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另类人生与浮华世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另类人生与浮华世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影片《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1900”出生于轮船上生活在轮船上,并且从来没有下过船,最后哪怕被炸死在船上也不下到陆地上来。他的人生故事和他对以“陆地”作为载体社会环境看法给观众以全新的思考人生与社会的角度,他独特的人生和环境造就了他同样奇特的思想观念,他以死亡捍卫了生活理念而成就了生命的完美,着实让人感叹与深思。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另类人生;反思

尽管好评如潮,《海上钢琴师》却不是以情节离奇曲折和冲击性的视觉画面取胜的电影。在体验精致的画面、唯美的音乐、清晰明了的故事情节所给我们带来的耳目一新感受的同时,它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人类生活与社会环境的思考更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看着片尾场景中叙事者Max逐渐远走的孤独背影,在咀嚼回味中我们不自觉地要思考:主人公1900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遭遇和他眼中的外部世界为什么让人如此着迷,这均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不管是人生经历还是性格、思想、才能,我们用“另类”一词来概括1900这个人物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他的身份是另类的:作为1900年出生在轮船Virginian号上的弃婴,他被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头等舱捡到并收养,取名为1900,并且从来没有上过陆地,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一直都呆在船上,在大海上漂游。他甚至不是“边缘人”而是这个世界之外的人。

他所接受的外部信息的环境是另类的:幼年时养父由于怕失去他,采取的意识和经验的传授方式,让我们发笑的同时琢磨出辛酸和无奈――孤儿院是“没有孩子的父亲被关进去的监狱”,而妈妈“是匹出赛的马”。这艘轮船上的一切成为了他认识外部世界的唯一可能的中介和渠道,他学会了下层人说“去他妈的规矩”,他躲在窗户背后观察着一望无际波涛翻滚的大海,胆怯地躲在船的角落里观察船上过往的客人,看他们跳舞、吃饭、狂欢……还有最重要的是,他认识和接触了他生命的伴侣――钢琴。尽管影片为了增加新奇效果夸大了1900在钢琴方面无师自通的一面,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与他长期的接触、观察、聆听钢琴是有必然联系的,这种现象正如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中描写的那个在监狱里只有一本棋谱相伴的琴多维奇最后成为象棋大师一样。他熟悉了轮船、熟悉了钢琴、熟悉了大海、熟悉了这里的一切,在熟悉中掌控着他有限的生活空间。狂暴的风浪中轮船剧烈摇晃,Max站立不稳东倒西歪,而他坐在大厅里来回滑动的钢琴旁神采飞扬地弹奏,把他对环境掌控的如鱼得水之境界推向了高峰。

毫无疑问,1900的思想观念也是另类的。他单纯到简单的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浮华是对立的,他的出生本身就是对世人的嘲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那一心追寻着像自由女神脚下的纽约这样的繁华城市的父母抛弃了他都不应该。他们这样的人可以为从这个大陆到那个大陆或者发现了向往的城市而欢呼雀跃,却不惜放弃了自己的骨肉,他们是这个悲剧最初的制造者,在世俗和名利亦或是某种困难面前,一个生命如此的低贱,也难怪这个生命对世俗的背叛。1900和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这一精彩情节,对来自不同世界的两个人所作的对比,非常富有嘲笑意味:Jelly咄咄逼人,一开口就是“我确信你坐错了我的位置”,然后是“我让你屁股开花”;在惶恐不安中,1900开始并不知道怎么比为什么比,也没有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意思,甚至还为Jelly的琴声感动;但最终还是被最终Jelly的无礼激怒了,在先是震惊而沉寂继而欢呼雷动的观众面前让对手灰溜溜地离开。但最后他也不会明白这是关乎名誉地位的较量。名利对他来说同样一文不值,对唱片商“百万人听到你的音乐”、一举成名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样的诱惑他无动于衷,以“我和我的音乐不能分开”来拒绝,这除了说明他与名利不相干外,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与生命的特殊理解。大海、船、音乐、生命在他那里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他哪怕炮弹落下来也要弹琴,音乐可以在他的冥想中、在没有键盘的指尖蔓延。和他的世界相比,那明知船上有人也要炸毁船的外部世界显得如此的面目狰狞。

通过Max调侃式的话语,影片对于浮华世界的平庸有调侃式揭示:

