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社保与市民储蓄关系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胡颖 齐旭光 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在引入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后,Samwick发现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挤出程度降低了,这是由于在收入不确定的条件下,居民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而不具有流动性的养老保险资产就无法对预防性储蓄进行良好替代,即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存在使得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减弱。Feldstein、Barro等人分析的是现收现付制的储蓄效应,Davis(1995)[5]则利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基金制下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由于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视作是强制性储蓄,因此分析基金制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实质上是分析这种强制性储蓄和居民私人储蓄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只有在边际替代率为1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才不会有影响。Davis分析了12个OECD国家、智利和新加坡的情况,没有发现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具有规律性影响,因此他认为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对居民生命周期内储蓄的影响要根据各经济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也对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进行了研究。如袁志刚(2001)[6]认为,当前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部分能够使国民储蓄上升,所以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确定社会保险制度的转轨时机。蒲晓红(2003)[7]认为,虽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下降,但并不能就此认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对储蓄不存在“挤出”效应。何立新等(2008)[8]利用1995年和199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认为养老金对家庭储蓄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但不同家庭的替代效应差异明显。石阳、王满仓(2010)[9]从养老保险财富价值角度对中国30个省份2002年~200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储蓄存在挤出效应。蒋云赟(2010)[10]运用代际核算方法衡量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认为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对国民储蓄虽存在挤出效应,但效果不明显。综合以上观点可发现,虽然对于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存在争议,但争议主要集中在不同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基金制下的储蓄效应,而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模式对于居民储蓄具有“挤出效应”的结论基本得到认同。而且学者们注意到,在分析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时,应考虑到各国的经济条件、社会保险制度环境以及居民的储蓄行为习惯和偏好。
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
在由萨缪尔森提出、经Diamond(1965)[11]扩展的代际交替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Model,又称叠代模型、世代交叠模型)中引入个人生命周期效用函数,为探讨养老保险如何影响个人的生命周期储蓄提供了理论基础。笔者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下的OLG模型,分析“统账结合”制度下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并结合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保险储蓄效应的制度环境进行探讨。(一)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在OLG模型中,假定经济体由企业和个人组成,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为两期:工作期和养老期,在t期属于工作期的人将在t+1期进入养老期。每期存在一批年轻人和一批老年人。个人在工作期进行生产并获得收入,进入养老期后只消费不生产。t期年轻人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并与t+1期年轻人提供的劳动力结合生产t+1期的产出。在时刻t出生并在时期t工作的人数为Nt,人口以不变的速率n增长,所以Nt=N0(1+n)t。企业行为是竞争性的,生产函数为Yt=F(Kt+Nt),其中,Yt为t期产量,Kt为t期资本存量,Nt为t期的有效劳动数量,并假定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根据这些假定,时刻t出生的个人将面临如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公式略)在上述OLG模型基础上,需将社会保险(主要是指养老保险)体系引入到模型中然后探讨社会保险对储蓄的影响。社会保险体系的引入使得OLG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发生改变,改变的方式取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制度。自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开始实行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兼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特点,其中,社会统筹账户对应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对应基金制,因此又被称为部分基金积累制。单位负责缴纳职工工资的20%,并纳入社会统筹账户,职工缴纳工资的8%纳入个人账户。在这种模式下,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由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积累部分分别给付。根据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这些特点,在上述OLG模型中增加相应的假定,构建一个中国“统账结合”制度下的OLG模型,分析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假定社会统筹账户的缴费占个人工资的比例为α,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为β,且α,β∈(0,1)。α,β为外生的,由政府决定。在老年时期,由社会账户支付的养老金为(1+n)αWt+1,个人账户支付的养老金为(1+γt+1)βWt。并且假定即期效用函数的形式为(公式略)可看出个人账户缴费比率β可以一对一地降低居民私人最优储蓄率,但如果将个人账户视为一种强制储蓄,那么社会保险的基金制部分并不影响社会总储蓄。因为α的系数大于零,所以社会统筹账户的缴费比率α能够降低居民私人最优储蓄率,即存在挤出效应,且挤出的程度受人口增长率n与资本报酬率γt+1相对大小的影响。特别地,当n>γt+1,则私人储蓄率降低得更多,即社会保险的现收现付制部分对社会储蓄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因此,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社会保险对居民私人储蓄具有挤出效应的结论。(二)中国社会保险储蓄效应的制度环境分析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下分析中国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制度环境分别分析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对储蓄的影响,即要分析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实际特点。