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湛江市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湛江市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如果把体育事业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小城镇体育应位于这座金字塔的最低层,是整座大厦的基石。对湛江市小城镇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根本目的是想为推动湛江市小城镇体育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事业;小城镇体育;现状

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在农村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包括县城、县城以下较发达的集镇或乡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所在地,以及在大城市周围郊县建立的卫星城,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从我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只有0.076平方米的数据来看,我市的小城镇体育事业发展较全省平均水平来说相对滞后。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健身需要。区域间、人群间和城乡间存在体育发展不平衡,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存在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小城镇居民可利用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已经具备的体育设施比较陈旧落后或已经损坏。大部分小城镇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管理形式粗放,制度建设不完善,体育社团组织不够健全。参与体育运动群众较少,竞赛活动较单一,传统与特色项目推广不够,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低。政府投资不足,大部分小城镇业余体校和场馆经费短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小城镇体育事业在当地的发展。

体育基础设施是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普通居民对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体育设施对居民体育锻炼的满足程度在调查中得到了验证。在对参加锻炼的固定场所调查中显示:有固定的体育健身地点的64%,无固定锻炼场所者34%;在对锻炼场地选择调查中分别显示:体育场馆56%,公园24%,附近的校园22%,公路、街道14%;在对现有体育场地满意度的调查中,超过80%的受调查者认为体育设施基本满足使用需要,对现状的硬件设施不满意的占了2%,很不满意的占了4%,种种数据迹象表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影响了场馆建设的物质投入和后期维护,体育锻炼环境日趋改善。为此,无论从当前设施的组成还是总量上来分析,当前小城镇的基础体育设施等硬件是影响体育发展、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小城镇体育组织调查中我们发现,经常组织举办传统的项目比赛的镇有30%,偶尔举办64%,从不举办4%。个人行为和自发组织占了全部活动的86%。有40%的镇有指导员,有30%的人接受过社会指导员的指导,有26%的人肯定社会指导员的指导工作。目前,小城镇体育组织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时也存在缺乏经费、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缺乏与上级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设等问题,其根本原因与经济薄弱、管理松懈、缺乏指导直接相关。因此,在发展小城镇体育时,政府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培训和指导,尽快更新各类组织管理者的体育观念和意识,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群众体育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

社会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直接制约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规模,体育必须与经济协调发

展。当前,我国小城镇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政府对体育的行为依然是主要形式。小城镇体育活动的开展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对基层政府的依赖性很大,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应建立一个具有全局性和长远约束力的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规划,建立城乡人财物统筹兼顾、资源相互支持协作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就要逐步改变投入倚轻倚重,发展水平严重不一,享受政策和福利相差悬殊的局面,建立全国和各地群众体育协调的发展机制。要明确和理顺政府与社会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国家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进行责、权、利的重新调整。

通过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享受生活。以学校为基地,借助各种媒介覆盖式的影响,建立健全小城镇体育健身网络,提升居民认知能力。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享受和实现体育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亲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全方位提升小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孔靖,高菲菲.对小城镇体育发展策略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6(01):9-11.

[2]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04):3-6.

[3]陈双,张兆才.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现状分析[J].铜陵学院体育报,2008(04):12.

[4]宣海德,周志俊.皖江城市体育健身娱乐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5]张楠.21世纪初我国城镇体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2008(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