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及优化取向:一个国际比较视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及优化取向:一个国际比较视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和指数等定量指标的动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从极高寡占型演变为中度集中寡占型,并有向垄断竞争结构演变的趋势。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银行业并购导致国际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应吻合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国际演变趋势,基于竞争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双重考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定位于寡头垄断结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态管理。

关键字:银行业 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

作者简介:刘 剑(1972-),男,湖南沅江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李映萍(1985-),女,贵州金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竞争状况也不断演变,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等为补充的银行业组织体系。本文将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指数等定量指标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变化,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取向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各银行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其实质反映的是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一般认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等。

1、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指某个银行业务量在银行业全部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是反映银行能否施加市场支配作用的最一般、最直接的指示器。一般来讲,市场中银行数目越多,单个银行所占市场份额就越小,市场竞争程度就越高。

表1中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资产、存款和贷款方面所占市场份额均保持在60%以上,中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从1996年的72.38%、71.13%、71.72%降为2007年的62.05%、60.84%、60.97%。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则逐年上升,分别从1996年的7.47%、8.08%、7.38%上升至2007年的18.26%、18.67%、18.48%,表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加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合作用社)的资产、存款、贷款市场份额则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外资银行除存款市场份额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贷款、资产市场份额并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在逐步增强,但在盈利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约束下,其在我国境内的资金运用并没有盲目扩张。

2、市场集中率(CRn)

市场集中率是指银行业中最大的n个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或利润等方面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重,反映了市场中最大的n个银行的集中度。一般而言,市场集中率越高,大银行的市场支配势力就越强,市场竞争程度就较低。

表2中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间我国银行业资产、存款和贷款的CR4值均保持在60%以上,比较CR4和CR8可以发现,两指标在资产、存款和贷款项目上的差别不大,基本上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这说明市场主要的垄断力量仍然来自前四家大银行。从市场集中率的动态变化来看,资产、存款和贷款的CR4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由1996年的72.38%、71.13%和71.72%降为2007年的62.05%、60.84%和60.97%。根据Bain(1968)基于集中率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率有所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步由高集中度寡头垄断过渡到一般集中度寡头垄断状态,目前大致处于寡占III型的状态。

3、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

CR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的集中度,但其不能反映出整个市场的规模分布情况,而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弥补了这一缺陷。HHI指数是银行业中所有银行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该指数综合反映了市场的分化程度和垄断水平。HHI指数处于0至1之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HHI指数等于0;在完全垄断条件下,HHI指数等于1。

表3中的数据表明,1996~2007年间中国银行业在资产、存款和贷款三个方面的值大致都处于0.12~0.18之间。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各类指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大于0.18降为2003年的0.14左右,再降为2007年的0.12左右。根据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基于指数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由高寡占II型逐渐过渡为低寡占I型、低寡占II型,即随着经济发展与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加强。另外,从指数可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中国银行业该指数大约在5~6之间,到2007年提高到8左右。说明中国银行业目前有8家资产、存款和贷款规模相当的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它们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控制力。同时,指数的动态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程度正在逐步增强。

对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和HHI指数的动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从极高寡占型演变为中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增强,并有向垄断竞争格局演变的趋势。但受规模实力和国家银行业产业政策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仍将保持较强的市场垄断势力,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短期内难以对国有银行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

由于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法规的不同,各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数量较多,单个银行平均规模较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日趋频繁,在单个银行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银行业的机构数目显著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

1994年以来,随着单一银行制度的逐步瓦解以及随之而来的银行并购浪潮,美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见表4)。截至2000年6月30日,美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率CR4、CR8分别为25.96%、34.84%。到2002年6月30日,按照资产计算的国民银行CR4、CR8、CR10、CR20分别为30.02%、39.78%、42.77%和51.94%(王颖捷,2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2001年按照资产计算的市场集中度(CR4)为16.1%,在跨境货币交易中,四大银行的贷款市场集中度、存款市场集中度分别为33%和50%。截至2001年底,德国共有2700家银行,比1990年底减少了40%。同时,德国银行业国内分支机构数目也显著减少,而银行密度(即每家银行服务的居民数)有所提高。

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不足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其金融系统具有明显的银行主导型特征。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拉美国家银行业并购非常活跃,致使银行数量急剧减少,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迅速上升(见表5)。随着金融业的重组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一些体制转轨国家实施金融市场化战略,放松银行业进入壁垒,引进新银行参与银行业竞争,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征仍然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银行业市场结构几乎都处于Bain(1968)所划分的寡占型,且大多分布在寡占Ⅱ型和寡占Ⅳ型的区间内。同时,近十几年来各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各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银行业的基本业态为寡头垄断。从理论上讲,银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风险相对集中,银行业对资本规模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繁琐的审核程序、复杂的风险控制、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等因素要求银行在面对不同规模、不同需求性质的信贷业务时,拥有高度灵活的贷款机制,而规模小、实力弱的银行是难以应付的。因此,银行的业务结构与自身特质,以及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银行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另外,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并购浪潮和全能银行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最终形成一些具有综合银行功能的大型金融公司,逐渐形成了以超大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由此决定着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率进一步向高水平演进。

三、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取向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重组的国际背景下,如何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但数量多、规模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难以成为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微观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内学者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框架,认为寡头垄断是造成中国银行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主张降低准入壁垒,引入新金融机构,增加市场竞争成分。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基本遵循了上述这一政策逻辑,即试图通过竞争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上述政策目标。由于所占比例很小,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实际作用微乎几微。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虽然提高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但由于规模小、资本实力弱、金融创新能力差、业务模式雷同、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导致银行业竞争只能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展开。由此看来,就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来看,盲目反对垄断,强调降低准入条件、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分解寡头结构与扩大竞争成分并非理智之举。

与欧洲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集中度相比,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集中程度并不高,并且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明显相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提出如下政策取向:

(1)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效率与风险的平衡。如何在有效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是银行业产业政策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银行业的特殊性,一般生产生产性企业中的那种确保“自由竞争环境”的产业政策并不适用于银行业的。Boyd,Nicolo和Smith(2003)的理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银行体系下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自由银行时期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度放任银行业的自由竞争,导致银行业危机频繁发生。因此,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在竞争所带来的效率和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所引起的金融风险之间作一平衡。

(2)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定位于寡头垄断结构。在国际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不仅应考虑银行业的业务结构与自身特征的内在需要,也应吻合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因此,在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必须明确寡头垄断结构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的优选目标。基于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现实,今后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应从降低准入条件、引入更多银行转变为重视竞争效率的提升,通过构造少数有竞争力的银行集团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寡头垄断结构,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培育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3)关注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与银行绩效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将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一个重要宏观趋势,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一些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通常会利用其在技术、管理和中间业务上的优势争夺国内银行的优质客户,加剧本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从而降低国内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的绩效水平。因此,在逐步放松银行业管制的同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动态管理,防止银行业出现过度竞争。

参考文献:

[1] 李一鸣,薛 峰.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78~87.

[2] 李华民.寡头均衡、绩效改善与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政策取向[J].金融研究,2005,(8):23~36.

[3] 葛红玲.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98.

[4] 陈伟光.中国银行业的合理结构:一个分析框架[J].财贸经济,2004,(9):20~24.

[5] 刘 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8):3~11.

[6] 崔小峰.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