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美术史中的新兴力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美术史中的新兴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文化讲求的是一种真、善、美,艺术作为一种特殊传播方式,更应该遵循这一标准,艺术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艺术应该具有审美的性质,尽管“笔墨当随时代”,但唯有求真、求善、求美的艺术才能走得更为长久,真正意义上发挥“美育”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求真;求美;艺术界限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从 1979年的“星星美展”为开端,之后经历了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从人们普遍认可的、早期的“架上”绘画,已经逐步发展成“架上”“架下”并重的形式,艺术向着多元化发展。随着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的产生,艺术的审美性质也被人们不断地挖掘开发,人们面对某些艺术形式不禁会发问,这样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吗?对于目前前卫、激进的中国当代艺术,人们徘徊在艺术的界限上,下面就此具体探讨艺术的界限问题。

首先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的界定,黄河清先生认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当代艺术’都约定俗成地有了一种‘特指’意义:‘当代艺术’仅仅是指一部分‘当今之时’(或最近三五十年)发生的艺术,而另一部分则不属于‘当代艺术’,尽管它们也完全是在‘当代’发生。”这充分阐释了当代艺术的定义并不如字面的含义;另一位学者李小山先生认为当代艺术的概念,“简单地说,凡是传统艺术中不曾有过的东西,例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VIDEO ART等等(包括架上绘画中许多与传统不同的新因素),统称为当代艺术它和当代文学、当代哲学不一样,后者不过是时间上的断代,而前者则是类型上的划分,它也包含断代,但更多的是类型问题。”这无疑表明了当代艺术的独特性、创新性、实验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争议性与茫然性,因此中国当代艺术无论从艺术家的创作角度,还是大众的审美角度,都面临这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面临着如何建构、如何体现当代艺术价值,这种新型艺术形式也促使着艺术在观念、样式、表达方式上的一系列创新,因此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的洪流中,当然也不乏受到国外艺术的影响,当时的国外艺术,它就像一株外来的物种,在很多人尚不知情的状况下便造成了“生物入侵”,使中国原有的“生物链”受到了破坏,在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等诸多方面显示出严重的不适应性。例如在中国上演了以虐待和自虐为主题的“艺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挑战了艺术受众们的审美习性,因此人们为当代艺术打上了“血腥”、“肮脏”等印象,那么,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美吗?柏拉图认为,美的事物之所以美,不在于事物本身的线条、色彩和结构等,而在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能够让人产生精神愉悦的,都可以称之为“美”。而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缺乏基本的艺术美感和中国广大民众所能接受的审美价值取向,因此也争议颇多。这一行为艺术照搬国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并不能赢得中国大众的欢迎,西方的艺术家较为青睐,因为西方画家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所以他们对于中国人所进行的以带有中国历史文化为符号的中国当代艺术尤为感兴趣,而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又极度想向国际艺术靠拢,于是两者之间有了互需的共通。

作为艺术,被称之为艺术,首先要有一种审美性。作为艺术家要有一种审美性,那么作为艺术的东西要按照审美的规律来制造,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艺术的应该首先要有审美性,我们称之为行为艺术的,已经背离了审美性。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中国文化讲求的是一种真、善、美,艺术作为一种传播方式,更应该遵循这一标准,中国的当代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单一,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视觉习惯,解放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并把艺术推向了大众,但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弊端,其暗藏的隐患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担忧。如若长期处于这种泡沫下的虚假繁荣,只能算做把当代艺术束之于是空中楼阁上面。

艺术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样的艺术才能走得更为长久。卡瓦拉罗认为:“对某些批评家而言,审美完全独立于社会道德标准,对另一些批评家而言,审美则与政治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由此可以得出,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第二种审美标准是大加赞赏,然而不管是何种审美背景,追求艺术之真、善、美的标准不会变,这是艺术的根本出发点及最终归宿。

著名批评家高明潞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始终处于变异当中,尽管受到西方的影响,在变异中积极寻找自己的特点,看到他对未来,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推动作用,这个是最重要的。因此秉着这一出发点而创作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将向着一条光明,且被审美受众更易接受与理解的方向发展而去,求真、求善、求美是当代艺术创作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过程中不变的法则。

参考文献:

[1] 黄河清.艺术的阴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小山.阵中叫阵[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 王仲.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J].美术,2001.

[4] 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5] 和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