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得酒缘还书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得酒缘还书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酒是无私的,共享。书是自私的,排他。名言主张,两不外借:“书不外借,老婆不外借。”知识分子爱书如命。《新唐书》载:西晋杜预(字元凯)对其子“耽儿”说:“书当别置一宅中,勿借人!”书放家中,人见人借。放在别处,人见不到即不借。不借,也不开罪于人。明何良俊《语林》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时,任礼部侍郎的杜暹,《家书》告诫儿子:“清俸买来手自校,鬻及借人为不孝。”拿薪俸银子买书,付出了钱;又是亲手校勘的书,付出了心血。把书卖掉和借与他人,是不孝。上举两例,一是亲口定为家训,一是亲笔定为家规。既然书外借,为家法所不容。怎样借书?坡说:“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以酒借书。黄山谷(庭坚)也说:“愿君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锁鱼。莫惜借行千里远,他日还君又一鸱。”郑重承诺:以酒借书,以酒还书。

鸱是什么?颜师古注:“鸱夷韦囊,以盛酒也。”鸱是盛酒的器具,亦即读音相近的卮。语词常在语音上出岔,引发了论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借书还书,等为二痴”,只是说借书者与还书者是两个痴人。鸱,后被歪谐岔讲,讹化为痴。“古谚”渐变,由“借书痴,还书痴”变为“索三痴,还四痴”。又由痴变为嗤:“借书一嗤,还书一嗤。”讥笑借书是可嗤之事。

旷日持久争论继续。直到宋时,渐趋一致。宋周辉《清波杂志》认为痴讹谈,应是“借书一希瓦,还书一希瓦。”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前辈借书还书,皆以一希瓦。《礼部韵》‘希瓦盛酒器也’。”有人引孙易“希瓦古借书盛酒器也”强调鸱与希瓦都是借书新用的盛酒器。争论辨明,排除痴嗤。鸱希瓦归一于借书酒盛器。鸱希瓦难译今语。或是酒坛、酒瓶,还莫近似。

今时,人们继承了爱书护书的好传统。人爱即我爱,不夺人所爱。书为我用,书为人用。语云:“宝剑送予勇士,好书赠与学人”。有道是禽择木,书择主。书得其所,是快心事。

所以把珍本台湾版《姑妄言》赠与学人,平生滴酒不沾,不图鸱希瓦。然,赠书也遇可嗤的事,专著《隐语揭秘》挂号寄赠京师战友吴乐(吴祖光之妹),邮路见《金瓶梅》字样截留,可嗤!吴乐从其他战友借阅。凡我藏书,借送分明。忘年交胡胜先生,取书两册,厚书言送,薄册言借。因薄书非我所有,须还书主。再是薄书中有相关资料,拟写“吃人肉的酒宴”。

书,久借未还。好友董文成提醒,胡胜即拎着两希瓦还书。果真是:借得酒缘还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