礼泉、秦都、兴平、乾县、旬邑等地为代表的民俗风情、秦汉文化、秦汉歌舞及社火、剪纸、皮影、牛拉鼓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技术精湛,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一批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正在发展壮大,形成别具一格的民俗风。(2)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咸阳已探明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兴平、武功、礼泉、三原等县,总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50亿吨。其微量元素和有益组份之丰与达标种类之多,在国内名列前茅,且利于开采,为发展温泉水疗、沐浴业、医疗和足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2月18日,咸阳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地热城”,同年,国家发改委将其列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3)传统医学资源独树一帜。咸阳自古名医荟萃,许多宫廷保健秘方和民间偏方验方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科学研究,不断发扬光大。现在咸阳市各类野生中草药资源有138种,有西北最大的中医药标本室、全国第一所中医药科技博物馆,而且因为拥有著名的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研究所等中医科研院所等一批著名的中医专家,而被誉为“神城”。(4)主要以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单体是指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咸阳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单体共计845个,咸阳市旅游资源主要以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单一。(5)旅游资源单体分布不均衡。咸阳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以渭城区、乾县、泾阳县、三原县局多;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在渭城区、兴平市、礼泉县、乾县、彬县、三原县、旬邑等县都有分布,而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居前五位的是渭城区、乾县、秦都区、三原县、旬邑县。总体而言,咸阳市旅游资源单体地域分布不平衡。

(二)咸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咸阳是我国的著名古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素以“秦都”、“帝陵”闻名于世。咸阳地处渭河、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市内有文物古迹495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68处;有大小历史博物馆10座,展出的珍贵文物4万余件。咸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很大。(2)已具备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咸阳有很多风味小吃,如 “乾州四宝”、“三原小吃宴”、礼泉水盆羊肉、彬县御面、长武锅盔等,且小吃摊点众多,好吃又便宜。咸阳的酒店类型齐备,价位合理,但酒店普遍规模偏小、档次不高。咸阳作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点众多。当地的民间草编、咸阳皮影、民间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工艺精湛,样式精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方风情,是前来咸阳旅游购物的首选。此外,浪漫的音乐茶座,民间社火,皮影表演等,都可满足前来游客的旅游需求。(3)地域发展不平衡。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但由于旅游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资金上需要大量投入,虽然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产业,但是毕竟资金有限。而产业再生产资金又少,致使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循环速度缓慢。

(三)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存在重复性、盲目性。咸阳主要以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为主,其又以陵墓旅游资源占多数,陵墓资源就其物质属性而言,仅土堆而已,其大体上是相似的。又因为咸阳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目前只涉及表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导致旅游资源开发的越多,重复性建设就越多,资源开发存在重复性和盲目性。(2)旅游者活动类型单调。咸阳旅游资源开发建成的旅游产品,能供给旅游者旅游活动还仅停留在旅游的基本层次即游览观光。旅游类型单调、活动不足,缺乏参与性强的度假型旅游活动。至今,咸阳还没有一处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温泉洗浴、保健足疗的经营场所随处可见,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许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其知名度还比不上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到咸阳旅游的旅游者的活动类型相对单调。(3)旅游宣传力度不足。咸阳市财政每年下拨的旅游宣传经费比不上省内的西安市、宝鸡、延安各市,更难与外省相比。由于经费匮乏等因素制约,咸阳市无力在央视、外省市和本省主流媒体上宣传推介自身旅游产品,以及举办高规格、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节庆活动,严重影响旅游宣传促销的规模、水平和发展。这就势必减弱了咸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造成咸阳优良级旅游资源很多,人们却不知道或知道很少的局面。(4)进入性较强,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较低。咸阳交通便捷,旅游的可进入性较强,但各景点联系较差,从这方面来说,咸阳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到目前为止,咸阳旅游市场购物分散、产品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景区普遍无功能完善的停车场、接待室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这些严重影响了旅游者在旅游地“食、住、行、购、娱”的活动,降低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咸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分析

(一)把文化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咸阳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加入文化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人文资源是咸阳的优势,原生的自然资源设计后可变为旅游产品,而人文资源却相对复杂。因其既有物质属性,又具有超乎物质之外的精神属性。如咸阳的陵墓,其物质属性仅为坟墓,一个土堆而已,单从物质属性来看,不易刺激大众游客的兴奋中枢,但其文化属性方面却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的开发就是要能和游客的精神文化感受产生融和、共鸣或撞击,从而达到新、齐、美的感受,扩大或延伸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容量。如在乾陵可根据历史文化背景自办或引进一些诸如仿唐歌舞、女皇登基、列国朝、仿唐车马环陵灯光唐文化演艺项目,在过渡区开发建设唐市、马球场等仿唐民俗餐饮娱乐项目等,深入挖掘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积极开发参与、游乐、度假型旅游产品。咸阳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似乎只能搞观光旅游,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等来划分,观光旅游仅为旅游的初级阶段,咸阳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游客夜生活的相对缺乏、参与性项目的相对缺乏,游乐项目的相对匮乏是游客停留时间少的重要原因。咸阳应大力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游乐项目,并努力发掘民俗旅游。如不断壮大康复保健旅游,也可重点选择反映咸阳民间文艺特色的社火、皮影、牛拉鼓、歌舞(仿唐、仿秦、仿汉等歌舞)的杂技、文艺等表演项目,积极推进文化部门和旅游的结合,解决旅游活动类型单一的问题。

(三)不断壮大康复保健旅游。咸阳可以利用地热水有益成分多的特点突出,满足医疗洗浴、康乐保健、旅游度假等不同选择的需要。因为地热,古城咸阳在获得“魅力城市”、“最佳宜居城市”之后,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再度升温,加上传统医学文化积淀深厚,要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 继续推进以足疗为代表的康复保健旅游项目的发展和规范工作,开发建设温泉水疗、温泉度假、温泉洗浴、温泉足疗中心等一批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同时加入文化因素,把咸阳历史、民族风情合理地加入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独具特色的咸阳康复保健旅游,依此来提升咸阳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更新观念,调整政策,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咸阳和西安共同发展成为趋势,咸阳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最具吸引力和震撼效果的是其作为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都城或京畿重地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尤其是汉帝陵墓群以及唐帝陵墓群。西安表现为“”文化,而咸阳表现为“帝陵”文化,这两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化遗产类旅游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在咸阳未来的发展中,与西安联手打造“大西安遗产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咸阳市旅游资源等级高,特色强,但知名度有待提高。如汉阳陵内各类文物古迹数十处,保存完好的彩陶俑可与秦始皇的兵马俑相媲美,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游客坐飞机来西安旅游,却不知汉阳陵近在咫尺;曾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的彬县大佛寺,近年来,知名度大不如前,旅游人数增长缓慢。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咸阳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刻不容缓。

(六)利用西咸新区的良好机遇,实现西安咸阳的共同发

展。对咸阳来讲,西咸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接受西安城市外溢效应,分散西安的部分城市功能,充分利用西安的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优势,扩大咸阳城市规模,加快咸阳城市化进程,增强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实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力,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使咸阳城市化水平在较短时间进入西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平台。可见西咸共同发展可实现西安咸阳的优势互补,那么作为咸阳旅游系统更应抓住这一机遇,练好内功,不但要加强硬件质量,更要注重软件建设,整体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星.中外旅游地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18.

[2] 杨新军,马晓龙.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J].地理研究,2004,23(5):695~704.

[3] 杜忠潮.咸阳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及整合开发研究[J].咸阳师范学报,20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