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一缕阳光让学生的心花绽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一缕阳光让学生的心花绽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它独特的存在意义。通过描述一个案例,对案例进行正确的归因,以及案例带来的体会。提出环境熏陶,营造外部氛围;故事启迪,促进思想内化;心理暗示,实现自我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益实践。

关键词:队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教育追寻】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案例描述】

我们中队有个“不合群”的队员,平时,他的小脸老是绷得紧紧的,眼睛里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冷漠。当其他队员捧腹大笑时,他也只是扯扯嘴角。辅导员点他回答问题时,他一句话也不说。

有一次,我刚进教室,中队很多孩子就叽叽喳喳地争着对我说:“辅导员,小彭又在桌上乱涂乱画……”孩子们有点激动地陈述着小彭的各种“罪状”,而他却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的眼神提醒我要多留意他,我将他的座位挪到讲台边上,从此,我时常用鼓励的目光和他交流。在学习上,只要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就当着全班队员的面表扬他,课后还让一个成绩好的队员辅导他阅读。

有一次周五放学后,队员陆陆续续地跟随爸妈回去了,小彭却在我身边来回走动,还不时地抬头看看我。我问他怎么了?他把手伸出来给我看,并告诉我是不小心蹭的。我循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立即松了口气,原来只是有点破皮,并没有流血,于是安慰一句就让他回去了。谁知周一早上,他的“阿婆”就找到我说小彭不肯上学。原因是:他说辅导员根本不关心他,手都破了,辅导员却只说了句下次当心点啊。“阿婆”又告诉我:他的父母离婚了,他跟着爸爸,可是他爸爸忙着公司的事,很少回家……我似乎明白了很多!

从那以后,我和小彭的爸爸、阿婆定期交流,交流孩子的家校情况。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都发现了小彭明显的进步,比如说能准时完成作业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学会怎样和队员相处。性格的好转,对他的一生多重要啊!我庆幸自己没简单、随意地对待他,让他放任自流。

现在放学后,他还是迟迟不愿意离开教室,但不是因为发生什么意外,而是因为他想在教室多待一会儿。

【案例归因】

为什么小彭同学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令人“习以为常”的小事?为什么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

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其实,这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

3.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

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

4.小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

在家长群体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教师如父母,教师对学生没有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无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长却从不考虑这是否已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障碍?

【案例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直接服务于人类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它包含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某些理论与手段,而更多的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成功尝试】

一、环境熏陶,营造外部氛围

学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用良好的班风感染人

建设优秀班集体,我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自主的心理环境,让每个学生在这个班里都能获得快乐,感受到温暖。在先进理念的支撑下,我在班里采取了一些新举措: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人人有岗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能尝试成功的快乐,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2.用健康的舆论激励人

我经常在班中夸大表扬好人好事、学生的先进事迹,让大家来参与评价。我还利用夕会或主题队会,宣传“民主治班”思想。我总是把小朋友获得的奖状、荣誉制成PPT,让队员观看,学有榜样。在良好的舆论影响下,激励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形成了团结向上、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故事启迪,促进思想内化

孙敬修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故事,在儿童的幼小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一生都不会忘记,并能成为他们以后做人的准绳。”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不必多讲深奥的道理,经常用一些真实、新颖的故事来教育学生,打动学生,效果会更好。

1.用伟人的故事激励学生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出现了无数位名人,这些人小的时候有着许许多多典型的事例,这些事例能够鼓舞人、激励人。我总是给予学生生动地讲述,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2.用身边的故事感染学生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故事耳闻目睹,听起来感到很亲切,也很自然,因而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我善于抓牢学生中的典型生活故事,及时感染学生。

三、心理暗示,实现自我教育

“把自我教育权还给学生”已成为时代的强音,成为班主任的共识。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要化教师的苦“导”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心理暗示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1.行为暗示

暗示就是指客观环境以不大明显的方式向个体施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映的一种心理现象。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让人接受。”对学生进行暗示法,常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表情暗示

人的表情很丰富,不同的表情反映人的不同心理活动。

在适当时候给学生以表情暗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班有一位女孩非常内向。有时上课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但迟迟不敢举手。这时,我总是向她投去鼓励的目光,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会儿,她的手就举起来了。这样的暗示,只有学生和辅导员彼此知晓,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

3.赠言暗示

我在班里派生出一个“心语”日记,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窗口。日记里面学生的喜、怒、哀、乐,无话不说。我尝试利用教师赠言暗示,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化解不快,开开心心生活,从而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陶冶学生爱美情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工作中,各种心理问题很多,每读到一篇篇“心语”,我都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抒写赠言,用心去呵护这份珍贵的“信任”。每当学生拿到赠言,看到辅导员亲切的话语,心里就像开了一扇窗户,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2]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