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作文全国卷Ⅱ素材运用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作文全国卷Ⅱ素材运用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解读】

这个题目内容突出思辨性,不在审题上设置较高门槛,但在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方面,由于题干中“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的提示,考生普遍反映对素材的运用有些不充分,素材选择也有一定难度。

但只要确定立意后,打开思路,由此即彼,由浅入深,由自身的语文学习经历拓展开来,就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

1.热点素材

前不久去世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就十分酷爱阅读。她认为:读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她通过大量阅读,文学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日后翻译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唯一满分作文获得者、著有《为生命松绑――一个高考满分作文学生的阅读笔记》的白杏钰,她从大量阅读中收获了思考力、汲取了精神的营养,学会了理性阅读,最终实现从应试写作中突围获胜。

2.人物素材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3.名言素材

写作此文时,考生可联想从题干中这三种语文学习方法方面有关的名言,必能使文章充满哲思。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语文生活的外延相等”,强调社会生活实践对语文的重要意义。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而已”,强调课外大量阅读对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朱熹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也”,也都强调了阅读对提升思辨能力的意义。课堂的学习和积累同样重要,俗语说“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开拓,语文素养才能提升。

4.经典素材

如能选择一些较为陌生化的经典素材,反而会给人全新的视觉冲击感。这里试举一例,儒家文化典籍《礼记》中就有“无征不信”的话,意思就是没有实践的东西和理论不能使人信服,这恰恰说明社会生活实践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著名的诗歌《观刈麦》和《悯农》,就是作者深入社会观察之后有感而作的,强调了文学与实践的关系;还比如读《1984》加深了我们对自由的信念;读《月亮与六便士》,让我们懂得了理想与超脱。这些都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高分作文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

柳怡泽

东坡居士曾在《和董传留别》中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欲有“气自华”,必先“腹有诗书”。课堂有效学习保证了阅读能力,社会实践则建立在广博阅读培养的独立人格之上,我以为:课堂有效学习是大量阅读的基础,大量阅读能有助于参与社会实践,博览群书正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素材运用亮点1】引用苏轼的名言,为“博览群书正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这一中心论点的引出和展开做铺垫,提升文气,先声夺人。

古往今来,儒士孜孜求学,却只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渴望以学为径,一朝腾达,终成富贵。而如此功利名誉驱使之下,被动受之,化为己用,浮躁于句读斟酌,自然无益于语文素养。《大学》中有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课外阅读是对新天地的开拓,格物致知,笃学思辨,提高语文素养,就在此潜移默化之中。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学府求学,嗜读若命,五年来,合衣而睡,废寝忘食。苦读中彻悟经学,启蒙思索现世,立志兼济天下,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由此观之:孜孜嗜读,提升素质,腹有诗书,胸有大志。

【素材运用亮点2】通过分析素材“《大学》八目”,揭示课外阅读是潜移默化、提升语文素养的基本方法,内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人思考。后又用范仲淹的例子强化印证,最后通过两个例子的合力,得出论点。

广博阅读,绝非粗浅涉猎打发时间来求得内心自我认可。荀子《劝学》有言:“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课外阅读正是一种学习,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毫无效果,面对受启发的文字观点,勤于记录,勤于思索,将课外阅读大大“有用化”。老子《道德经》尝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外阅读重在积累,大事作于细,利用好边角料时间广泛阅读。即使是片段时间的阅读,也要端正态度,虔诚谨慎。博览群书,无时不刻,重视思辨。

【素材运用亮点3】本段用《劝学》和《道德经》两个先秦诸子的例子展开剖析,用《劝学》中的句子从反面论证广博阅读,绝非粗浅涉猎,又在此基础上深化,用《道德经》中六句强调阅读重在积累。以上两例的分析,适切性强,内容充实,论辩有力。

教育家陶行知有言“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知行合一”。大量阅读为基础,有了广博的知识、独立的思想,方可指导行为,知行合一。而社会中的实践又可以引导你发现知识所缺,引领你开拓更广袤的知识世界,阅读研究未曾涉猎的领域。《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民国时期教育学家陈寅恪博闻强记,留洋十三年勤勉学习饱览经纶,二十六岁便立志将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此后笃行其志,未曾废止,即使日后年事已高,双目失明,依旧挥汗三尺讲台数十载。故曰:若无“博学之”,何谈“笃行之”?社会实践提升语文素养,必须有强大的知识体系作为后盾。沉迷盲目的社会体验只会忘却初心,迷失自我。由此,开拓创新,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素材运用亮点4】结尾进一步引用大量事例,尤其是陈寅恪的例子,彰显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并和前面的《中庸》事例结合进行分析,对“社会实践提升语文素养,必须有强大的知识为后盾”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孜孜嗜读,腹有诗书,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无时不刻,重视思辨;开拓创新,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素养之提升终水到渠成。