1900:你会来看我吗?Max?上岸看我。

Max:当然,我会去看你,你会介绍……你儿女的母亲给我认识,邀请我周日吃顿晚饭,我会带上甜品,餐酒。你会说我太客气了。然后,你带我参观你那船型的家,而你太太在烧火鸡。然后大家围圈坐,我会赞她的厨艺。她会说,你经常提起我。恩……,我打算把我的骆驼毛外衣送给你。你在岸上会风度翩翩。

如此自然而常规的生活,或许还渗透着一丝温馨。可是却循规蹈矩,无休止地循环,许多生活内容就这样形成了习惯和模式,侵蚀着人类的个性或许还有艺术天赋什么的,1900也担心“在陆地住几年……我会变,变得像正常人一样”。

影片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当然还不止这些, 1900对外部世界的思考甚至深思熟虑的理性观念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疑虑和惶恐,更让我们看清自身与我们生存的世界。“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这让我们想起了这个时代身边的芸芸众生,在一个昨天还吃不饱,今天就嚷嚷着要车要房的时代,一个转眼能把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真实的时代,人们却攀比着,争吵着自己过得如何如何的不如意,别人又怎样怎样侵占了自己的利益――谁说这不是悲剧呢?

面对森林一般烟雾迷茫、高楼林立的城市,1900感叹道:

偌大的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亦有终你确切地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们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走过跳板……在那架琴上就没有你能弹奏的音乐,你坐错了地方,那是上帝的钢琴!你看到那数不清的街道吗?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一个共度一生的女人,一幢属于自己的屋子,一种生与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

这一段台词可以说是整个影片精神的精华,我们无法用好懂或者深奥来评价它。对于我们不用选择就已经生存在这个大世界的人来说,谁能说得出我们怎样把握自己生活的这艘大船,怎样在上帝的钢琴上演奏,怎样选择一条路、一幢屋子、一个女人呢……我们无法把握大世界只能迷失了自己,或跟随众人、随波逐流,为人作嫁,或沉溺于物欲世界,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和1900相比,他的单纯完美的世界不值得我们向往吗?

陆地和轮船在1900那里是两个世界,面对这两个世界的选择,他也曾经有过犹豫和矛盾,也曾经尝试着想走下船去。唾手可得的名利诱惑当然算不得原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不少理由:因为他也有寂寞的时候――到达目的地后游客蜂拥下船,留下他孤寂的身影独坐琴旁,这个镜头给我们的印象是这样的深;也因为陆地上有他渴望的爱情在等着他、朋友Max诚挚地劝说他;或许也还因为那个陌生的世界有着种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但是,只有一步之遥就要踏上陆地的那一瞬,他却扔掉帽子断然返回船上,很显然,他回来的原因是由于那是一个他无法把握的世界,他对那个环境中生活或许有某种恐惧。如果只是在这两个世界中选择在一个而他选择留下这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简单地以为这只是一个心理障碍问题、只是关于生活选择态度问题。但后来故事的发展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旧轮船必将被炸毁,也就是说他所选择的世界依赖的那个空间即将被毁灭掉,如果只有二选其一的话,现在毁掉一个就不必选择了,直接回到陆地上来就行了,但是第三种选择1900那里产生了――直面死亡,用献活祭捍卫心中的理想、用死亡来见证他完美的生命。没有怯懦没有恐惧,有的是坦然与超越的大欢喜。乐观而轻松的玩笑――“希望天堂有钢琴,哈哈哈……”为他完美的生命划上了句号。

故事见证人Max如1900所说,他“属于少数”,这个游走于另类与浮世间的小人物读懂了眼前这个另类艺术家,他含着眼泪离开了。通过他逐渐消失在小巷尽头的孤寂而落魄身影,影片似乎告诉我们世俗生活与完美理想相差是这样的远,远到我们没法去颂扬什么亦或批判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像Max这样走出了“铁屋子”而觉醒了的人应该怎么生活呢?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斯・茨威格著.张玉书选编.《斯・茨威格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 黄余婷子.《用死亡来见证生命――《海上钢琴师》影评》[J].《今日湖北》(理论),2007,(2).

[作者简介]杨庆鹏(1971- ),男,贵州织金人,毕节学院中文系讲师,贵州大学古典文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