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容乃大”的中国古城证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容乃大”的中国古城证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據說,這是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為衙門撰寫的一幅楹聯。是自勉,也是教導自己的僚屬,要寬以待人,要不貪財不怕死。在林則徐心中,這只是傳統的修齊治平格言,並不適用於處理民族、國家、文化等關係。那個時代的林則徐,當然沒有接受《共產黨宣言》讚賞的資本主義全球化觀念,他容不下英夷關於與“天朝平等通商的要求。

其實,古代中國人雖然難免自大,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每個古代民族都是夜郎自大的),“天朝”觀念根深蒂固,但是,對於經濟與文化領域的“有容乃大”,是早已服膺不廢的。

今年5月中旬到貴陽去參加支教活動,星期天朋友帶我們去看離貴陽市區29公里的青岩古鎮。這是貴州四大古代名鎮之一。與別的古鎮顯著不同的是,它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是朱元璋征服並控制西南的要塞,以其地處川、滇、湘、桂驛道中段,是廣西進入貴陽的門戶,駐軍屯守,所以有城牆。同時,它又是一個商業中心。我們參觀的一個貴州文化藝術博物館,叫“慈雲寺”,又叫“貴州會館”,既有佛殿,又有商人們聚會時看戲的演出舞臺。而“江西會館”則又是道教的“萬壽宮”,當然也有戲臺。明代皇帝是推崇道教的,但這裏佛教寺院不少。據介紹,這個不算大的“鎮級”城堡兼商埠,曾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院”共37處宗教性質的場所。居然還有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各一處。試想,如果沒有宗教寬容,沒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這個“蠻荒”的屯堡能夠繁榮興旺起來嗎?

今年春節期間,我又去了福建泉州。我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充滿好奇和敬意,不完全因為它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重鎮,《馬可?波羅遊記》曾盛讚它比亞歷山大港更加宏偉;也不完全因為我略有研究的明代異端思想家李贄是泉州府晉江人。

前年初夏到福建安溪縣開會,在返回廈門機場前我特地繞道泉州,參觀了道教聖地清源山,碩大的老君岩造像令人印象深刻;據說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靈骨塔就在附近,可惜沒有時間去尋訪了。專誠去拜謁了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據說當年到中國傳教的四大門徒有兩個去了廣州,兩個終老泉州。第二天跑去看了崇武古城的“惠安女”,下午又到泉州市郊去看江海交匯處的“洛陽橋”。

為什麼這座著名的船形橋墩的梁式石橋要叫“洛陽橋”呢?原來,西晉年間(西元280年左右)“五胡亂華”,中原的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於此地。因思念故土,將兩條江一條叫了晉江,一條叫了洛陽江,就像歐洲人到了美洲新大陸,喜歡在家鄉的地名前加一個“新”來命名殖民地(如“紐約”,意為新約克郡)。構成泉州人口主體的是古代的中原河洛人,閩南語因而有河洛古音。

這次重訪泉州,朋友特地帶我們去聽“南音”,那是漢族原生態曲藝,讓人感覺又回到了王昭君生活的年代。據說泉州的梨園戲、高甲戲、提線木偶、布袋戲等等,都是中原文化與當地文化的雜交結晶。

重訪泉州前在廈門,易中天先生特別推薦說,你們一定要去看開元寺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泉州博物館。他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泉州開元寺的特點。他要不說,我還真不想去,因為叫“開元寺”的全國有好幾處,我看過的與別的寺廟也差不多。泉州開元寺獨特之處就在於中外文化交融。且說這殿后廊簷間那對16角形輝綠岩石柱,雕刻著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裏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24幅,它們與殿前月臺須彌座束腰處的72幅輝綠岩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就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發達、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美譽。據介紹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神道教、猶太教等等。阿拉伯商人多,據說曾建有7座清真寺,我們參觀了整修一新的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清淨寺”——這座清真寺的名稱就有中西合璧的特點。

泉州能成為宋元時期的“東方第一大港”,享譽世界,文化能獲得“海濱鄒魯”、“光明之城”的美稱,與它博大的胸懷有絕大的關係。當“天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之後,它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

當我把以上感慨說給南方週末同事朱又可君聽時,他說,新疆的喀什的興衰也能說明同樣的道理。我只知道地處南疆要衝的喀什是陸地古絲綢之路的重鎮,而這位在新疆工作近20年的朋友,對“西域”的歷史瞭若指掌。“喀什”就是維吾爾語“喀什噶爾”音譯的簡稱,其語源由突厥語、古伊蘭語、波斯語等融合演化而成,含意有“各色磚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創”等不同的解釋。總之,它是民族交流與融和的結晶,是民族團結與宗教包容的產物。

無數歷史事實證明,人類文化的發展進步,靠的是和平共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而迷信征服與屠戮,只能是“零和博弈”,甚至使文明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