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藏高原市场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藏高原市场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青海省农牧厅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市数已达397家,年交易额达128亿元。批发市场达到99家,年交易量达到165万吨,交易额达60亿元。有12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家农资批发市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定点批发市场。

市场建设投资加大,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1年,青海省农牧厅积极争取省财政资金500万元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设立了383平方米用于展示和直销青海特色名优农畜产品为主的青海馆,相继成功举办了青海馆开馆仪式新闻会、藏牦牛肉美食周、青海馆开馆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上海及华东地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广泛关注,为青海省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华东市场打开了局面。市场类型由综合性向专业性方向发展,截至2011年,全省农业部定点市场中有原粮专业市场2家(青海省西宁市仁杰粮油批发市场、青海海东诚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绒毛交易市场1家(青海雪舟三绒畜产品批发市场);畜产品交易市场2家(乐家湾畜产品批发市场、青海裕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1家,其余6家是以肉类、蔬菜、瓜果等为主的综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市场配套冷链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2011年初邀请农业部规划设计院专家到青海省海东地区、西宁市、海南州、黄南州等地进行集中调研并编制了《青海省农畜产品产地冷链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为全省今后发展农产品市场配套冷链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继续投入省级支农资金1000万元用于蔬菜保鲜库建设。实施了青藏高原乐都农产品物流园冷链1万吨果蔬保鲜库、互助县农业示范园1000吨蔬菜保鲜库、西宁临峰2050吨保鲜冷藏库项目建设,同时加大了大通国良蔬菜合作社、大通海发批发市场保鲜库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全省的蔬菜保鲜库达到19座,总库容10.36万吨,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的10座保鲜库,库容2.94万吨。累计储藏蔬菜7万吨左右,向市场投放各类新鲜蔬菜5万吨。从运行方式看,保鲜库通过打冷外运蔬菜,秋季储藏蔬菜等形式,解决了青海省部分蔬菜外运和蔬菜均衡上市等问题,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农场品市场物价,增加农民收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产品营销促销成果显著

2011年7月份,青海省农牧厅积极组织全省各市场、蔬菜保鲜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余人到甘肃兰州参加了农业部、甘肃省政府举办的甘肃高原夏菜产销衔接会,通过参观考察蔬菜保鲜库,产销对接、举办培训班等,为青海省蔬菜生产和外销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为推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和“农校对接”,利用第九届农交会参展层次高,采购商云集的机会,在青海综合展厅成功举办了青海马铃薯成都推介会。

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1年底,青海省互助青稞酒、雪舟三绒、金藏药等8件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天露”牛奶、“西北骄”牦牛肉干、“华宝”蜂产品、“一片绿”蜂蜜等22件农产品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乐都紫皮大蒜、河南苏呼欧拉羊、天峻牦牛、柴达木枸杞等8件农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青海源兴工贸有限公司 “赵”牌青海蚕豆在日本成功注册商标,实现青海农产品商标注册国际化。

2012年的市场建设

2012年,青海省农牧厅将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架构。在区域布局上,根据青海省现有市场发展规模、区域位置、市场定位和城市交通运能条件,着力推进重点扶持的市场及项目建设,重点培育或新建一批区域性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建设物流中心、产地市场、销地综合市场,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两大系统,以及检验检测、结算、信息、监控、废弃物处理五大中心建设,逐步培育一批档次高、质量精、辐射力强,集物流、集散、信息、价格引导、现代服务等为一体的专业农产品流通大市场。根据《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围绕全省农产品十大产业积极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保鲜库和配送中心等。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升级拓展。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农产品市场基础建设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点,对供水、供电、场地硬化、交易和冷藏设施、通讯和信息系统、电子结算价格公示系统、质量检验检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扶持。继续大力推行农产品市场建设规范标准,加快升级改造标准化的农贸市场和牲畜屠宰场市场,建设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农产品市场。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的综合服务水平,发挥市场体系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鼓励发展农产品储备设施、流通设施和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依托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区域性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能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规范现有农资流通网点资源,合理布局农资农家店。积极建立特色农产品连锁店、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卖店等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探索“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多维运营模式,完善农产品“产+销+运+营”体系,积极开展社区便民服务。

加强农产品市场规范管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废止不公平竞争、行政壁垒、地方保护等各种分割市场的政策或规定,消除对市场建设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歧视。加强治安管理,规范行政执法,打击欺行霸市行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为经销商提供文明、安全、高效、和谐的经营环境。加强农产品质安全管理,把好市场准入关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市场诚信机制,打造市场服务品牌,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加强市场信用建设的宣传,进行信用知识教育和培训,制定激励机制,支持市场管理机构和市场行业协会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状况的信用制度。

继续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鼓励和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青海省著名商标等,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 的品牌发展良好局面。继续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按照青海省农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步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行品牌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示范县建设,推进品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加大农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申请财政专项资金加强农畜产品品牌宣传,通过会展平台、公益广告、展示展销、网上展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畜产品和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