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批判性角度试论翻译的标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批判性角度试论翻译的标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翻译是否有真正的标准?人与人交流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人所创造的文字作品天马行空,翻译的模式与情境变化多样、难以把握。我们是否需要给翻译限定唯一的标准呢?文章对翻译诸家多层次的翻译标准提出质疑和见解,以翻译评价为切入点,结合翻译的模式,探究翻译的标准。

关键词:信、达、雅;多元化;翻译评价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转达出来,而翻译与创作有本质不同,创作的目的是表达,它可以天马行空,而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其跳跃的高度和行走的范围要时刻受到原作的限制。当然,为了增加翻译文字的可读性,译者往往需要在原作框架的基础上抛弃直译。那么,翻译需要跳得多高、跑得多远,自翻译初始,无数学者大家为其设立标准,但时至今日,翻译的“终极标准”仍无定数。那么,翻译是否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呢?

一、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

辜正坤曾提出了“翻译俗嫉亩嘣互补论”。(辜正坤,1989:100)同样,人类语言的不断发展,原文文体以及翻译模式的多样化,清楚地表明我们无法在所有翻译情境下套用固定翻译标准。笔者也认为翻译标准不应拘谨,而需审时度势、灵活应对。固执地将某种翻译标准奉为箴言,只会为翻译的桎梏。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一个基本原则――“忠实”,如果通篇错译改译,原作意在此而译作言于他,那何谈翻译?更不用说传神达意、功能对等了。脱离“忠实”的翻译不亦于重新创造。如支谦有关翻译中的“当令易晓,勿失厥义;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及道安所提到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都体现了他们对翻译“直译求信”标准的追求。(熊兵, 2000:5)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面对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文化,如果过度强调“忠实”,经常会使我们滑入“硬译”、“死译”的瓶颈。由此可见,古时翻译家们对于“忠实”的追求也是偏激的。

二、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评价

在近现代我国翻译界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对这一标准的争论,首先针对的是严复的“雅”。对此严复仅解释为“尔雅”。严复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追求“雅致”的译语,这样的译文辞风讲究,可登大雅之堂。可见其“雅”的翻译观并不是针对原文本身的雅致而提出的,而是将雅致和美感作为译文的一种常规标准。那么,如果原作的艺术价值并不高,译者却刻意追求译文的“雅”,那么“信”从何来?一篇翻译作品如果兼顾“忠实、通顺、美”的要素,苛求一种完美的状态,是否会牵强附会、漏洞百出呢?“忠实”虽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绝对的忠实和准确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实际上很难成功。只有原作是绝对忠实的。“即使照相也还是因色调等的变化而略微地‘走形’”(吕博, 1998:7)。而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解释出来就是忠实准确的话,既不通顺也无美感,但通顺且富有美感的话却失掉了原汁原味和忠实。由此可见,忠实与通顺美几乎处于对立的层面。如果译者一味追求“信、达、雅”标准,往往会在某一节点失衡,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

朱光潜并不赞同将“信、达、雅”作为可并列的翻译标准。他提出以“信”为翻译的标准,认为“原文达而雅,译文不达不雅,是不信;原文不达不雅,译文达而雅,过犹不及,还是不信。”(罗新璋, 1984:448)其实,有时原作作者也在故弄玄虚,行文复杂、立意隐晦,本来也不想让读者看懂,而译者却将这样一份材料翻译得行于流水,而且表意明显,似乎增加了译作价值,可是在这种类似于“编译”的过程中,原作的价值早就消耗殆尽了。此外,针对严复“信、达、雅”标准中的缺陷,各家又提出了许多标准。影响较大的如西方译者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谭载喜, 2002:164)并且,众多翻译标准中,几乎都是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的,而翻译实践却远不止文学翻译。从这个角度讲,用任何一种翻译标准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总标准都是有失公允的。综合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各译论家的翻译标准都是从自己有限的、局部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个体标准无法对所有的翻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实际上,“五花八门的翻译实践是难以用这个或那个标准来规定的”。(程永生, 2000:4)由此可以考虑一个关键问题:翻译的标准到底应该由谁来制定?译文的优劣成败该由谁来评价?

三、翻译评价的客观性

19世纪后期,英国两位翻译学者阿诺德与纽曼就“荷马史诗”的翻译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辩论,主题是“译文的优劣由谁判定”。阿诺德认为译品质量的好坏“应当由那些既懂希腊原文又能鉴赏诗文的学者来评判”,而纽曼认为“对译品质量进行评价,应当看一般读者的反应,而不应看学者的反应”。(刘重德,1984:45)译作和原作有本质的区别,原作可以被视作艺术,但是当文学大家、翻译大师以艺术的眼光、专业的思维看待一份译作,并将其当成译员的“原创”成果来评判优劣,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不公平的。也许在翻译大家眼中言辞优美的译文,却成了普通读者理解的负担,又或许翻译大家眼中表意直接、干脆利落的译文,却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不够丰满。翻译的实质是传达,传达的是语言文字、情感和文化,这样一种传达,不仅是局域性的,更是世界性的。因此,如果译文切实地迎合了翻译大家小众的标准,却无法满足读者大众的标准,那么这样一份译作是成功的吗?这又是极具争议的一点。

三、结语

翻译是不断学习、研究的过程。客观而言,合格译员的首要任务是传达原作的意思和情感,而不是再造。牢记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忠实”,因为目前还没有哪一套翻译标准理论能得到学术界或是普通大众的接受和认可。而多维度的翻译标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杨晓荣对辜氏多元互补论的看法是:“此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翻译标准问题上的僵化观念,提出一种多角度的、立体的思维方式。但成也‘多元’,败也‘多元’,最终使人有一种对标准把握的‘虚无感’”。(杨晓荣, 2002:449)当然,也正是这种各执一词,相互批判,才使得“翻译标准”可以始终走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纳入新鲜血液。此外,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变迁,翻译模式的多样化,以及人类的可知性预示着我们在未来对翻译的标准的认识仍会处于不断变化状态。总而言之,翻译标准的确立对翻译理论建设、翻译实践及翻译批评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否在未来的某一天,在翻译的标准问题上取得突破,得出中肯、合理的翻译标准,作为翻译界的学子,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中国翻译,1989,(1).

[3]刘重德.阿诺德评荷马史诗的翻译[J].外国语,1984,(4).

[4]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