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只留下青藏高原?――《青藏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留下青藏高原?――《青藏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些东西必须坚守,比如优良传统,比如民族精神,这才是根。

看《青藏线》之前,正在准备前往上海采访电影大师谢晋。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想着将要面对这样一位历经人生沧桑的老者,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开话匣,并让采访顺利进行进而实现成功。于是,采访的准备工作需要全面而细致。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谢晋的电影生涯,贯穿始终的是对国家、民族历史命运的倾注,承继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扬的是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这样的宏大叙事,经过他典型性的艺术创造,在电影胶片一帧一帧地滑过之际,向观众精彩呈现。

对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版本描述。我们在建构的同时也在摒弃,我们在发扬的同时也在迟疑。但是,有些东西必须坚守,比如优良传统,比如民族精神,这才是根。文艺作品承担着向受众传递这些观念的不二责任,但关键是怎样传递。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时代要有时代的特色,时代要有时代的表达方式。

《青藏线》有着宏大的叙事主题:以青藏铁路的修建历程为背景,从几代青藏线工程建设者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当年铁道兵和几代中国铁路人前赴后继、为圆青藏线通车梦所付出的心血代价和艰难探索的过程。这样的电影值得拍摄,对此,导演冯小宁有着充满激情的诠释:“精神的力量能创造奇迹。青藏线的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跟困难抗衡、敢于挑战的人类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青藏线的修建历程就是一首民族精神的颂歌。”我们需要创造载体,让当事人重温曾经走过的足迹,也让后来者铭记前辈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所付出的艰辛,更要让当代中国人受到这种崇高精神的鼓舞,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影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故事的讲述:冰雪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一队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将木桩钉入冰雪,开始了把铁路修上世界屋脊的梦想。但很快,一位年轻的勘测队员永远留在了雪山。20年后,他的儿子于明远再次向青藏铁路发起冲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将铁路铺到了昆仑山下。但面对巨大的自然困难,却不得不再次停下前行的脚步。又过了24年,正值壮年的于明远任工程建设指挥官,开始了青藏铁路的最后决战。这时候,姑娘初冉冉来到了工地上,她是工程建设队长桑吉的女友,高原病专家。就在大桥主体结构已近完成时,于明远突然发现大桥盖梁上有一道细缝,他忍痛下令炸毁盖梁,众人在泪水中重新开始。正当新的大桥盖梁接近完成之时,于明远的家中传来老母病危的消息。然而此时的大雪忽至,新的大桥盖梁如果不保温就会报废,本在回家路上的于明远半路折回,他和桑吉甚至初冉冉都扑在盖梁上,用身体紧紧压住棉被,对盖梁进行保温。风雪过后,盖梁保住了,然而于明远却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这是电影的情节框架,“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精神通过主人公的言行喷薄而出。而散落的细节点缀其间,让人顿生感动:一个冰冷的馒头大家让着吃;一同资助内地希望小学;施工中对高原草甸和藏羚羊等进行特别保护;中秋节几位工人通过电话向远方家乡亲人发出撕心裂肺的问候……

但是,感动之余,从电影发展的角度考量,这些引发感动的情节与细节并不出彩,更多的是“似曾相识”。亲人特别是父亲、母亲在病危之际,主人公总是能碰到特殊的工作任务,无法离开工作岗位,最终留下终生遗憾――这样的情节是不是有点过于的程式化了?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可能发生,但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年代就向戏剧创作者发出警告:千万不要以为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反映。

步入“大众经济生活时代”,一切都在发生位移。但描写典型人物的手法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这种停滞使得电影的感染力不断丧失,反映一个人物的高风亮节,如果不安排这样的情节,就无法完美表达了?

另外,《青藏线》犯了中国电影另一个突出的毛病,那就是一涉及民族题材,中国电影时常按捺不住,将大量精力放在民族风光的展示上,代价是叙事的突然中断。直接的感觉是,这些创作者一到民族地区,就被这个地方的特殊风情所震撼,于是就什么都不顾了,包括身边的演员,赶紧把镜头对准左右的壮丽河山,后期再配上激越的音乐,似乎在使劲地向观众说:“看啊!好美啊!”这就造成《青藏线》让观众感觉到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块高原,是那样的雪山,是那样蓝得不能再蓝的河,纯净得不能再纯净的天空……”只留下青藏高原?这不应该是一部故事片应该承担的主要功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