首先,社会统筹账户代表着居民储蓄与社会承诺之间的替代关系,它能够降低居民在工作期间进行储蓄用于退休后消费的动机,即对储蓄存在挤出效应;而个人账户则把居民储蓄和社会承诺之间的替代转换成生命周期内强制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的替代,因而对储蓄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其次,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虽然在制度设计上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彼此独立,但在实际运行中却不仅要负担上一代人的保障成本,还要为在职一代积累社会保障资金,造成社会统筹账户难以靠自身运行实现横向平衡,只能从个人账户中透支。个人账户自1997年以来基本处于“空账运行”状态,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个人账户在短期内很难做实,账户中的资金多被用来发放给当期退休职工,纵向平衡难以维系,基金制的作用无法发挥。由此可见,中国当前实行的“统账结合”模式只是名义上、账面上的个人账户制,实质上仍具有典型的现收现付制特点。第三,从2006年起,个人账户养老金月发放额改变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由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提前退休会使计发月数增加以及退休后月养老金减少①,因此在这种制度下退休效应被削弱,社会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
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挤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取由于挤出效应的实质是社会保险制度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保障(社会保险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储蓄并且给予参保居民制度化、法制化保障的适度索取权),因此居民并不关注当前的社会保险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而更注重社会保险对未来生活的保障能力,并据此决定当期的个人储蓄水平。另外,居民在做出储蓄决策时无法获知当期的社会保险基金余额,只能参考上一期的社会保险基金余额。也就是说,从宏观上讲,影响当期社会储蓄的是上一期社会保险基金余额。影响居民储蓄水平的因素很多。首先,利率的影响作用明显,利率的提高会促进储蓄的增长;其次是收入水平,一般而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储蓄增加;第三,物价水平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计划,当物价上升时,居民会增加当期消费而降低未来消费,进而降低当期储蓄,反之则会增加当期储蓄。为了检验中国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确切了解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宏观影响,在综合以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建立如下模型: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总额St(年底余额),单位为亿元。模型的解释变量:(1)国民生产总值(GNP)Gt,单位为亿元。(2)社会保险基金余额SIt-1,单位为亿元。(3)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水平It,单位为%。(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t,以上一年为100。(5)其他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ε。鉴于Gt与SIt-1具有密切的关系,可能存在共线性,并且由于采用OLS估计方法,其估计值容易受到离群点①的影响,为避免上述问题,采用对数函数形式,设定的模型为:)(公式略)其中:α2代表社会保险对储蓄的挤出弹性,若α2<0,表明社会保险确实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若|α2|<1,则挤出效应缺乏弹性;若|α2|>1,则挤出效应富有弹性;若|α2|=1,则社会保险与储蓄之间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二)回归分析及统计检验根据上述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如下:(式略)该模型的R值为0.997,而且各解释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说明回归方程拟合较好。通过查表可知,DW统计量落在无法判定的区域。因此,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LM检验(p=2),以判断是否存在自相关,得到的结果见表2。表2LM检验结果F统计量1.949992概率值(P值)0.1790T×R2统计量4.357528概率值(P值)0.1132表2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同时,采用ADF检验方法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T值为-2.744,对应的P值为0.89%,远低于5%的显著性水平,故拒绝残差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是有效、可信的。从以上回归结果来看,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存在挤出效应,社会保险对于居民储蓄的变动弹性约为-0.360,即社会保险基金(余额)每增长1%,居民储蓄下降0.360%。居民储蓄受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其对居民储蓄的变动弹性为1.736,即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居民储蓄增加1.736%。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利率每上升1%,居民储蓄下降0.172%。从模型修正前后的F检验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储蓄的影响不显著。(三)对于实证结果的解释从实证结果来看,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存在挤出效应,但是弹性小于1,即缺乏弹性,对此可从挤出效应的理论假设进行解释。Feldstein提出挤出效应的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储蓄的目的只是把自己在工作时的收入转移一部分用于退休后的消费,即个人不存在任何代际的财富转移,如果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就会削弱挤出效应。这可以理解为遗赠动机的影响。社会保险有可能使部分老年人通过增加储蓄而增加遗赠,以留给后代更多的财产。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保险对储蓄有挤出效应;另一方面,遗赠意愿又使人们增加储蓄,从而削弱了社会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且具有较强的遗赠动机,在当前金融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以储蓄作为遗赠的主要形式,这样就削弱了社会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因此,实证结果中社会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缺乏弹性是符合实际的。
结论及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缺乏弹性。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保险水平过低会导致居民储蓄增加,而适度的社会保险水平则会降低储蓄,即通过完善社会保险事业降低储蓄是可行的。二是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险供给不足、覆盖面过窄等使居民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储蓄动机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的高储蓄,社会保险对居民储蓄的挤出效应缺乏制度保障。据统计,到2010年末,我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5707.3、13375.6、23734.7、19528.3万人,这与中国的人口数量严重不匹配①。没有被社会保险覆盖的居民只能靠增加储蓄应对各种风险。当前应尽快建立成熟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如在社会保险统筹发展的同时优先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做实个人账户等,使社会保险能够发挥降低储蓄率以促进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