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东方之珠”学翻译(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东方之珠”学翻译(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申请之路,一波三折

2008年9月,正值大四上学期的我,需要作出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到底是读研还是工作。高考的时候,与心仪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失之交臂,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了中南大学英语系,本来对英语的感情就不深厚,所以读不读研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多所谓。

但是我的导师告诉我,与其盲目选择工作,不如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提升一下自己。而且我的专业是翻译,应该选择一个中文和英文都融会贯通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翻译的精髓。经过几番思索,我最终锁定了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系,然后着手准备申请资料。

申请香港的大学有两种方式,一是网上递交资料,二是将资料邮寄到香港。我选择的是前者,准备好相关资料,比如成绩单、推荐书、毕业证之类的,然后上传到网上,再向学校指定的账户汇去200元申请费,就静等通知。所谓的通知并不是录取通知,而是面试和笔试的通知。

因为距离较远,香港浸会大学采用的是电话面试的形式,整个通话大概15分钟,问题五花八门,有对翻译理论的考查,也有对生活的见解。在忐忑不安地等待了20天之后,我终于等到了笔试通知,地点在珠海。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考场静得吓人,大家都在展开一场无声的厮杀,等待着对方倒下。明明才四月,我走出考场时,已是大汗淋漓:最后一关了,我到底能不能顺利过关呢?看着跟我一起申请的战友们陆续收到通知书,而我的却杳无音讯,终日惴惴不安。终于,五月初,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历时一年的申请之路,总算是有了个Happy Ending。从2008年9月考虑是否读研,到2009年2月递交申请材料,再到4月参加面试笔试,这一路真是一波三折。

小房子也有大未来

到香港之前,我对这片热土是多么的期待。大四的夏末,我常常坐在校园的操场旁,看着夕阳的余晖,幻想着几个月之后身在香港的生活。可惜,很快这幻想就被残酷的现实戳破了,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住宿。

因为香港的大学住宿是不对研究生开放的,我开始在香港一些大学的BBS论坛上找房子,很快就联系上了一个女生。受TVB的毒害太严重,我以为香港的房子都很宽敞,设施超齐备,所以当她打开QQ视频的时候,我彻底被震惊了。一个不足10平米的房子,摆着一张极窄的上下床,一张小桌子可怜地卡在床和墙壁中间,再也放不下任何多余的东西,而一个床位的价格,就要2 500块。我愣愣地坐在电脑前,脑袋一片空白,眼泪刷刷流了下来。我不敢相信,未来的一年,我就要在这样的“鸽笼”里开始所期待的美丽新生活。害怕、茫然、压抑充斥着整个盛夏,机票被我改了又改,终于在开学的前一天,我不得不挣扎着踏上去香港的飞机。

初到香港,除了忙就是累。房间里除了床以外,什么都没有,所有东西都需要我和室友一起去添置。去宜家买家具,直接奔向特价区,捡最便宜的。香港的劳力很贵,为了省钱,我们两个女生,能扛着上百斤的木头坐地铁回家,然后自己在家组装家具。

生活的主旋律似乎就是生存,很少能有时间停下来享受生活,只是偶尔,我和室友会在夜晚看着窗外维港的灯火,一起聊聊天,憧憬未来。

终于具备了当香港人的素质

“这个学校真迷你!”这是我第一次踏进浸会大学时,发出的由衷感叹。作为香港公立大学之一的浸大,看起来更像是所小学,一个主教学楼,一个行政楼,一个图书馆,两个食堂,几幢学生宿舍,一眼望去,尽收眼底。哎,谁让它位于香港著名的富人区九龙塘呢?

附近的香港城市大学,更加迷你,除了学生宿舍之外,只有一幢大楼,所以我也算找到点安慰。不过很快我就被这个朴实无华的大学给征服了,舒适整洁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都让我体味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刚开始,语言不通让我很是头疼,虽然香港现在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主要使用的语言还是粤语,通常内地学生到港后就要学习粤语,学校和教会也都会有免费的粤语班供学生们选择。虽然在来之前,我就在看港剧学习粤语了,等到真的身临其境,才发现自己的发音极其不标准。

我最终选择了教会开设的粤语班,除了学习氛围比较轻松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免费的大餐吃。每周五晚上七点,教会在教堂的活动厅举办“粤语之夜”,大家一起先向上帝祷告,吃上美美的一餐之后再开始上课。神父会先跟大家分享《圣经》,然后确定当晚的讨论主题,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广东话进行探讨,最后再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感言。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觉得神父特别傻,因为他总是三句不离上帝,还带领大家一起唱诗(基督教歌曲)。可是几次下来,我发现整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广东话,性格也变得随和多了。随着广东话的不断进步,我也越来越融入香港的本地生活,就连卖莱的大婶都常常对我说:“你已经具备当香港人的素质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