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另类课程”真的另类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夜幕下,有人驾驶手扶拖拉机耕种,有人打着手电在种植作物,有人拎着水桶向作物浇水……这一幕并非发生在农村的田地上,而是出现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校园内,这些劳作的身影正是锦城学院的在校学生。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锦城学院开设了一门“种田课”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出现了“另类课程”,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现象:细数高校“另类课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在2006年成立初期,便开设了一门“种田”课程。要求每位在校生必须在农场里修满40个学时才能获得两个学分的成绩。
该学院宣传部李老师介绍说,“种田课”是锦城学院开设的劳动教育课,是全院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包含了农场劳动的内容。学院还为此成立了一个“农场总公司”,类似学生社团的组织。“公司”每年都会有耕种“老手”(学长学姐)为新生传授耕作技巧,老师还会带学生干部去周边蔬菜基地学习,返校后再“手把手”传授劳作技巧。
引起网络讨论的课程中,除了四川大学的“种田课”,还有厦门大学“爬树课”、中南大学“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课程……这些课程新奇有趣,创意无穷。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徐海老师所开设的“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课程是全校选修课。《名侦探柯南》这部动漫片在“90后”年轻人中颇受欢迎,拥有众多追随者。对于这部动漫片,许多观众一般关注惊险刺激的剧情、扑朔迷离的推理,但徐海老师对该片中的化学知识情节更感兴趣。“有的凶手会使用毒药、茶、酒等来作案,剧中还有与变色、血迹、火药等有关的化学反应。”在谈及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时,徐海老师说,“开这门课的目的,是要让更多非化学专业的同学,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同学也能对化学产生兴趣,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魅力。”
除了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南大学开设了具自身优势的特色课程,还有高校开设了“死亡心理学”“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财商教育”“生命与爱情”“幸福心理学”等课程。
据学生和老师反映,这些“另类课程”在学校都属于热门课程,开学时选课的名额一经教学系统放出来后,马上就会被学生抢光,手慢的同学都会因选不上这些课程而颇感遗憾。
国外高校也有不少“另类课程”,如英国杜伦大学的“哈利波特和幻想时代”课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三国杀”课程、美利坚大学的“《饥饿游戏》学习政治理论”课程、乔治敦大学的“星际迷航与哲学”课程等。
本质:“另类课程”并不另类
主题涉及死亡、性、财商、生命、爱情、幸福的课程,相比常规传统课程,确实有点“另类”。在某种程度上,另类课所触及的内容,正是传统教育较少关注的盲区或。公众对以下新闻标题并不陌生:“大学生宿舍楼坠亡”“大学生成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主力军”“大学生被骗生活费”“毕业即失恋”……面对这些时有发生的事件,人们不禁质疑: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在疑问的迷雾中,“另类课程”正确捕捉到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需求,登上了久违的大学课堂,从“挤爆”教室的程度来看,学生们对其是相当欢迎的。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的所谓另类课,乍看之下,匪夷所思,细心品味,却别出心裁:“种田课”开设的意义在于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劳动是基本生存本领,强健、勤劳、坚毅、创造,这些基本的生命特质是由劳动培育的,而书本知识若未建立在一定的劳动常识基础上,就如纸上谈兵般虚如浮云。“秀才不到田里来,见了韭菜当麦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些话讽刺了脱离田间劳作、死啃书本的封建学子,但如今,大学生仍未完全摆脱“呆子”“文弱书生”的形象,缺乏农田劳动常识几近成了教育笑话。劳动本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存本领,一种生活需要,如今却要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强制”学习,令人唏嘘不已。从这一意义上说,“种田课”的开设,是对当下教育观念的勇敢突围。
厦门大学的户外课程已开设有10年之久,在户外运动方面,该校有着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严格来说,网络上报道的该校开设的“爬树课”是“攀树运动课”。攀树运动是一项需要运用专业器材装备,讲究攀爬技巧和安全防护的户外运动项目。跟攀岩一样,它有很多技巧,比如速度攀爬、工作攀爬等,还有很多树上救生的技巧。攀树运动可强身健体,对于长期从事野外考察的地质学、人类学等专业的学生而言,还是紧急情况下必备的求生技能。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白岚玲表示,“体育课上可以游泳,可以打棒球,为什么不能爬树呢?高校就是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各种知识,一些敏感的内容与其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外面了解,还不如由学校系统地讲授,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复旦大学《同性恋研究》公选课自2005年开课至今,至少有两千多名学生听过。这堂课的开设,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宽容度,也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唤醒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延伸:开设“另类课程”应科学严谨
高校里任何一门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创新,都是一个复杂的专业评判与决策的过程,需要基于科学决策。高校课程的开设,应该经过高校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讨论,体现一定的专业水准。如果创新课程陷入“小学生学中学生的课,中学生学大学生的课,大学生则学小学生知识”的怪圈中,对国家的教育发展来说,并不是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高校课程并不是在“另类”之中才能做到创新,在常规之中加以创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它既包括单个常规课程的创新,也包括各个专业及其整个课程体系的创新。不然,难免本末倒置,不得要领。如武汉某高校曾经开设“建筑与风水”选修课程,后经媒体报道后又取消了该课程的设置。高校的课程涉及“风水”内容,定位有走偏之嫌,若能加以改造,从自然宜居、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的视角加以重新设计,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教育学者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小众选修课的出现很正常。他认为,当今国内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大多停留在陈旧的灌输式教育上,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能不能像讲故事一样讲课、传授知识,能不能改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为交互式、探讨式教育,这才是我们当下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的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选修课或新颖、或成熟、或另类,公众与学校不妨持宽容态度,鼓励老师发挥所长。高校的某些课程,之所以被贴上“另类”的标签,也反映了当下国内高校课程体系的局限。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表示,高校的学术自由和开课是不同的概念,老师授课除了考虑学生的欢迎程度外,还要考虑对学生长远的帮助和引导,不应仅凭课程名字就支持或反对一门课程。在国内,高校课程总量很少,通常不过百门,其中要求学生必修的课程占了八成以上,学生可自由选修的课程有限,偶尔几门新鲜的选修课程,就有可能被贴上“另类”的标签。在倡导教育多元化、自由度高的高校里,根本不存在开设课程是否“另类”的问题。
健康人格的塑造、求实精神的培育是大学肩负的重任。国外的知名大学,教与学是相当活泼、生动和自由的,学生在提倡个性、独立思想的教学氛围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拓宽知识面。因此,在开设选修课前采取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预先了解学生的意愿,或许能让高校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退一步说,即便这些知识将来未必都能派上用场,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很有好处的,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此岂不善莫大焉?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