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澄城县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澄城县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是传统农业县。2002年农广校加挂农民培训中心牌子后,农广校职能和重心发生了重要转变:以农民教育为主线,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为支撑,在继续稳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的农民科技培训。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民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扶贫、劳动、教育、科技、城建、团委、妇联等部门和群众团体,也相继承担了农民培训项目。但由此出现了多头培训、重复培训,有些培训流于形式的情况,农民为此感到迷惘,他们渴望获得新技术却不知以谁说的为准,农民培训中心的工作也陷入被动。

一、整合农民培训资源的初步探索

从2005年开始农广校积极开展调研,意在整合资源、统揽农民培训工作全局。2010年,澄城县农广校提出在农业系统内整合培训资源的方案,得到农牧局的重视和支持,几经研究讨论于2011年 4 月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完善由县农民培训中心牵头,各技术单位、农业专家服务团参与,其他培训资源为补充的上下贯通、互相衔接的农民培训体系,做到“制定规划、资源整合、经费投入、组织实施”四统一。

县农民培训中心通过深入调研,按照县域经济发展及农民科技素质的需要,制定了“十二五”农民培训规划及年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农民培训工作面向农村和城镇两个市场,突出青年、提高素质和促进就业三个重点,实现由农业技术培训为主向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培训、由单一技能培训为主向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训两个方向转变。

按照各单位的业务特点及所承担的项目,由县农民培训中心下达2011年培训任务,结合“十二五”规划,年培训5万人次的目标,将培训任务下达给各培训单位。在培训形式上,由县农民培训中心统一搭台,其他单位密切配合,依托农牧专家服务团的专家成员,根据农时季节,采取课堂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基层办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现场技术指导与热线服务相结合、远程教育与声像教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直接有效服务于农民。组织管理上,按照年度培训计划,以农民培训中心和农牧局科教股为主体,负责督察落实各培训单位,按计划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并规范建立培训台账,由农民培训中心统一编制表格,各培训单位对培训学员注册登记,实行培训情况月报制度,确保培训工作实实在在不走过场。

通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系统内农民培训资源整合后的培训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尤其近半年的实践,从农牧局到农民培训中心有了统一的计划,杜绝了前些年重复培训、为项目而培训、走过场的做法。各培训单位全力以赴按照培训中心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作。开展调研、制定计划、台账建立、影像资料、对外宣传、信息报送、监督考核均由农民培训中心统一承担和管理。

二、目前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澄城县的做法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把这一形式作为“澄城模式”在全省展开问卷式调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完善和规范运作程序。澄城县先后组织开展了省市两次布置的问卷调查,广泛发动群众,真诚听取意见,发现澄城县目前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多

由于多个部门都搞培训,加之有些企业、社会团体也分头搞培训,特别是个别企业、社会团体往往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为培训而培训,挫伤了农村干部群众学科技的积极性,扰乱了培训市场。再者,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技术信息难以统一,无法操作,既浪费了资金,还达不到理想效果。

2. 培训体系不健全

培训过程中,时常出现两头热、中间凉的现象。培训部门培训热情高,农民学科技热情高,但乡镇、村组缺乏组织领导,致使活动难以长期开展。

3. 培训缺乏长效机制

前几年通过实施农民绿证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项目,近几年又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来支撑农民培训,目前新型农民培训发展到50个点,一旦项目完成,培训活动很难保证正常开展。

4. 培训设施不健全

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都建有农民技术学校、林业学校等,而村级培训场所大多利用废旧校舍,或与党建活动室合用,多数村组有校舍无桌椅或桌椅不够,无法适应培训的需要。

5. 技能培训开展不够

多数培训部门依单位职能围绕主导产业,技术培训多,技能培训少,尤其是务工技能培训少。近年来通过资源整合等手段,农民实用技术方面师资已能满足培训需要,但技能培训方面师资严重不足,加之缺乏实验实习设备,目前只能围绕投入成本少的刺绣、土布等专业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民创业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

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统一的培训规划。各培训机构按照自己的项目和意愿,各唱各的调,调查中常发现一个农民刚参加完这家培训,又接到同一个专业另一家培训通知,且内容互相矛盾,农民无所适从。二是农民科技培训投入严重不足。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民科技培训的瓶颈。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手段落后,培训难上档次。三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有人认为农民教育是长期任务,短期内带不来什么经济效益,于是漠然处之。结果,越不重视培训工作,农民的科技素质越难以提高,经济效益就越差。四是培训基础差。澄城县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科技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一;经济基础差,资金投入不足。四是网络设施不健全。由于投资严重不足,培训设施差,网络设施不到位,信息传播缓慢,出现农产品卖难等问题,致使农业增产不增收。

三、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1. 建立农民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农民培训中心统揽培训工作全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全县农民培训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出专家讲师团及各级技术员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相关激励政策;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实施培训;做好培训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整合培训资源,组建师资队伍;加强档案管理,做好资料收集工作。逐步建立起农民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2. 建立培训网络体系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农民培训中心牵头组织建立起一个由县、乡、村三级培训机构搭起的宝塔型培训体系。

(1)县培训中心组成一支由3~5人组成的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加工等5个专业的专家讲师团,对乡镇2~3名各对口专业技术员进行系统培训。

(2)乡镇各专业技术员对村级各专业示范户5~8人根据各村不同特色进行指导性重点培训。

(3)各级各专业示范户辐射5~10户农户,形成长期结对子的形式进行帮带。

(4)县培训中心分专业建立服务热线,并定期对各乡镇、村示范户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难式的培训。

(5)县、乡、村三级培训机构制定长期、短期培训计划,并定期逐级上报培训情况。同时下发到每位农户手上,让农民及时了解每阶段的培训内容并实施监管。

3. 将农民培训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中

年初制定考核标准,年终由县考核办对各乡镇培训情况、硬件建设进行考核。力争在3~5年内建好村级设施齐全的培训场所,为培训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4. 争取领导支持,提高教学手段

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组建培训机构及实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方面争取中央、省、市在农民教育方面的项目资金,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按照陕政办发〔2000〕43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农广校的办学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各地在统筹安排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费时,尽量增加对农广校办学的投入;在安排地方教育费附加时,应列出专项或按一定比例用于农广校办学;国家扶贫资金和各种农业投资项目中,凡有培训内容的,应依托农广校并列入实施计划。”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投入机制,设立农民教育专项基金,建议县财政按辖区劳动力人数,按每人每年1元钱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做到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

5. 加强网络建设,扩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地面卫星接收站、农业信息网站,方便基层干部及时掌握农业新优技术,进行网域沟通和供销信息,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提升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