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业职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的新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业职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的新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农业人才的摇篮,办好涉农专业应是农业职业院校最基本的专业建设任务。但是,由于近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市场对涉农专业的不看好,使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比重明显下降。因此,农业职业院校如何加大涉农专业办学力度,如何理直气壮地办好涉农专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江苏省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现状

1. 涉农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8所农牧职业院校中有5所为职业技术学院,3所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8所院校中开办专业总数最多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69个,其中涉农专业36个,占52.17%;专业数最少的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22个,其中涉农专业10个,占45.45%;涉农专业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达61.40%,最低的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仅占11.78%。

2010年,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496人(不含成人教育在籍学生),其中涉农专业的学生为28994人,占42.33%。8所院校校内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37901.77万元,其中涉农专业为19527.67万元,占51.52%

2. 涉农专业办学的主要成绩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各院校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涵盖国家标准中相应职业等级的鉴定考核内容,毕业生的双证率均保持在95%以上。各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通过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级职业院校中保持在较高水平。到2010年底,8所农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5所高职院均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近十年来,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学校占地、建筑面积、教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办学基本条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通过校地携手、校企合作和校校联合办学,形成了包括校本部、江苏农博园和茅山校区在内占地3282亩的“一主两园”校园格局,生均占地面积达179.41平方米、实践场所占有面积8.1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达9.1平方米,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达57.49个,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3.11台。

各农业职业院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软件建设,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教学改革需要,增加和修改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已达100多个,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完整。

三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年来,各农业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努力服务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特别是在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各具特色的为农服务模式。如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开通“农信通”,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自1998年以来开通了“农业110”热线,累计接听电话10万多个,为周边地区农户、农业企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7万多个。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科技优势,倾情服务现代畜牧业,建成了一批集农民创业、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合作成立“学院――园区”结对开展技术服务,全程参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使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8所农牧职业院校以培养目标为起始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就业保障为落脚点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各校均在涉农专业上取得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成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围绕就业岗位(群),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项目化课程,创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省级精品或立项精品教材6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编写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7本,开发了68个多媒体课件,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制定国家林业标准1项、省农业标准7项等,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畜牧产业链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创新形成了“三业(专业、产业、就业)互融、行校联动”,探索了“课堂――养殖场”、“德技并进”等人才培养模式;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绿色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与久发农业科技生态园紧密合作,建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办学、引领服务的办学新路。

二、涉农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科专业发展缓慢,农业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

在近十年的农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农科专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科专业学生数仅有微量增长。2000年8所学校中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4489人,而2009年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5250人,从人数上讲农科类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增长十分缓慢,与其它专业学生增长数相比差距明显,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类人才需求相比则差距更大。二是农科专业办学萎缩,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专业的办学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农科类专业大多为园林类、花卉苗木类、养殖类等,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快的设施农业类专业、蔬菜类专业、农业机械类专业、传统的种植类专业办的很少。三是毕业生就业取向是大城市、大企业,而到急需人才的乡村农业技术岗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创业发展的人很少。

2. 实训教学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农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或不愿更新。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度不够,个别院校从机构设置上就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两个单位两张皮的问题。三是预就业式实训目前成为实训教学的主要方式,一般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则无法保证。

3. 对生源减少条件下如何办好农业职业教育缺乏心理准备和发展思路,存在办学短期行为

目前生源减少的预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源低谷已经到来。多数院校看到这一事实并开始采取对策。而个别院校存在着短期行为,还乐道在建新校区扩大规模的憧憬之中。

三、办好涉农专业的对策新思考

1. 尽快实现涉农专业免费教育

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强省,农业大省和强省需要农业人才支撑,面对涉农专业招生难,在已实现中职涉农专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亟需实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并由省级财政立专项支出,以保证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得到真正落实。

2. 加大涉农专业办学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看到涉农专业办学的不足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影响,重视和支持涉农专业办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投入的规定,保证办学基本经费需求,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3. 进一步提升涉农专业办学内涵

农业职业院校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拓展办学思路,办好涉农专业,积极探索适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提升办学内涵,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建议涉农专业教师在进修提高的同时,每2年必须到乡镇农技站挂职工作半年,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已经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凡在乡镇农技站(或在村、园区)累计挂职工作满2年的可转评相应的农业技术职称,以切实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行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制度,开通与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渠道,培养一批熟悉世界农业职业教育的领军型教师。

4. 拓展涉农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进一步拓宽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学农是办好涉农专业的重要条件。一是有关部门在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注意选聘高职涉农专业毕业生,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发挥其专业特长,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二是选拔优秀涉农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三是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领办创办规模农业企业,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到“三农”第一线创业立业。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