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目击桂西天坑奇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目击桂西天坑奇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火车抵达南宁,立即登上一辆大巴车向西奔驰。先是走在既宽又直的沿江高速路上,约两个小时后,便转向起伏的群山山麓驰骋,逐渐在山间的蚓形公路上左旋右拐地摇晃。不一会,夜幕下垂,只见座车的探向灯在前方闪烁,其余一片漆黑;并从汽车不停的加档声和旋转率中,意识到汽车在不断地爬坡又不断地旋行。在这种持续到深夜的震动和摇晃中,我不时地自我安慰:这次艰苦之旅缘于一睹桂西近年发现的型巨而量多的漏斗奇观,果真如愿就不虚此行了。

说起大漏斗,还是10多年前我去川南省亲时在毗邻云南省的兴文县看到过,给我的印象是像我少年求学时常去打球的有高高一圈观望台围绕的上海江湾体育场,只是面积不知要大多少倍。我当时未能下到漏斗底部去探寻,只在漏斗沿口的一块红字石碑前流连良久。那字是上世纪80年代初题写的:天下奇观。人类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如今在广西的西部又发现了更大更多的漏斗,叫我怎能不向往呢!

大巴车深夜抵达广西自治区内海拔最高的县城乐业。乐业是一个壮族人数最多、有10个民族安居的山区县。接下来一连几天,我就在一些漏斗间,以及地下溶洞、地下长河、地下长廊中盘桓。不消说,异域山乡人的那种憨厚、炽热和独特的民风民俗,都融汇在我数日的朝朝暮暮中了。

最先浏览到的是乐业的黄洞天坑。这时我才从老朋友、著名岩溶地质专家朱学稳口中知道,如今在地质学上,对地面下沉但规模较小的地坑称之为漏斗,坑口直径在100米以上者就叫天坑了。黄洞天坑的坑口在170―320米之间,当然在大型天坑之列。坑口面积达51700平方米。这个天坑的最大特点是坑底和坑口周围都满布原始森林。我步至坑口,沿一条前不久为游览者设置的步行便道绕坑口行进,只能偶尔从林木枝叶的缝孔中才能探视到天坑的一隙,但仅能看到极小的一角。企盼一睹坑底而不得,这天坑也就愈加显得奇丽和神秘。人行万木笼罩的林荫中,只觉一派幽幽隐隐,渺渺森森,它显得异常清幽、温婉而有灵性。那些从未面识的藤木草卉,好像都在为远客的到来扭动轻盈的腰姿,露出温存的细眉笑靥,极是可爱可亲。这时,人在举步之间,连自己的身肢都轻飘了似的。一路上那些名目多达100余种的兰科植物,特别是属于珍稀品种的大叶兜兰在盛放,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稀世珍宝拉玛松也喷发出阵阵馨香,让观光者神怡心舒,翩然欲醉。一行人中,不管是科学家、人文学者,还是教师、旅游者,中国人、外国人,都无不激动兴奋,一时间歌吟呼啸之声不绝于耳。走到坑口环行路终端,伫立在一个平台上,一眼便见对面天坑犹如一幅巨大泼墨国画的陡峭岩壁。这片巨崖好像是从170米深坑底下那些葱茏无比的原始森林中长出来的。据说,在这块岩壁上近年举行过国际攀岩比赛,外国著名攀岩竞赛手共同登世界上最佳的攀岩岩壁。这时,笔者特别想到坑底去跟踪那群神秘的黄。因为听说桂西的一串天坑就是一群黄牵引出来的。

黄是林业工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巡视时偶然发现的,还看到坑底有群像山鹿一样的黄在悠然自得地游憩。紧接着,桂西类似的地坑地洞接二连三地被发现了。不久,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的专家朱学稳教授等应邀前来考察。朱教授探察后十分兴奋,指明它的发现不仅极富科研科普价值,而且还有经济价值。

次日,我先步入一个喀斯特溶洞,走完既阔又长的洞庭,向前往明亮的洞窗方向,翻上十数米高的一道土埂,就进到这个天坑的上腰部;这回是从这里沿着新开辟的一条蜿蜒曲折的便道朝下行,到天坑底部去浏览的。我这才明白这个天坑为什么叫穿洞天坑。

穿洞天坑底部都是浓荫密布的原始森林。一下投身到深300米、底面大到3万平方米的坑底,简直走进一个离奇的万花筒般的世界。这里万木荫翳,千卉铺翠;空气温润而清醇,真是爽心沁脾,加之负离子含量高,俨然天然氧吧。林中珍树异草多多,有恐龙时代的桫椤,有比桫椤更古老的短肠蕨,有围径达1.9米的濒危一级保护植物掌叶木,有树围1.5米的野生核桃树。仰头看,那些高高的乔木,为追逐阳光,求得生存和发展,直往上升,向着坑口,向着天庭;而繁多柔身曲茎的藤蔓,则攀着林林总总的大树的枝干,绕来绕去地爬向空际。天坑坑底的这些植物,什么螺蛳树、钻天风,什么贴壁榕、变色蕨、九死还魂草,真令人沉思无限。他们是坚毅、倔强、顽健、耐性的化身!

穿洞天坑再往前,是潺潺流淌的地下河。河水中的小生物因为长期生存环境的影响,不仅体色异化成半透明状,连眼目也退化,成为盲鱼盲虾盲蟹了。

又一天,当我登上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坑口海拔1500米的最高点,伫立西峰放眼时,这又是另一番景致和色调:远近峰峦如笋,苍莽葱茏,护卫着一个神奇的巨钵瀚井。此钵此井,由3面陡立石峰和3个微凹垭口合成。石崖斧劈,伟岸威凌;垭口点翠,绘饰天成。坑状成鸭梨形,定眼瞧,煞似远古时代的一只却是巨无伦比的酒盏酒樽。它因由大石围成,定名为大石围天坑。它是桂西眼下最大的、也是可以一瞥收纳全貌的天坑。这个形成于250万年前的超大型天坑,坑口坑底面积分别为14.88万和10.8万平方米,坑深613米,是目前仅仅略次于重庆奉节县小寨天坑的世界上第二大天坑。而天坑的坑底原始森林面积、绝壁垂直高度、动植物种类、地下溶洞规模、地下河系等方面,都居世界首位。它已被国际洞穴协会确定为国际洞穴探险基地。其坑底的原始森林面积大到10.50万平方米,林木一派茂密荫森。据朱学稳教授告知,树围有近2米的。在如此深度的地坑里生长着这样大的树,按常态确难想象。此刻,片云仍在身边缭绕,薄旭却又在峰巅迷茫,而山风阵阵劲拂,不禁令人身摇心摇情摇意摇了。毫不夸张地讲,这些天坑群称得上是世界的天坑博物馆了。这自然奇观,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不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是指日可待的。

370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西行入广西考察,曾溯右江行,因丝毫不知前面不远处还有如此绝妙景致,仅走到隆安、平果境内,与乐业――凤山的天坑地河溶洞失之交臂,真是可惜,要不,他的笔下对桂西这处异象奇景该有何等细针密缀、飞花喷雨之文墨留给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