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及其发展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及其发展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深化的阶段,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育是对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高校在这一方面也开始逐渐的加强管理,在教学模式的探究上积极的展开讨论活动,共同为高校的体育教育事业出谋划策,从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本文主要就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适合当前教学发展的模式,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模式 改革

引言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紧迫任务,构建一个能将老师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够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进步的教学模式,是对体育教学整体进步的保障,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内容杂乱,缺少针对性,体育教学方案的制定极其不合理,过分强调体育教学中的

运动技巧传授,而忽略了理论教学。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过分偏重于运动技术方面,而这些运动技术专业性较强,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在日常活动中都用不上,这导致大学的体育运动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一项日常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大学里学到的体育运动无法得到延续。

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大多数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往往一个教师带好几个班级,增加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也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同时,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普遍偏低,教师年龄老化,学历普遍不高[1]。此外,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队伍建设中,没有权威的学科带头人的课外活动教学,没有对体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导致体育教学理论连年得不到有效更新,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教学偏形式,缺少实用性,大多数体育教师注重教学创新, 采用很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虽然教师的这种想法对教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却过于注重课程的形式,忽略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这包括一些省、市、地区的公开课、示范课,为了显示教学改革效果,往往把平时不常见的教学搬上课堂,而忽视了课程的难度,学生难以掌握,导致教学改革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健康理念与体育教学脱节,体育的锻炼不但能够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却忽视了健康的要求,使学生只是为考试合格而锻炼,没有形成一种锻炼习惯和意识,也不注重学生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体育观念和意识淡薄,使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二、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模式的优化

构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因此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重新整合,其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2]。

(1)明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和坚持的指导思想。

(2)依据指导思想,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

(3)改革体育教学班的组成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段选择参加不同项目组合的教学班。

(4)改进教学方法,当前,应着重研究如何根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改革的思路。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体育教学的本质, 是对体育教学的功能和要求的重要指导,例如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创新教育等,是构建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指导思想的体现, 是编制教学课程的主要依据。 因此,必须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进而保证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加强教材建设。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增加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内容。教材既要保证全体学生必要的体育基础学习,同时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心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要注意教材的规定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加强教材的多样性,使教材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3]。

教学内容。素质教育特征之一,是基础性。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因而,普通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设置及选择必须服从“基础性”这一特征和转移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体化的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而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特征要求改革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尽可能地为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锻炼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竞争意识的培养就分层次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上进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而且在统一的教学内容、进度下,成绩跟不上的自动调整到下一层次,这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因此也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上好每一堂课[4]。未来的学校体育将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要求,向社会开放,向国际开放,体育课堂也将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在实现中国特色的同时,仍将继续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己,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定将要进行转变,在教学的改革上要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模式共存,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04).

[2]杨九平.对成都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01).

[3]杨立春.网络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J].体育世界,2013,(08).

[4]杨靖.高校体育教学学生多元适应性思考[J].运动,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