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关理念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关理念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也是城市设计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本文从生态理念和景观意向学角度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使目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得到协调。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理念;景观意向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地上与水下,还包括水陆交界地带的湿地等,是景观类相关学科中最综合、复杂和挑战性的学科。现代景观学内容的核心内容是“景观场地规划”和“生态景观学”,而这2门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滨水景观包含着2个层面的内容,即自然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本文主要从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和景观意向来对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1.1 滨水景观的现状问题

(1)滨水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土地潜在价值丰厚。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到来和房地产的开发成为政府和开发商口中的香饽饽,相继掠夺瓜分,使原本就稀缺的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更加紧张。

(2)历史上,由于水运的原因,城市滨水区往往被发展为工业工地,污染极其严重。

(3)城市滨水驳岸因为需要应付夏季突发洪水,所以,往往采用砖石砌成立式或者斜坡式的驳岸。但这种驳岸形式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一是破坏了河岸的生态系统;二是这种为防洪而固化的河岸,往往会导致河道的拓宽,这大大加快了河水的流速,往往会在下游形成大量的泥沙,造成一系列问题。

(4)亲水平台设计时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最头痛的问题,因为滨水区景观水位往往是不固定的,会随着大自然中的大水体而涨落,这不仅会让亲水平台建成后的效果低于预期,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1.2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1.2.1水质。水体的质量是滨水区景观品质的核心内容,好的水体质量不仅能增加人的亲近度,更能吸引人参与各种水上活动。要拥有良好的水质,不能仅仅只对滨水区本身水质的控制和改善,必须对水系的水源地以及区域性水体进行污染控制。

1.2.2驳岸。鼓励生态驳岸的建设,消除挡土墙式的硬质驳岸。生态驳岸有自然形驳岸和人工自然形驳岸2种。

1.2.3绿地。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线,滨水区往往承担着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2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景观意向

2.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节点与标志物

滨水景观拥有多种多样的标志物,不仅可以是桥梁,也可以是建筑或者是出名的景点标志物。公共艺术设施也可以作为标志物的另一个存在形式,然而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在滨水景观中拥有更为凸显的意向。景观节点是各个元素的连接点,无论大小、虚实,可能某些情况下物质的形式是较为模糊的,但对形成意向却有着十分显著的帮助,与其它道路也有十分顺畅的联系。

2.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区域与边界

城市滨水地的范围边界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假如是滨河地带,它极有可能是一条长条带状地区;如果是滨海地区或者是滨湖地区,可能就有非常大的地域,有的城市是整个沿滨水地带分布。由点到线,边界是一种线的概念,一般来说是2个地区联系的边界,起到了相互对比的作用。所以,一般水体的沿线往往是作为城市意象中比较明显的边界元素,尤其是海岸线、湖岸线的意象更加突出。边界的明显程度跟周边环境联系十分紧密,如果被高大的建筑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尽管离水道、岸边再近也没有办法切身感受。

2.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路径

与一般的城市道路网规划相比,滨水城市景观中道路的规划要复杂的多。由于自身处于水路的交汇处,所以,不仅要考虑到水上交通的整体性,还要考虑陆上交通的连贯性,并且注意人车的分流。

2.3.1码头。作为特有的滨水景观节点元素的存在,它不仅承担着交通运输枢纽的重任,而且能够使得滨水意象拥有独特的神韵。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之中,以递推式台阶代替了过去的河埠头,往往多是1、2个台阶在水体中,在水中的台阶宽度要比在陆上一级的台阶要大得多,方便人们的使用。

2.3.2桥梁。桥梁作为滨水景观中富有变化的意象元素,是因为只有在滨水景观中它才会出现,桥梁连接了两岸的景观,所以,你很难去分辨它是标志物,还是节点。

一个引人注目的滨水景观往往在整个城市的规划中常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城市的居住以及游客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视觉以及肢体感受,也是反映出一个城市它的规划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虽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还有许多艰难与荆棘的阻挡,对景观设计者来说,应当在逐步调整规划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总结出一些使用的设计新观念,透过对深层次的一些老的设计观念的学习与探索,为设计出更加富有生机、更加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景观带而提出新的设计观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夏振尧,许文年,戴方喜等.城市内河滨水堤岸生态修复技术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2005(10)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4)