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生活设疑 激发探索欲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生活设疑 激发探索欲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有了问题,才有探索的动力。重新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正是教师迫切需要做的。知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求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给学生轻松的课堂环境。把握好课堂这个主战场。授之以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问题;生活;探索

疑问,顾名思义,因为有“疑”,所以“问”,有了问题,才有去寻求答案的动力,才能驱使人不断去探究。进一步说,如果“疑”越有吸引力,那么“问”的动力也就会越足。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对“问”是极其推崇的,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疑是否吸引人、是否巧妙有新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学生进步的开始。

人降生到世界上,什么事物都是新奇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求同、从众教育的环境中,与此同时伴随着学生自我意识、害怕挫折心理的增强,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减弱,所以,普遍有这样的现象:在七年级刚上初中时,全班举手发言还是比较踊跃的,到了八年级,举手就只有大约一半了,而到九年级,举手变得寥寥无几了,求知欲几乎丧失殆尽,几乎完全处于被动跟着他人走的境地,学习的积极心态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越来越潜在化的探索欲望重新唤起,正是教师迫切需要做的,这需要教师立足课堂、长时间坚持不懈地追求课堂设疑、设问艺术。因此,根治初中阶段求知欲走下坡这种长期的痼疾,突破的途径正是生活

一、放下心理包袱,融入问题情境

人的心理一旦背上了包袱,必然会有负面的影响,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进入课堂,还给学生一个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师从姿态上,总是保持鼓励的态度、启发的态度,允许学生答非所问、不着边际,站在学生角度理清思路,帮助学生向正确靠拢;学生学习氛围的引导上,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引导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每一个环节都本着这种理念去努力,让信心不足的学生拾起信心、心有担心的学生不再担心、害怕被笑话的学生不再被笑话……学生必然能融入。

例如,实验探究浮力时,有位家里做沙子生意的学生提出:“物体在流动的沙子中有没有可能产生浮力?”如果老师为了教学进度忽视学生这种非常独特的提问,甚至打击取笑引发学生哄笑,那么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识,还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的心就慢慢离我们的目标远去,反之,如果赞扬他的独特,赞美他的奇思妙想,鼓励大家多观察多结合我们的生活进行思考,则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学生会提出更多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让问题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课堂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因此,课堂中,诸如开始、知识关键处、一些关键环节要特别注意本着思维“最近发展区”原则,甄选生活中好的相关情境作为背景,结合分析重点、难点分层设疑,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学《物质的构成》时,让学生分组做高锰酸钾和粉笔灰溶解的对比实验,借助高锰酸钾和粉笔灰的颜色,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以及粉笔灰沉淀在杯底的事实,学生在报告实验结果时纷纷说出了:“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粉笔灰沉淀在杯底。”笔者及时告诉学生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学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因此对溶解的概念理解得相当透彻,此时笔者趁热打铁,做了食盐溶于水的演示实验,追问学生:“谁能告诉大家,食盐到哪里去了?”这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表扬了他们,惊讶地说:“原来食盐在水中变成了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即食盐被水溶解了,你们真聪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昂,获得了科学的知识,增强了探究的能力。

三、给学生“疑”之法,“问”之道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现在新课程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正是应承了这种思想,也就是说,教给学生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善于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重力》之前,布置“寻找重心”的实践任务:每个学习合作小组任找几件日常用品,找出它们的重心,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一些探究问题。结果不少小组的问题使人眼前一亮:我们乘飞机时,发现有人相互调换位置或走动等,这样会不会带来危险?很多长途大巴车乘客的位置很高,而下面的储物仓往往空着的,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陀螺转起来不容易倒下,是物体重心下降了吗?……

确实,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让课堂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03.

作者简介:陈江平,男,本科,就职于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中,研究方向:初中科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