【阅卷总评】

1.素材丰富,充满传统文化气息。作者在本文中大量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素材,如《老子》《荀子》《中庸》《大学》中的一些句子,凸显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后文又使用陶行知、陈寅恪等民国先生的事例,使文章充满文化韵味。整篇文章来看,不就是作者通过阅读建立起丰厚的语文素养之体现吗?

2.使用恰当,层层深入揭示论点。行文中作者适当引材料,分析材料也围绕论点展开,如第二段先通过《大学》揭示课外阅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又用范仲淹的例子强化印证,最后得到第二段分论点,在事例分析中不断印证深化。

3.首尾呼应,结构圆融,深化中心。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首尾呼应,起到强调作用,深化了文章中心,使全文得以升华。

【高分作文二】

语文“三部曲”

陕西一考生

从菁菁校园走出,我们风华正茂,求知若渴;涉入浩瀚的古今名著之海,我们书海拾贝,寻求灵魂本源的共鸣;问鼎河山,师法自然,从一鱼一雁中悟出禅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学习语文得用一生的时间。的确,大至晴空万里,小至滚石沙砾,所指之处,语文的内蕴无处不在,广博的语文的确让人学及一生,也用及一生。

【素材运用亮点1】开篇运用排比,巧妙结合材料展开,对“语文内蕴无处不在”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写作的中心。

课堂的学习无疑是学习语文的基石。句读之法,赏析之术,字形字音,病句辨析,虽说诸事巨细,但也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仲永会无师自通,尚未识字便提笔作诗,况且仲永最后也并非学有所成。

【素材运用亮点2】结合语文知识分析,引用仲永等经典人物素材,鲜明典型,更能引起共鸣。联系经典素材展开深入分析,揭示出写作的中心,有很强的说服力。

高山起微尘。任何一座大厦都是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语文同样如此。身为学生,课上有良师相授、有同窗共勉,畅游知识的,此为一大幸事。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不积小流无以至千里”,不积累就不能学好语文。语文需要的是厚积薄发,只有积累够了,学得多了,遣词造句之间才会有胜于他人之处,字里行间才会更能让人折服。

【素材运用亮点3】名言素材能够彰显文章的文化气息,本文运用荀子的名言展开剖析,写出积累的重要性,语句锤炼,可谓文采和经典相结合。

语文之学习,到了一定境界便贵在思考,思想胜于词藻华美下的空谈,优于金玉其外的浅显之句。然古人书籍,今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当思多览。

伏尔泰曾说:读书使人心眼明亮。书中有我们前所未闻的故事,有我们永远无法经历的人生。而思想便在阅尽书中百态后自然而生。

有学者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自然,语文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每个人的老师。但同时也不可囿于生活,不为生活所拘,师于生活而不可泥于生活。纵使生活有千百种姿态,取其最为动人处记之;纵使生活千磨万难,也可像塞万提斯的笔触幽默而又深刻。

课堂、书籍、生活三点成线,便可建成高耸的语文大厦;坚持、思考、感受便能得心应手,体味语文博大精深的魅力。

【素材运用亮点4】结尾扣住主题,对“课堂、书籍、生活三点成线”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主旨升华。

【阅卷总评】

1.巧用名言素材增强底蕴。作者文章开篇引用叶圣陶的名言,由此引出中心论点,“语文的内蕴无处不在”,观点的位置鲜明,给阅卷教师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行文中,巧妙引用荀子、伏尔泰等名言,说明语文学习与课堂、书籍、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引用巧妙,增加了论证力度。

2.借用经典素材显文采。行文中作者适当引用材料,分析材料也围绕论点展开,精炼而生动。在围绕论点选择素材方面,作者精心构思,选取了大量教材的例子,突出了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让论据材料充分燃烧。尤其在论及课堂学习方面,从“怎么样”提升深入挖掘,引出了积累和坚持的观点,足见作者观察生活之细,思考问题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